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10/15 30-31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2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你必須履行誓願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7年(研讀版)
  • 誓願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10/15 30-31頁

讀者來函

人若將自己的一生呈獻給耶和華上帝,這可以說是一個誓願 嗎?

人若愛戴真實的上帝而決定全心事奉他,就必須將自己的一生呈獻給耶和華,然後以受浸表明這項獻身。雖然聖經並沒有用「誓願」一詞去描述基督徒的獻身,這樣行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妥。

據《助人明白聖經的工具》一書解釋,誓願一詞按照聖經的意義是「一項嚴肅的應許,要採取某項行動,作出某些貢獻或饋贈,或加入某種服務或條件;一個諾言,不論是肯定抑或否定的。」聖經所載的一些誓願牽涉到上帝首先為人做一些事,然後人便履行自己所提出的承諾。例如民數記21:2記載說:「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發願,說:『你若將這民交付我手,我就把他們的城邑盡行毀滅。』」(創世記28:20-22;士師記11:30-39)基督徒將自己的一生呈獻給上帝絕非屬於這類帶有條件的誓願。基督徒不會說:「耶和華,假若你現在使我快樂富足,並保證我在新事物制度裡享有永遠的生命,我便答應一生事奉你。」

聖經也記載一些無條件或自發的誓願。《威爾遜舊約字詞研究》論及誓願一詞的希伯來字是「[拿達],意即起誓,自願應許作出施予或服務。基本的意思是將某些東西撥出來,」因此人向上帝起誓是純屬自願的。鑒於上述的解釋,既然獻身是上帝今日向所有渴望蒙他嘉許的人提出的要求,那麼,一個人獻身受浸成為耶穌的門徒豈不是不能算作誓願嗎?a

誠然,耶和華對渴望成為他朋友的人提出若干明確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到人沒有任何個別選擇的餘地。摩西曾告訴以色列人說:「我將生死、禍福陳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揀選生命,使你和你的後裔都得存活。」(申命記30:19,20;詩篇15:1-5;參看約書亞記24:15;列王紀上18:21)請也記得耶穌的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8,29)這是個無理專橫的條件或要求嗎?抑或是一項邀請,讓人自願作出響應?

耶穌出生於一個獻了身給上帝的國家,他的一生和死亡的許多方面都在預言裡預先決定,上帝也為耶穌預備了一個身體作為祭物。可是,基督仍須親自作出自願的決定,將自己呈交出來執行這項特別任務。他所說的話將自己的決定反映出來,他說:「那時我說:『上帝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希伯來書10:5-10)類似地,在獻身受浸成為基督徒方面,每個人也必須個別作出決定。

再者,現今的基督徒意識到「誓願」一詞的用法並非僅限於聖經的使用法。許久以來,耶和華見證人在王國聚會所舉行的婚禮中都採用「婚姻的誓願」b。這是與「誓願」一詞的普遍意思一致的,這個字詞的定義是:「一項嚴肅的應許或保證,特別是對上帝所許的諾言。」——《牛津美國詞典》,1980年版,第778頁。

因此,我們看來無須限制「誓願」一詞的用法。一個人可能覺得,他若決心事奉上帝,對他來說,這種毫無保留的獻身乃是他個人對上帝所許的願——一個獻身的誓願。他「嚴肅地作出應許或保證他會做一些事」,那便是誓願的意思了。在這個事例上,他起誓運用自己的一生事奉耶和華,忠貞地執行他的旨意。這人必須對此舉懷有嚴肅的態度,像詩篇的執筆者一樣;他論及自己所起的誓說:「我拿什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篇116:12-14;也可參看詩篇50:14。

[腳注]

a 這是《守望台》雜誌在1974年4月1日刊第222頁所表示的意見。

b 婚禮舉行時,新郎和新娘互相向對方起誓;與此同時,他們也在見證人面前和上帝的眼中如此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