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一生與傳道工作
被交出及帶走
彼拉多見到耶穌雖飽受虐待,卻表現安詳莊嚴的神態;這令他深受感動,於是再次試圖釋放耶穌。這使祭司長們更加憤怒。他們決心不擇手段,但求達到自己的邪惡目的。因此,他們再次大聲喊道:『釘他在柱上!釘他在柱上!』
『你們自己把他釘在柱上吧!』彼拉多厭煩地回答說。與猶太人在較早時候所作的聲稱相反,他們其實有權處決一些在宗教上犯了重罪的犯人。隨後,彼拉多至低限度第五次宣布耶穌無罪,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猶太人見到他們對耶穌提出的政治指控並未得逞,便再次將數小時前他們在猶太公議會審訊耶穌時所用的宗教指控——說耶穌褻瀆上帝——再次提出來。他們說:「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上帝的兒子。」
對彼拉多來說,這是一項新的指控,這使他更為恐懼。如今他已看出耶穌絕非平凡之輩,他妻子所做的夢及耶穌在品格上所表現的驚人力量便足以表明這點。可是,耶穌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嗎?彼拉多知道耶穌是從加利利來的。然而,耶穌有可能在從前活過嗎?彼拉多於是再次將他帶返衙門,問他說:「你是哪裡來的?」
耶穌不發一言。他在較早時候已告訴彼拉多他是個王,可是他的國卻不屬世界。如今再作進一步的解釋也無濟於事。可是,彼拉多卻因為耶穌拒絕回答而覺得有損他的自尊,因而大發雷霆地說:『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在柱上嗎?』
耶穌以尊敬的態度回答說:「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他指出上帝授權給人為的統治者去管轄地上的事務。然後他補充說:「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的確,對於耶穌所受的冤屈,大祭司該亞法和他的同謀以及加略人猶大比彼拉多所負的罪責更重。
彼拉多對耶穌更為欽佩,並且害怕他可能真的來自上帝,於是又再次設法釋放他。可是,猶太人卻抗拒彼拉多的企圖,他們再次以政治罪名指控耶穌,並且奸狡地威脅彼拉多說:「你若釋放這個人,就不是凱撒的忠臣。凡以自己為王的,就是背叛凱撒了。」
儘管情勢十分險惡,彼拉多再次將耶穌帶出去。他向民眾提出呼籲說:「看哪,這是你們的王!」
他們回答說:『除掉他!除掉他!釘他在柱上!』
彼拉多無計可施,只好問道:『我可以把你們的王釘在柱上嗎?』
猶太人一向憎恨羅馬人的管轄。事實上,他們瞧不起羅馬的統治!然而,祭司長們卻偽善地說:「除了凱撒,我們沒有王。」
彼拉多害怕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名譽會受損,終於向猶太人持續不斷的恐嚇和要求屈膝。他把耶穌交給他們。兵士們脫去耶穌的紫色外袍,讓他只穿著自己的衣服。他們把他帶去受刑之際,他們甚至要他背著自己的苦刑柱。
這時是尼散月14日星期五早上較後的時間,也許正接近中午時分。耶穌自星期四清晨起來便一直沒有睡覺,並且身經一次復一次的痛苦經歷。所以可以了解的是,他在背負苦刑柱時很快便感到精疲力竭。當時適逢有一個來自非洲的古利奈人西門經過,他們便強迫他替耶穌背負苦刑柱。他們前往處決耶穌的地方時,有一大群人跟著走,包括好些婦女在內;她們都為耶穌捶胸痛哭。
耶穌轉身對婦女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因為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說:遮蓋我們!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
耶穌所說的樹是指猶大國,由於當時耶穌仍在他們當中,也有一小群相信耶穌的人在國內,所以這棵樹仍含有一些能夠維持生命的汁水。可是,一旦將這些人從國中除去,剩下的便只是一棵在靈性上死去的樹而已,不錯,一個枯萎了的國家組織。當羅馬大軍以上帝行刑官的身分將猶大國摧毀時,他們就真正有哀哭的理由了!約翰福音19:6-17;18:31;路加福音23:24-31;馬太福音27:31,32;馬可福音15:20,21。
◆ 宗教領袖對耶穌提出政治指控未能得逞之後進一步提出什麼指控?
◆ 何以彼拉多可能感到更恐懼?
◆ 對於耶穌的遭遇,誰所負的罪責更重?
◆ 祭司們用什麼方法使彼拉多交出耶穌來讓他們處決?
◆ 耶穌告訴那些為他哀哭的婦女一些什麼事?他說當時樹還「有汁水」,但後來卻會「枯乾」。他的話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