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互相代求』
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詩篇65:2)他隨時垂聽那些全心效忠於他的人的禱告。這些人若彼此代求,我們可以確信上帝必定會垂聽他們的禱告。
可是,何以要彼此代求呢?所作的禱告應當包括些什麼事?互相代求可以促進些什麼敬虔品德?
何以要互相代求?
聖經鼓勵耶和華的子民要互相代求。使徒保羅向上帝祈求時,他也同時為其他人禱告。(歌羅西書1:3;帖撒羅尼迦後書1:11)此外,門徒雅各寫道:「要……互相代求。」——雅各書5:16。
為上帝的其他僕人禱告是有功效的。雅各書5:13-18表明這點,這段經文敦促靈性有病的基督徒請會眾的長老「奉主[耶和華]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聽見他們的禱告可以強化沮喪的人,使他深信上帝也會垂聽他個人的禱告。(詩篇23:5;34:18)長老除了與個別的人一起禱告之外,也可以提出一些像油一般令人舒暢的聖經思想去恢復對方的靈性健康。
雅各補充說:「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耶和華]必叫他起來。」不錯,靈性有病的人很可能會從長老們「出於信心的祈禱」獲得幫助。再者,如果他樂意接受聖經的幫助,上帝便會「叫他起來」,使他恢復靈性健康。可是,一個人若由於犯了嚴重的過錯而導致靈性生病,那又如何?只要他願意衷心悔改,耶和華就會寬恕他。
雅各說:「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以利亞……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列王紀上17:1-7;18:1,42-45)義人按照上帝旨意而作的祈求是深具力量的。——約翰一書5:14,15。
為什麼事而禱告?
我們可以為信徒同工祈求任何事。例如,保羅曾請求別人為他禱告,使他能得著傳講好消息的能力。(以弗所書6:17-20)如果我們知道有人正遭遇試探,那又如何?我們可以為這人祈求,求上帝使他『不致行差踏錯』,落入試探之中,並且救他脫離惡者魔鬼撒但之手。(哥林多後書13:7;馬太福音6:13)如果他身體患病,我們可以求耶和華賜他所需的堅強意志去忍受疾病的折磨。——詩篇41:1-3。
經常為耶和華手下受逼迫的敬拜者同工禱告是適當的。保羅和他的同伴曾遭受猛烈的逼迫,他告訴哥林多的基督徒說:「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好叫許多人為我們謝恩,就是為我們因許多人所得的恩。」(哥林多後書1:8-11;11:23-27)即使我們身繫囹圄,我們也可以為其他受逼迫的弟兄禱告。要時刻記住,耶和華會垂聽「義人的禱告」。——箴言15:29。
我們特別應當為那些在耶和華的組織裡肩負重任的弟兄禱告。這等人包括那些領導組織及負責出版「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所分發的靈糧的人。(馬太福音24:45-47,《新世》)例如,耶和華見證人治理機構的成員的確值得我們為之代禱;我們可以祈求上帝賜予他們『智慧的靈』。——以弗所書1:16,17。
促進基督徒的美德
藉著為信徒同工代禱,我們表明自己關懷別人,不自私和具有愛心。對我們屬靈的弟兄姊妹表現不自私的仁愛關注是與保羅強調愛「不求自己的益處」一事協調一致的。(哥林多前書13:4,5)為別人代禱也是聽從「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這項吩咐的方法之一。(腓立比書2:4)我們若在禱告中關心別人的屬靈福利,這可以使我們與別人享有較親密的弟兄感情,從而證明我們是耶穌的門徒。——約翰福音13:34,35。
為別人禱告可以促進弟兄感情。(彼得前書3:8)我們會同情別人,關心他們的福利和分擔他們的痛苦。在人體裡,如果一隻手受傷,另一隻手便會加以照料,並盡力幫助它減輕受傷所引致的痛楚。(可參閱哥林多前書12:12,26。)照樣,我們為遭遇患難的弟兄姊妹代禱可以幫助我們對之養成同情心及把他們記在心上。我們若在禱告中忽略了這些忠信的基督徒同工,我們就有所欠缺了,因為上帝和基督是絕不會捨棄他們的。——彼得前書5:6,7。
為別人禱告可以促進各種敬虔品質。我們會對別人更體貼和忍耐。彼此間的怨恨得以化解而代之以富於造就的思想,從而使自己充滿愛心和喜樂。互相代求也可以在耶和華的子民當中促進和平團結。——哥林多後書9:13,14。
要繼續互相代求
像保羅一樣,我們可以請別人為我們代禱。我們的朋友除了與我們一起禱告之外,也可能在私下為我們向上帝禱告,直接道出我們的名字,說出我們的難題,並請求他幫助我們。他必定會給予我們所需的幫助,因為「主[耶和華]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彼得後書2:9。
那些在禱告中提及我們的耶和華見證人其實本身也面對種種考驗——也許比我們所經歷的更艱難。然而,他們卻在永恆的君王面前分擔我們的憂慮,也許甚至為我們流淚。(可參閱哥林多後書2:4;提摩太後書1:3,4。)我們應當為此多麼感激!鑑於我們對這件事的體會,以及為了我們剛討論過的其他理由,讓我們一同決心互相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