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導致生命的道路
導致生命的道路是以遵守耶穌的教訓為依歸的。但這樣行絕非容易。例如,法利賽人有嚴詞論斷別人的傾向。許多人很可能仿效他們。因此,耶穌繼續發表『登山寶訓』的傳道演講時提出忠告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
跟從法利賽人的領導向人吹毛求疵是危險的事。據路加的記載,耶穌用比喻表明這種危險,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坑裡麼?」
對別人吹毛求疵,誇大別人的過失及挑剔別人都是嚴重的過犯。因此,耶穌問道:「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這並不是說耶穌的門徒在與別人的關係上不應運用洞察力。因為耶穌說,「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珍珠丟在豬前。」來自上帝的道的真理是聖潔的。它們有如比喻性的珍珠一般。若有人像狗或豬一樣對寶貴的真理毫不體會,耶穌的門徒就應當離開這些人,另尋一些較樂於聆聽的耳。
雖然耶穌在傳道演講的較早部分曾論及禱告,他現在進一步強調禱告必須持之有恆。「你們[要繼續]祈求,」他促請說,「就[有]給你們。」為了說明上帝樂意垂聽人的禱告,耶穌問道:「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麼?」
接著,耶穌提出一項為人熟知的行為準則,通常稱為金規。他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按照這條律則而生活牽涉到向別人行善的積極行動,並且以推己及人的方式對待別人。
耶穌的勸勉透露,導致生命的道路絕不易行:「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由於人受到錯誤引導的危險相當大,因此耶穌提出警告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裡來,外面披著羊皮,裡面卻是殘暴的狼。」耶穌指出,正如好樹和壞樹能夠憑著它們的果子辨認出來,假先知也能夠藉著他們的行為和主張辨認出來。
耶穌繼續解釋說,人得以成為他的門徒並非僅是藉著所說的話而已,反之是藉著所行的事。有些人稱耶穌為主,但他們若不遵行天父的旨意,耶穌說:「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
最後,耶穌為他的傳道演講作出一個令人難忘的結論。他說:「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在另一方面,耶穌宣告說:「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耶穌結束他的傳道演講時,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像有權柄的人,不像他們的宗教領袖。馬太福音7:1-29;路加福音6:27-49。
◆ 耶穌怎樣談及論斷別人?可是他怎樣表明他的門徒需要對人運用洞察力?
◆ 耶穌怎樣進一步論及禱告?他提出什麼行為準則?
◆ 耶穌怎樣表明導致生命的道路絕不易行,以及人有受到錯誤引導的危險?
◆ 耶穌如何結束他的傳道演講?他的演講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