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復活的時候,他們必會活過來」
全能的上帝把生命賜給人類。他也可以使死去的人恢復生命。在上帝那裡,我們也可以得到有關生死的最可靠資料來源:希伯來文聖經和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而整本聖經就是由這兩部分構成的。聖經含有基於事實的信息,表明大部分死去的人都可以,而且將要重返人間。——約翰福音5:28,29。
為了說明這件事,請想想有關伯大尼人拉撒路的歷史記載。耶穌很熟悉拉撒路。拉撒路染病死去後,耶穌告訴拉撒路的姊妹馬大,說:『你[死去的]兄弟必然復活。』她答道:『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約翰福音11:23,24)不錯,她確實知道。基於可靠的資料,馬大肯定她所疼愛的兄弟拉撒路會『在末日』重返人間。
如果你把約翰福音第11章的歷史記載從頭到尾看一次,你就會知道此後所發生的事情的細節。雖然拉撒路已經死了四天,耶穌卻使他復活過來。這場復活證明上帝能夠實現他的應許,『在末日』把死者帶回人間。但馬大期望在哪裡再見拉撒路呢?對於將臨的復活,忠心的猶太人又想到會在哪裡發生呢?
「往而不返之地」?
地球是上帝選定作為人類天然居所的地方。詩篇執筆者用以下的話表達這件事:『天,是耶和華的天;地,他卻給了世人。』(詩篇115:16)要是亞當、夏娃對上帝保持忠信,聖經表示地球就是他們得享永生的唯一地方。事實上,第一對人類在失足墮落,違抗上帝之前所享的樂園,不就是在地球上嗎?『生命樹』不也是在地球這裡嗎?(創世記2:9;3:22)既然上帝沒有予人相反的資料,(自亞當那畏懼上帝的兒子亞伯開始)在伊甸園以外的上帝忠僕就必然聯想到復活發生的地點,就是在他們所熟悉的人類唯一家鄉——地球上。
但一些熟悉聖經的人也許反駁道:「嗯,等等,約伯不是在約伯記16章22節說他『必走那往而不返之路』嗎?在約伯記7:9他也指出:『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約伯也在第10節補充道:『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土也不再認識他。』」
故此,正如有些學者聲稱,這些經文和類似的話不正顯示約伯認為死亡是個「往而不返之地」嗎?究竟這些話是否表示約伯並不相信未來有復活呢?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看事情時必須把有關的背景一同考慮,並且要和約伯就這個問題所表達的其他思想互相比較。
約伯並不知道他受苦背後的原因。他曾經誤以為上帝要對他的磨難負責。(約伯記6:4;7:17-20;16:11-13)由於意志消沉,約伯覺得他惟一可以立刻得到舒解的地方就是墳墓。(約伯記7:21;17:1;參閱3:11-13。)所以,從和約伯同時代的人的觀點看來,他們不會再見到約伯,約伯也不會再回家,不再為人認識,不再重返人世,在上帝所指定的時間來到之前約伯毫無希望。假如上帝對此事不插手干預,任由人自生自滅,則無論約伯抑或其他任何人,都沒有能力從死裡復活。a——約伯記7:9,10;10:21;14:12。
確信復活
雖然約伯不能肯定他將有什麼經歷,對自己目下的前途也作出心灰意冷的評語;我們卻不應以為他並不相信有復活。從約伯記14:13-15我們可以清楚見到約伯必然確信未來有復活。在這段話裡約伯論及他渴望『藏在陰間』,待以後上帝『記念』他。此外,在約伯記19:25-27,這個緊守信心、忠誠的人談及他有一個『救贖主』,並且日後要『得見上帝』。不錯,約伯相信會有復活。他相信上帝能夠,也必然會叫他復活,正如從前亞伯拉罕深信上帝有能力『叫人從死裡復活』一般。——希伯來書11:10,16,19,35。
直至現代,猶太人仍然相信死人將來會在地上復活。《猶太百科全書》(1971年版)說:『最終死人會以自己的身體復活,並且再次在地上生活。這個信仰』是猶太教的『主要教義』。這本百科全書繼續說:『猶太人對這個觀念極為認真,也看得非常實在,以致虔誠的猶太人往往關心入葬時所穿的衣服,並且掛念入土時要器官齊全,葬於以色列。』
有趣的是,聖經並沒有說復活的時候上帝會重新集合死者已經分解了的肉體。死去已久的人所擁有的實際原子在他死後已分散到地球四周,而且接著往往會給動植物所吸收——不錯,甚至為人類所吸收,而這些人後來又死了。因此顯然在復活的時候,同一粒原子不能讓兩個以上復活的人使用。相反,上帝叫人復活時會按自己的意思賜予人適當的身體,毫無殘缺,也沒有生前所要忍受的各種損傷。——參閱哥林多前書15:35-38。
這些復活的人跟他們那些同蒙復活的親友會不會互相認得呢?看來這問題很合邏輯,因為假若復活過來的死者和我們不能彼此相認,我們又怎知道我們死去的親人確實已經重返人間呢?儘管拉撒路的身體已經腐爛了,但耶穌把他復活過來後,他的親友仍然認得他。是故,我們同樣可以期望耶和華上帝在地上施行復活的時候會仁愛地讓我們見面,並且認得對方。
少數人屬天的希望
正如上文指出,上帝把地球賜予人類作為家鄉。可是,耶穌基督卻提出一個希望,要從人類當中選出數目有限的人,把他們擢升到天上去,成為不朽、不死的靈體生命而與基督同在。(提摩太後書1:10)自從耶穌為屬天生命開創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之後,有一段時期所有基督徒都受到邀請分享這個希望。(希伯來書9:24;10:19,20)最後會有多少人獲得這種獎賞呢?上帝感示的『啟示[錄],就是上帝賜給[耶穌]的,要把不久便發生的事指示他的眾奴隸。』其中把蒙召上天的人的數目定為144,000,稱他們為『從地上買來的』。——啟示錄1:1;7:4-8;14:1,3,《新世》。
為什麼『從地上買來』獲得屬天生命的人只有較少的數目呢?同一本書啟示錄向我們透露數目有限的原因。我們在20章第5,6節(《新世》)讀到:『這是第一種復活。在第一種復活有分的人快樂了,聖潔了;第二種死亡沒有權威轄制這些人。他們卻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而且和他一同作王統治一千年。』——也可參閱啟示錄5:9,10。
君王的屬地臣民
顯然,並非所有人都會以君王和祭司的身分來統治的。如果所有人都是君王,那麼他們『統治』誰呢?相反,這群受到特別揀選,以耶穌的忠信使徒為核心的人,將會統治人口眾多的地球,其中有一部分居民是啟示錄第7章第9-17節所描述的「大群人」。現在這群為數幾百萬的「大群人」正期待迫在眉睫的『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這場戰爭會把地上一切不義消除淨盡。憑著上帝的非配得仁慈,大群人會在大患難中生還而永遠不死。——啟示錄16:14,《新世》;21:14;箴言2:21,22。
但你也許會問:「已死的人,例如我的親人,又怎樣呢?」耶穌曾經親自告訴馬大,其他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這些人將會在地上復活。在基督和144,000個助理君王兼祭司在天上統治期間,千千萬萬蒙上帝嘉許記念的死者將會復活過來。他們會有充分機會學習怎樣正確地崇拜耶和華。如果他們保持忠信,就會在遍及全球的樂園裡獲得永生的獎賞。這些事情會在『末日』發生。耶穌曾告訴馬大,她的兄弟拉撒路會復活,馬大表示同意時所指的日子也就是這個時期。——約翰福音5:28,29;11:24;路加福音23:43。
有保證的希望
聖經中記載了多宗復活事件,為復活的確鑿不移提出了先模和保證。聖經記述在基督之前的時代,預言者以利亞和以利沙曾在地上施行復活,後來上帝的兒子復活多人(包括拉撒路在內),使徒彼得和保羅也曾使人復活,而最突出的,就是耶和華上帝叫他的兒子復活過來。你可以從自己的聖經讀到這些報導,這些記載分別見於:列王紀上17:17-24;列王紀下4:32-37;馬太福音28:1-10;路加福音7:11-17;8:40-56;約翰福音11:38-44;使徒行傳9:36-42;10:38-42;20:7-12。b
復活的希望有充分的史實為憑證。根據這個希望,保羅可以向雅典人保證說:「上帝……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17:30,31。
不錯,耶穌復活乃是復活希望終會實現的最大保證。而且,我們對耶和華上帝的能力和愛心篤信不移,也因此有了確鑿的根據。我們也可以和馬大一樣表現同樣的信念,說:「我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死者必會復活!」
保羅的聽眾在戰神山上聽過他那關乎『死人復活』的證言之後,分成了三群:「有人就譏笑他;另外有些人說:『我們希望再聽你講講這件事。』……有些人成為他的同道,作了信徒。」——使徒行傳17:32-34,《現譯》。
對於復活的希望,你的反應如何?耶和華必定實現他的應許,使數以百萬計,甚至數以十億計的人從死裡復活。你會不會跟他們重聚,主要有賴於你怎樣行。人必須符合上帝的要求才能得到永生,你願意學習這些條件,並且使生活與之一致嗎?耶和華見證人十分樂意為你提供更多關於死者復活,以及渡過這個事物制度終結的資料。——約翰福音17:3。
[腳注]
b 關於聖經時代的復活事件,以及聖經應許在基督治下行將發生的復活,更詳細的討論見於《你能夠永遠生活在地上的樂園裡》。其中第20章的題目是「復活——為誰而設?在何處發生?」你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或本刊第2頁所列的分社辦事處均有這本書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