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8/1 10-14頁
  • 在宣揚好消息方面表現熱切的精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宣揚好消息方面表現熱切的精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段緊急時期
  • 熱切的精神——怎樣表現出來?
  • 「欠了所有人的債」
  • 「不以好消息為恥」
  • 效率導致更佳結果
  • 熱切地傳講好消息
    王國傳道月報-1999年
  • 要熱切宣揚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0年
  •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好消息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1年
  • 「不以好消息為恥」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8/1 10-14頁

在宣揚好消息方面表現熱切的精神

「我熱切渴望也對你們……宣揚好消息。」——羅馬書1:15,《新世》。

1,2.在有緊急事件發生時,人們常有什麼反應?

「他們來自各地——有數以百計的志願工作人員紛紛抵達雙郡地區,以火車運來巨量的食物和衣服,設立臨時收容中心。有些人每天工作18至20小時,有些人在恐怖的崩堤事件發生之後最初幾天目不交睫。」

2 去年春天,美國加州中部一個社區受到一場突發的洪水所襲擊,結果迫使2萬4000多人倉皇逃命。當時人們作出以上所描述的反應。不錯,當有災難——不論是局部地區的洪水、地震或核子意外——發生時,人們時常自動作出響應,向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捲起衣袖」,甘冒許多危險和不便,熱切地援助別人——甚至素未謀面的人。

一段緊急時期

3.今日人類正面對什麼極度緊急的情況?

3 今日人類正面對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這並不是由於人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核子戰爭的威脅或罪行與暴力激增的緣故,雖然這些事本身均相當嚴重。反之,人類正面對耶穌基督所說的「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為了說明「大災難」的殺傷力有多大,耶穌接著說:「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馬太福音24:21,22。

4.鑒於這樣的緊急情況,我們應當有什麼反應?

4 你若知道有許多人,包括一些和你頗親近的人在內,不久便會在這場災難中喪生,你會有什麼反應呢?你會渴望予以援手嗎?請想想以西結在異象中所見到的帶著墨盒子的人。這人獲悉惟獨在額上有象徵性的印記的人才會渡過耶路撒冷的毀滅,而他便是負責予人這個救生印記的人。他有什麼反應呢?他報告說:「我已經照你所吩咐的行了。」——以西結書9:1-11。

5.我們奉命要執行什麼工作?這件工作有多緊急?

5 你像身穿細麻衣的人一樣,表現同一甘心、熱切的精神,按照耶和華的吩咐而行嗎?耶和華吩咐人做什麼呢?他通過他的兒子耶穌基督下令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馬太福音28:19,20)這是一件救生的工作,正如在以西結的日子以象徵性的方式在人們額上作印記一般。凡是沒有響應不願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的人,就必在上帝首要的行刑官手中遭受毀滅。(帖撒羅尼迦後書1:6-8)你意識到事情的緊急嗎?你表明你體會這件事,從而在宣揚好消息方面表現熱切的精神嗎?

熱切的精神——怎樣表現出來?

6.「熱切」是什麼意思?

6 以整體而言,耶和華的百姓的確意識到時候的緊急性。我們所有人都熱切渴望見到盡量有多些人從將臨的「大災難」得救。據一本字典說,熱切是一種「熱烈或強烈的願望,要追求或獲得某件東西。」人若熱中於某件事,就會專心致志以求得償所願。他會竭盡全力去克服任何障礙,並且會堅忍不拔地繼續努力,直至達到目標為止。使徒保羅便對他的傳道職分懷有這樣的感覺,我們效法他無疑是好的。——哥林多前書4:16。

7.保羅為什麼渴望到羅馬去?

7 例如,請考慮一下保羅在羅馬書1:13-16(《新世》)對羅馬的基督徒所說的一段話。他告訴他們說:「我曾多次打算到你們那裡去。」為什麼呢?他解釋說:「好在你們當中也獲得一些果子。」保羅的話是否僅像某些聖經評論家所聲稱一般,只是要探訪羅馬的弟兄們,也許鼓勵他們更努力結出「聖靈的果子」呢?(加拉太書5:22,23)不然,因為他補充說,「像在其餘的國家中一般,」由此清楚表明他決心要在羅馬的非基督徒社區中獲得王國的果子。他要把好消息帶到羅馬,也許從那裡進一步將好消息傳到更遠的地方。——羅馬書15:23,24。

8.保羅怎樣受到「阻礙」未能成行?

8 保羅說,「可是直至現今[我]仍然受到阻礙。」受什麼所阻礙呢?他過度忙於個人的事務而無法前往嗎?誠然,保羅相當忙碌,但卻不是忙於照料個人的事務。他寫信給羅馬人(大約公元56年)的時候,他已完成了兩次廣泛的傳道旅行,並且正忙於作第三次的周遊傳道。在這些旅程中,他時常受聖靈指引去執行某些任務。(可參看使徒行傳16:6-9。)當他寫這羅馬書時,他已作好計劃要上耶路撒冷去「供應聖徒」。(羅馬書15:25,26,《新譯》)他也經歷到其他許多類似的「阻礙」。——可參閱哥林多後書11:23-28。

9.保羅怎樣在宣揚好消息方面表現熱切的精神?

9 即使如此,保羅並沒有覺得自己已經夠忙了,也沒有認為他既已有工作委派,就已經夠了。反之他渴望作更大的努力;事實上,他說:「我熱切渴望也對你們在羅馬的人宣揚好消息。」這便是他熱切渴望做的事!論到這位使徒,布魯斯(F. F. Bruce)教授在《保羅致羅馬人書》一書中說得不錯:「傳福音是他與生俱來的願望,他無法停下來;他永無『下班』的時候,反之他時時刻刻都致力於這件事,要盡力償還他欠全人類的債——這項債務他終其餘生均無法完全清還。」你對傳道職分懷有這樣的看法嗎?

10.我們可能遭遇什麼「阻礙」?但我們應當怎樣處理?

10 今日,耶和華手下所有的百姓都忙於照料許多責任。有些人有家人要照顧。有些人在其他方面負有各種義務。另一些人由於年邁或健康不良而能力有限。還有些人則在基督徒組織裡負有重大的職責。可是,我們也意識到目前這個制度已餘日無多了,而我們必須為王國作一個見證。(馬可福音13:10)因此,我們應當像保羅一樣不顧任何「阻礙」,熱切渴望在傳道工作上作出更大的努力。我們絕不應當感覺自滿,認為我們目前已有足夠的事可做了。——哥林多前書15:58。

「欠了所有人的債」

11.「我都欠了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1 還有另一股推動的力量促使保羅孜孜不倦地向人宣揚好消息。保羅說:「對希臘人及未開化的人,對聰明的人及無知的人,我都欠了債。」(羅馬書1:14,《新世》)從什麼方面說來保羅「欠了債」呢?其他的譯本將這句話譯作「我有義務」(《新英文聖經》),「我負有義務」(《現代英文譯本》),或「我負有責任」(《耶路撒冷聖經》)。那麼,保羅的意思是說,傳道工作是他必須在上帝面前履行的一項沉重責任或義務嗎?我們若忘記了時候的緊急或受到俗世各種誘人事物所分心,就可以很容易養成這樣的態度。但這並不是保羅的意思。

12.保羅對誰「欠了債」?為什麼?

12 保羅既是上帝「所揀選的器皿」和「外邦人的使徒」,他在上帝面前負有很沉重的責任。(使徒行傳9:15;羅馬書11:13)可是他絕非僅對上帝懷有義務感而已。他說他「對希臘人及未開化的人,對聰明的人及無知的人」都「欠了債」。由於上帝對他表現的莫大憐憫和賜給他的許多權利,他覺得有責任要傳道,使所有人都能夠聽見好消息。他也意識到上帝的旨意「是要所有種類的人都得救而對真理獲得正確的認識。」(提摩太前書1:12-16;2:3,4,《新世》)由於這緣故,他努力不懈,不是僅要履行他對上帝所負的責任,同時也要清還他對人類同胞所欠的債。你覺得自己欠了地區裡的人的債嗎?你覺得你有義務要努力將好消息帶給他們嗎?

「不以好消息為恥」

13.保羅對好消息的評價如何?

13 在熱切地宣揚好消息方面,保羅無疑是個傑出的榜樣。他深深體會上帝對他表現的額外恩典,同時也不希望自己徒受上帝的恩典。(哥林多前書15:9,10)由於這緣故,他接著說:「我絕不以好消息為恥。」(羅馬書1:16,《新世》)從屬人的觀點看來,基督徒不但不受人歡迎,同時也受人鄙視。保羅說:「[別人]把我們當作世上的垃圾,萬物的渣滓。」(哥林多前書4:13,《新譯》)雖然羅馬是當時知識界的中心和羅馬帝國的首都,保羅卻並不以向羅馬人宣揚好消息為恥。當我們在傳道工作上面對別人的冷淡、虐待或甚至反對時,我們應該記得保羅所立的予人鼓勵的榜樣。

14.保羅為什麼「不以好消息為恥」?

14 「不以好消息為恥」意思其實就是「以好消息為榮」,而這正是我們應有的感覺。為什麼呢?保羅解釋說,因為「事實上,它是上帝的能力,要使一切有信心的人得救。」(《新世》)保羅有很多個人的經驗去支持這句話。保羅說,我們藉著好消息「正推翻各種論據和每一種樹立起來與上帝的知識對抗的自高之事;我們正把每一種思想擄過來,使之順服基督。」(哥林多後書10:5,《新世》)不論對抗的對象是猶太人的傳統、希臘人的哲學或羅馬帝國的權力,好消息均證明攻無不克。

15.熱切怎樣是保羅一生的一股推動力?

15 保羅絕沒有感覺傳好消息是個沉重的負擔,反之他「熱切渴望」履行上帝授予他的這項責任。這是多麼優良的態度!正如他自己說:「我這樣行是必須的。其實,我若不傳好消息,我就有禍了!」(哥林多前書9:16,《新世》)這種熱切的精神幫助他孜孜不倦地服務達多年之久,因此最後他能夠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7,《新譯》。

效率導致更佳結果

16.你認為以西結的異象中帶著墨盒子的人可能面對什麼挑戰?

16 像保羅一樣,以西結的異象中帶著墨盒子的人無疑很熱切地執行他的任務。他帶回來一個優良的報告:任務完成!聖經的記載並沒有告訴我們他怎樣著手找尋所有「因所行的可憎之事嘆息哀哭的人」。(以西結書9:4)雖然聖經沒有提及這件作印記的工作怎樣完成,顯然這件工作絕不簡單。

17.(甲)你在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上面對什麼挑戰?你怎樣處理?(乙)所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的嗎?

17 今日的情形也類似,我們的任務絕不簡單。因此,問題是:我們在這件救生的工作上效率如何?為了盡量使多些人成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必須經常及有系統地從事這件工作,不放過任何與人分享好消息的機會。像我們一樣,社區裡的人也十分忙碌。我們上門探訪時,他們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也時常忙於做其他的事。我們可以怎樣行呢?我們需要作一項準確的記錄,在不同的時候再三回去,希望找著一些可以與之談話的人。這樣的努力值得嗎?且讓以下來自兩位戶主的簡單評論回答這個問題:

「我希望對耶和華見證人表示感激,他們曾多次上門探訪我。我知道有時貴教會以外的人對你們的工作並不予以應得的賞識,因此我覺得應當將我的經驗與你們分享及向你們道謝!」

「我們中間有許多人都渴慕真理,有許多人相信所有道路均帶領人得救。你們既有膽量繼續找尋可以協助的人,就千萬不要拋棄我們!我們雖然侮辱你們,使你們難堪及拒絕你們,我們其實並不是壞人。請不要捨棄我們,因為我們聽信了許多謊言和別人對你們的詆毀;別人慫恿我們去憎恨你們,目的是不讓我們聽見耶和華的王國信息。」

18.(甲)你可以怎樣幫助別人明白好消息?(乙)一個傳道員怎樣克服看來的冷淡?

18 為了打動別人的心及幫助他們明白好消息,僅是作浮面的接觸,講出一個預先準備好的信息或留下一些聖經書刊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設法看出別人的需要和他們所關心的事,他們的好惡、恐懼和偏見。這一切需要我們花很多心思和作出很大的努力——我們必須表現熱切的精神才行。請考慮以下的經驗:

一個傳道員在一間公寓住宅的門口對一位婦人談話,但對方卻沒有什麼反應。傳道員留意到屋內有幾個兒童,她於是問婦人有多少兒女。婦人回答說這些並不是她的兒女而是她姐夫的,她的姐夫剛從另一個國家移民到該國。談話不久就轉移到當地房屋不足的難題上。傳道員同意在大城市裡的確很難找著適當的住所,因為她自己也有親友不久便會來到。她自願向戶主提出幫助。婦人很高興,遂將她的姐夫召到門口。他們繼續討論,並且交換了電話號碼。但傳道員並沒有忘記探訪的目的,於是機巧地翻到《永遠生活》157頁,解釋在上帝所應許的新制度裡,房屋和職業的難題都不會再存在。那男子對這件事獲得頗深印象,於是很樂意接受了這本書。後來傳道員回去通知他們有一間公寓住宅出租,同時也繼續與他們討論聖經。

19.現在是我們應當做什麼事的時候?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什麼問題?

19 宣揚好消息的時間已不多了。我們不知道「四位天使」繼續「緊握著地的四風」還有多久。(啟示錄7:1,《新世》)可是,「大災難」仍在前頭,心地忠實的人仍繼續被召集起來。的確,「田地」的「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馬太福音24:21,22;約翰福音4:35)現今便是我們竭力從事這件永不再做的工作的時候。我們怎樣才能盡量利用剩下的時間呢?我們可以怎樣行以求在這件救生的工作上作更大的參與呢?什麼可以幫助我們繼續對宣揚好消息表現熱切的精神?下一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根據羅馬書1:13-16考慮一下保羅的榜樣——

◻ 為什麼他熱切渴望到羅馬去?

◻ 什麼阻礙他成行?他對此有什麼反應?

◻ 他「欠了什麼人的債」?為什麼?

◻ 他對好消息懷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 像保羅一樣,我們可以怎樣行以求在宣揚好消息方面更為有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