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9 9/15 10-14頁
  • 在一個沒有禮貌的世界裡養成基督徒的禮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一個沒有禮貌的世界裡養成基督徒的禮貌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沒有禮貌的成因
  • 好禮貌的優良榜樣
  • 基於愛心的基督徒禮貌
  • 隨時隨地表現良好禮貌
  • 表現基督徒的禮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行事為人要與福音相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 我為什麼應該有良好的禮貌?
    警醒!1985年
  • 在組外傳道上表現良好禮貌為上帝增光
    王國傳道月報-198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守》89 9/15 10-14頁

在一個沒有禮貌的世界裡養成基督徒的禮貌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篇133:1。

1.關於禮貌,今日的情形如何?

『在過去25年間,禮貌已大不如前了,』專欄作家蘭德斯(Ann Landers)說。『這並不是說男子不再為女子開車門,或在地下鐵路和公共汽車上讓位給女子那麼簡單。難題較此深入得多。』的確,無論我們看看哪方面,我們都見到證據表明我們生活在一個越來越沒有禮貌的世界裡。人們在排隊時爭先恐後,在擁擠的電梯裡吸煙,在公共場所播放嘈吵的音樂等。每天的經驗告訴我們,雖然受教育的機會和生活水準均有改善,在我們這個時代,「謝謝」和「請」一類的字已成為陌生的字眼,普通的禮貌和謙讓已被人遺忘了。

2.為什麼今日一般人缺乏良好禮貌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2 這一切令人感到意外嗎?其實並不然。這只是使我們想起使徒保羅在上帝感示之下描述「末後日子的艱難時期」的情形而已。除了其他事之外,保羅預言屆時人會「專愛自己、……自誇、高傲、……忘恩負義、……沒有親情、……不能自律。」(提摩太後書3:1-3,《新譯》)你甚至稍作觀察也可以看出,這樣的行為在今日各種年齡、階級、國籍的人當中均大為流行。何以故呢?究竟什麼促成了一般人缺乏良好禮貌的現象?

沒有禮貌的成因

3.這個制度的「空氣」怎樣助長粗魯不文的態度?

3 「專愛自己」這句話很適切地描述現今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世代』。一般人所受的教養均強調要剛愎自用、我行我素、不甘後人。這種瀰漫在我們四周「空氣中」的精神是與聖經的勸告背道而馳的,因為聖經吩咐基督徒「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以弗所書2:2,3;腓立比書2:4)結果如何呢?這個世代的人既自幼受到教導要『我行我素』,自然不會關心他們的行為可能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

4.今日人們對於蔑視禮法的人懷有什麼看法?基督徒對這事應當懷有怎樣的看法?

4 以前的人尚能保持若干程度的禮貌,在這方面曾擔任重大角色的一件事是同輩壓力。很久以來,人們由於關心別人如何想法而受到約束。可是今日,人的行徑越令人震驚,越恬不知恥,就越可能受許多人所讚賞。許多人雖然公開蔑視受人接納的標準,卻不再被視為粗魯或無禮,反之他們被視為瀟灑或老於世故而受人欽羨。可是要記住,『老於世故』(英文sophisticated)一詞的意思是「並非處於自然、純潔或原本的狀態」。這個字與彼得後書1:16所說的「巧妙捏造」一詞來自同一的希臘文字根。真正的基督徒避免這樣的態度無疑是好的。

5.促使禮貌衰退的另一個因素是什麼?

5 「因為斷定罪名不立刻施刑,所以世人滿心作惡,」傳道書8:11說。這節經文顯示促成大眾缺乏禮貌的另一個因素。由於一般人發覺他們很易逃過處分,遂對於違反受接納的行為標準變成漠不關心。《紐約時報》的一篇社論說:『許多公民若公開被人指責為犯法分子,就會大感震驚,可是這些人卻滿不在乎地公開違反各種各式的法律——交通條例、禁止吸毒的法律、禁人亂拋垃圾的法律等。』結果,『粗暴吵鬧、破壞他人財產及在公眾場所亂塗亂寫,』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中一個無法避免的部分。這樣,禮貌及對別人的權利、財產和私生活的尊重均進一步衰退。

6.人們的禮貌怎樣受到忙碌的生活所影響?在這方面,耶穌怎樣大異其趣?

6 既然良好的禮貌通常被人視為生活上較精細的部分,人們在匆忙時便很容易將禮貌忘記了——而現今大部分人看來大部分時候都來去匆匆。結果,他們彼此相遇時不發一言或木無表情。他們在排隊時爭先恐後,或為了節省幾分鐘或幾秒鐘而不耐煩地轉換行車線。時常人們如此專注於個人的事務,或時間表排得如此緊密,以致若有任何出乎意料之外的事發生或有不速之客來訪,他們便感覺厭煩或認為他們受到攪擾。請想想這與耶穌甚至當人們在不方便的時間來見他時的反應多麼不同。——馬可福音7:24-30;路加福音9:10,11;18:15,16;約翰福音4:5-26。

7.關於禮貌,真正的基督徒必須提防什麼?

7 即使我們生活在一個步調迅速的世界裡,各種事務對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要求日增,容許這些壓力使我們行動粗魯無疑並不會使情形有所改善。剛相反,這樣的行徑僅會導致我們在今日時常聽到的無意識暴力——爭吵、打鬥、不和、甚至謀殺——均由於人們以粗暴還粗暴的緣故。這一切都是俗世精神的表現,但真正的基督徒必須不屬於這個世界。——約翰福音17:14;雅各書3:14-16。

好禮貌的優良榜樣

8.雖然我們周遭的人缺乏禮貌,聖經卻鼓勵基督徒怎樣行?

8 既然今日我們周遭的人大都對別人漠不關心,我們很容易對環境壓力屈膝而忘記了良好的禮貌。可是,既然聖經吩咐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我們可以留意效法聖經裡的許多傑出榜樣而努力在今日這個沒有禮貌的世界裡緊守基督徒在禮貌方面必須符合的崇高標準。(羅馬書12:2,21;馬太福音5:16)我們的行動應當表明我們衷心同意詩篇執筆者所說的話:「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篇133:1。

9.關於耶和華對待人的方式,聖經透露什麼?

9 在表現良好禮貌方面,最偉大的榜樣是萬物的創造者,天父耶和華上帝自己。世上居高位的人或有權勢的人時常『頤指氣使』,要求別人順應他們的意願。可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耶和華上帝卻在對待下屬方面總是彬彬有禮。他將一項祝福賜給他的朋友亞伯拉罕時說:「從你所在的地方,[請]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又說:「[請]向天觀看,數算眾星。」(創世記13:14;15:5,見《新世》)上帝將一項顯示他的大能的標記賜給摩西時說:「[請]把手放在懷裡。」(出埃及記4:6,見《新世》)許多年後,耶和華透過彌迦先知甚至對他手下剛愎任性的子民說:「雅各的首領,以色列家的官長啊,你們[請]聽!」(彌迦書3:1,9,見《新世》)我們在這方面有「效法上帝」,與別人相交時留意說「請」嗎?——以弗所書5:1。

10,11.(甲)關於耶穌的行事方式和禮貌,我們可以說些什麼?(乙)我們可以怎樣效法耶穌對所有人均彬文有禮?

10 「在父懷裡」的耶穌基督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另一個傑出榜樣。(約翰福音1:18)他對待別人一方面溫柔憐憫,同時也堅定有力;可是他從沒有對任何人表現粗魯或不仁慈的態度。《來自拿撒勒的人》一書論及耶穌『具有與各種各式的人相處均泰然自若的傑出能力』,說:『他在公共場所和私下均一視同仁地與男子和女子交往。他與天真無邪的小孩子相處時泰然自若,奇怪的是,他與像撒該一類受良心煎熬的貪官污吏交往時也泰然自若。像馬利亞和馬大一類的良家婦女能夠自然、坦率地與他交談,但妓女也樂於親近他,彷彿肯定他會了解她們而願意與她們為友似的……他對於囿限普通人的各種界限全不介意,這是他最獨特的氣質之一。』

11 以尊重、體貼的方式對待所有人乃是真正有禮貌的人的標誌,我們在這方面效法耶穌基督的確是好的。不錯,大部分人均對某些人,特別是地位高於他們的人,表現尊敬。但是對他們認為地位低於他們的人,或甚至對他們的同輩,他們就時常表現冷漠無情、粗魯無禮的態度了。這看來使他們感覺自己比別人優越和更有勢力似的。但有人說得不錯,『粗魯是弱者假裝自己有力量的方法。』因此聖經勸勉我們說:「在互相恭敬方面要帶頭。」(羅馬書12:10,《新世》)我們若盡力聽從這項勸告,就能夠像耶穌一樣對所有人均表現良好的禮貌。

12.對於人際關係,耶穌的教訓的精髓是什麼?

12 耶穌的教訓也表現這種積極、外向的特質,特別以所謂的「金規」為然:「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令人感興趣的一點是,據《論語》——孔子的《四書》之一,很久以來一直被人視為東方道德行為的最高典範——所載,一個門徒問孔子他是否可以提出一個字作為人生行為的準則。孔子回答說:「其恕乎,」然後他補充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兩者比較,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耶穌的教訓更勝一籌。人必須採取主動「對別人行善」,才能促成溫暖、愉快、和睦的關係。

基於愛心的基督徒禮貌

13,14.(甲)關於大眾人士的禮貌,最近有人留意到什麼情形?(乙)什麼促使目前許多人對禮儀和禮節感覺興趣?

13 由於今日一般人如此缺乏禮貌,有些人主張要設法恢復正當的行為。『在60年代我們反抗禮貌,』研究這個問題的作家和教師斯圖爾特(Marjabelle Stewart)說。『但一場新的革命正在將其恢復過來。人們正承認禮貌的重要,並且希望知道什麼是社會行為的標準。』對禮貌的這種新興趣從討論禮節的書本、手冊、專欄和電視清談節目數目大增一事反映出來,所論及的題材從怎樣在正式宴會中使用叉至怎樣在今日迅速轉變的複雜社會和家庭關係中稱呼別人不等。

14 可是,何以有些人比以前更留意禮貌呢?『在今日高度競爭的社會中,』斯圖爾特解釋說,『禮貌是繼續生存所必需的。』換句話說,好禮貌被視為幫助人出人頭地的手段。因此許多人閱讀書籍和報名參加講習班,以求精通禮節,學會怎樣衣著得體,給人留下好印象,怎樣受董事會所接納等。a這一切的毛病是,禮貌僅成為權宜之計,好像人在表演期間帶上假面具,事後便脫下一般。因此,不足為奇的是,我們時常聽聞有些出自「名門望族」的人犯了最令人震驚的白領罪行。

15,16.(甲)關於『行為的最佳律則』,一位研究禮貌的權威怎樣說?(乙)哥林多前書13:4-7怎樣與真正的基督徒禮貌有關?

15 這與真正的良好禮貌實在大異其趣。深受尊重的禮節權威范德比爾特(Amy Vanderbilt)在《禮節大全》一書中寫道:『行為的最佳律則見於哥林多前書第13章——聖保羅對愛所作的美妙描述。這些規則與服飾的細節或表面的禮貌毫無關係。它們所涉及的乃是感覺與態度、仁慈及對別人的體貼。』

16 當然,范德比爾特所指的是哥林多前書13:4-7的經文;在這段經文裡,保羅詳細描述基督徒愛心的各項表現。請考慮一下他所提及的幾點可以導致什麼結果,例如,「恆忍仁慈」的人必然會在對待別人方面表現忍耐、尊敬的態度。人若『不做不規矩的事』,意思其實便是「行事規矩」,而『規矩』的定義是『符合品味、禮貌或質素的標準』。因此,J.B.菲利普斯的《現代英文新約》將這句話譯作,『愛有良好的禮貌。』我們很難想像表現這種愛心的人會被視為粗魯不文。

17.我們的禮貌將什麼顯示出來?

17 因此,顯然基督徒的禮貌與基督徒的愛心有直接關係。這種禮貌並非僅是用來達到某個目的的手段,或在有利時才擺出的幌子。反之,我們的禮貌——對待別人的方式,我們的舉止、行為和習慣——顯示我們關心別人到什麼程度,以及我們對他們的愛有多深。不論老幼,我們都應當努力聽從聖經的勸告:「人不要求自己的好處,卻要求別人的好處。」(哥林多前書10:24,《新譯》)因此,基督徒的禮貌乃是基督徒的愛心的表現,而且是把耶穌基督的真正門徒辨明出來的標誌。——約翰福音13:35。

隨時隨地表現良好禮貌

18.即使我們見到周遭的人均缺乏禮貌,我們卻決心怎樣行?

18 論到我們的世代,耶穌預言「因為不法的事增加,許多人的愛心就冷淡了。」(馬太福音24:12,《新譯》)這種愛心冷淡無疑從今日許多人那種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別人的態度反映出來。可是,我們不應當報以同樣漠不關心的態度,反之我們需要將保羅的勸告謹記在心:「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馬書12:17,18)我們應當決心隨時隨地表現良好的禮貌,不論別人是否賞識我們所作的努力。——馬太福音5:43-47。

19.我們的禮貌怎樣影響到生活的每一方面?

19 不錯,基督徒的禮貌乃是我們內心對別人所懷的摯愛與關懷的外在表現。正如我們的言談將內心的為人顯示出來,我們的舉止則表明我們對別人有多關懷抑或漠不關心。(馬太福音12:34,35)這樣的禮貌應當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均擔任重要角色。這應當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怎樣更充分地將其表現出來?我們可以怎樣進一步養成有益的基督徒禮貌?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考慮這些問題。

[腳注]

a 「禮節」(英文etiquette)一詞來自一個意思是門券或標籤的法文字根。馮克(Wilfred Funk)所著的《字的起源及其浪漫故事》一書解釋說:「在軍營裡人們將首要的禮節規則釘在顯眼的地方,把當時所要遵守的各種規條列出來。……也許我們可以說禮節是進入文雅社會的『門券』。」

你能夠解釋嗎?

◻ 為什麼禮貌的衰退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 有些什麼原因使人粗魯不文?

◻ 基督徒的禮貌怎樣與世俗的禮貌和禮節不同?

◻ 為什麼我們應當留意隨時隨地均表現良好的禮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