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你作明智的決定
艾麗斯作了一個不智的決定而最後導致可悲的結局。她承認說:「我離棄耶和華,並脫離了他的組織。」儘管她終於翻然悔悟,但卻花了她超過十三年的時間。她將這些日子稱為「痛苦的歲月」。
基督徒不應低估在事奉上帝方面作出不智決定的危險。這並不是指一些對有關事實作過考慮而蓄意作出的錯誤決定。反之,這些決定往往僅是根據本能的反應而作出的。當事人罔顧事實而受感情所支配,並且讓不完美的心對思想發揮過度的影響,從而導致種種不幸和可悲的後果。
的確,「人心比萬物都詭詐。」(耶利米書17:9)可是,聖經卻告訴我們如何保衛自己。「智慧必入你心,」聖經說:「謀略必護衛你。」(箴言2:10,11)可是,我們怎樣才能使智慧入自己的心呢?
從以往的經歷學得教訓
試將你自己置於以往一些曾與你面對類似考驗的上帝僕人的處境中。例如,假設你當地基督徒小組內的情形使你深感不安。試想像聖經所載的類似情況。
第一世紀哥林多的基督徒小組又如何?試想像你自己是哥林多小組的成員之一,而你已成為基督徒有兩三年。能夠在保羅逗留的十八個月期間認識真理是多大的喜樂!可是,現在情形似乎有點不妙了。
一種分黨結派的傾向正在形成,以致在小組裡造成紛爭而對小組的團結構成重大的威脅。(哥林多前書1:10,11)他們甚至寬容不道德的行為而危害到小組的靈性健康。(哥林多前書5:1-5)他們將彼此間的不和在世俗的法庭上公開表露出來,以致損壞了小組的良好名聲。——哥林多前書6:1-8。
請繼續想像你自己處身於古代的哥林多,你可能關注到小組中有些分子總是為瑣碎的小事爭辯。(參看哥林多前書8:1-13。)你可能由於目擊在小組中存在的競爭、嫉妒、仇恨、混亂等情形而大感憂傷。(哥林多後書12:20)事實上,你可能受其中一些傲慢的人所困擾,使你的基督徒生活變成相當困難。(哥林多前書4:6-8)也許你聽聞有些人甚至懷疑保羅的地位及權威;他們對他提出不公平的指責,並且嘲笑他在演講方面缺乏口才。這使你大感痛心。(哥林多後書10:10;12:16)你也許擔心那些公開鼓吹個人見解的人會削弱小組對基本道理的信心。——哥林多前書15:12。
面對決定
「這是不應該的,」你嘆息說,「為什麼長老們不糾正這些毛病呢?事情實在有嚴重的不妥!」
你會離開哥林多小組,認為在別處事奉上帝會好一點嗎?抑或你甚至決定乾脆不再與基督徒同工交往?你會容許這些難題令你的喜樂減退,使你不再相信各事仍在耶和華和耶穌基督監管之下嗎?你正形成一種吹毛求疵,諸多批評的精神,甚至懷疑基督徒同工的動機嗎?你會因此在傳道工作上鬆懈下來,認為帶領感興趣的人加入這樣的一個小組根本是沒有意義的?
站在今日的有利地位上,你可以客觀地看當時的處境,因此你可能很輕易地說你一定會不顧小組的種種不完美而忠貞不二地留在上帝的組織裡。可是,假若你今日真的面對類似的環境,你仍然會這麼理智和客觀嗎?你今日所作的決定會像你認為自己若生活在當日便會作出的決定一樣嗎?
從明智的勸告得益
在哥林多的基督徒中,作出明智決定的乃是那些繼續與小組緊密聯絡的人。他們懷有彼得在多年前所具有的同一感覺。當時有些門徒捨耶穌而去,彼得卻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聖者。」(約翰福音6:68,69)顯然,我們惟獨緊緊依附上帝的組織才能繼續從其中的訓示得益。
像哥林多的情形一般,在新近成立的小組中,由於人的不完美,時常可能有難題產生而需要有人提出嚴厲的勸告。可是,保羅在給予哥林多的基督徒勸告之際,他記住小組內大部分人仍然是他的「親愛的弟兄」。(哥林多前書10:14;哥林多後書7:1;12:19)他並沒有忘記耶和華向那些接受他的指引的人表現額外的恩典和憐憫。——詩篇130:3,4。
當然,鑒於基督徒組織吸引各種各式的人,有些人會比其他人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對指引作出響應。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很多。有些改變比其他的較難作出。再者,每個人在身體及心智上的情況都不同,而且各人的環境、出身及一生的際遇也各異。因此要避免吹毛求疵,並且謹記「愛能遮掩許多的罪。」這樣行是多麼明智!(彼得前書4:8)除此之外,既然耶和華和他的愛子樂於包容人的不完美和不成熟,讓這些人留在他們的組織中,我們豈不應當也表現同樣的精神嗎?——哥林多前書13:4-8;以弗所書4:1,2。
假若你處身於古代哥林多的小組中,聽從保羅那仁愛但卻率直的勸告可以提醒你,基督徒組織的元首基督對組織的福利是極表關注的。(馬太福音28:20)這可以加強你對耶穌的應許的信賴。耶穌向他的跟從者提出保證,他們若響應他通過『忠心而有見識的僕人』所作的幫助,他必定會使他們保持團結。(馬太福音24:45-47;以弗所書4:11-16)不錯,保羅的話也可以幫助你甚至在試煉之下也能夠保持喜樂及穩定。你可以對上帝懷有信心,堅信他必定會賜你所需的力量去應付他暫時容許存在的任何困難。
這並不是說小組內若有不良的傾向正在形成,基督徒應當僅是袖手旁觀而已。回顧哥林多小組,其中一些成熟的男子如司提反、福徒拿都、亞該古以及革來氏家裡的人的確有採取行動,他們顯然把小組裡的情況告知保羅。(哥林多前書1:11;5:1;16:17)可是,一旦他們如此行,他們便放心把事情託付給保羅去處理。對公義的熱愛並沒有使他們對基督的首領權失去信心或「抱怨耶和華」。——箴言19:3。
今日,我們對公義的熱愛使我們甚至不會想到要在上帝委派給我們的宣揚好消息的工作上鬆懈下來,因為如此行便表示我們對別人的福利漠不關心,並在基督差派的任務上玩忽職守了。「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保羅勸勉說,「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8。
不要不曉得撒但的詭計
像存在於哥林多小組中的難題有時比正面的逼迫更難於應付。撒但會利用這些機會乘虛而入,企圖誘使我們作出錯誤的決定而離棄耶和華。可是『我們並非不曉得撒但的詭計。』——哥林多後書2:11。
保羅敦促哥林多的基督徒查考一下早期上帝僕人的記錄而從中得益。他論及以色列人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哥林多前書10:11)同樣地,今日我們也可以藉著仔細查考早期基督徒的記錄而獲益良多。例如,我們可以想想在哥林多發生的事,沉思一下我們在當時應該如何作出正確的決定;這樣行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在現今面對類似的情勢時作出錯誤的決定。
經過十三年脫離上帝組織的「痛苦歲月」之後,艾麗斯憶述她再次到王國聚會所參加第一個聚會時的情形,說:「我不敢說話,恐怕我會哭起來。我已回到家裡——真正的家裡。我實在覺得難以置信。」因此,不論有什麼難題發生,要決心繼續持守你所作的明智決定,永不離棄耶和華的組織!要繼續與上帝的百姓交往,這樣你便能夠獲得豐盛、恆久的祝福。——箴言2:10-1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