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來自上帝嗎?
耶和華——具有無窮能力和至高權威的上帝——無疑有權以自己所喜歡的方式與他所造的人類溝通。倘若他決定透過寫下的話語與人類溝通,他自然會由古至今把這項信息保存下來。聖經的情形便是這樣嗎?
在基督出生之前1500年左右,聖經的寫作剛開始,當時世上已有不少別的宗教著作。可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作品隨後都一一受人冷落,最後更消失蹤影。有些給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現今成為博物館中的陳列品。另一方面,寫成於三千多年前的聖經部分卻沒有被人遺忘,其中的抄本且一直保存至我們今日。有史以來,人曾向聖經表現不少反對和仇視,有見及此,聖經能夠保存至今一事尤其異乎尋常。的確,在面對惡毒的反對和猛烈的仇視方面,沒有別的書能望聖經的項背。閱讀或分發聖經曾招致罰款、監禁、苦刑虐待,甚至死亡的處分。
一本書怎能在這樣的環境下幸免於難,得以保全下來呢?聖經本身告訴我們說:「主[耶和華]的道是永存的。」(彼得前書1:25)聖經始終經得起考驗,仇敵一直無法將其消滅,這件事足以證明它的確是上帝神聖的話語。
除此之外,我們應當可以合理地期望上帝給人類的信息會在普世流傳。聖經正是這樣嗎?的確是!在這方面,歷史上沒有別的書能出其右。據估計,聖經的銷量達到30億之巨。再者,沒有別的書像聖經一般被譯成這麼多種文字。現今,人能夠以1900多種不同的文字讀到整本或部分的聖經。美國聖經公會報導,現今世上有百分之98的人口可以讀到聖經。《新大英百科全書》把聖經譽為「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有鑑於此,把聖經描述為世上最偉大的書絕非誇大其詞。
聖經自始至終均保持內在的和諧,這件事本身便是個有力的證據,表明它的確是上帝所感示的。人若期望一部由40多個不同的人在一段逾1600年的時期中寫成的作品能夠完全和諧一致,具有同一的基本主題,這樣的想法合乎現實嗎?若僅憑機遇或屬人的指引,這件事根本絕無可能辦得到。可是,由66本書組成的聖經卻辦到了。惟獨超人、永活的智慧才能產生這麼不同凡響的作品。
不僅是歷史而已
聖經裡的歷史資料的確卓爾不群。但來自上帝的信息若僅是含有歷史資料而已,對我們的造益就不會很大了。我們需要指引和實用的智慧,這是聖經可以提供給我們的。例如,聖經鼓勵我們培養「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品質——這些都是聖經以不少篇幅去論述的題目。(加拉太書5:22,23;歌羅西書3:12-14)聖經鼓勵人做事勤奮,保持清潔,為人忠實,忠於配偶,對人類同胞表現尊重和愛心;關於人在家庭和社會裡應當怎樣行事為人,聖經也含有很多勸告。
人若將聖經的勸告實際應用出來,就可以體驗到它確實有益。它使我們得以擺脫無知和迷信。(約翰福音8:32)它的實用智慧是無與倫比的。不錯,毫無疑問,聖經含有上帝的智慧。
「上帝的話語是活的,能夠發揮力量。」(希伯來書4:12,《新世》)這項聲稱與聖經能夠實際把人改變過來的方式完全協調一致。今日,千百萬人便由於衷心順服聖經的標準,結果得以克服各種有害的性格特徵,從以往害己害人的行徑改過自新。——以弗所書4:22。
人若漠視聖經的標準,便會有什麼後果呢?結果是憂傷、痛苦、戰爭、貧窮、性傳染病和家庭破裂。這些後果都是意料中的事,因為漠視聖經便是拒絕上帝的指引,但上帝卻是創造人的,而且深知人的各種需要。
聖經也能夠預知未來,這是人無法辦得到的。聖經曾預告自巴比倫帝國至我們日子的多個世紀期間,各世界霸權的興衰。(但以理書第2、7和8章)除此之外,聖經在差不多二千年前便對20世紀的世界情況作了一項準確的描述。(馬太福音第24、25章;馬可福音第13章;路加福音第21章;提摩太後書3:1-5;彼得後書3:3,4;啟示錄6:1-8)一長串現已應驗的聖經預言向我們提出保證,聖經所描述的未來快樂前景是必然會實現的。
我們的責任
這一切充分證明上帝確曾與人溝通。不錯,上帝藉著不完美的人之手把他的信息傳達給我們。雖然如此,人卻沒有理由認為聖經的真實性不及直接來自上帝的口頭信息,或不及上帝通過天使而傳達,甚或神奇地在天上寫成,然後親手交給地上人類的信息。
然而,承認聖經的神聖起源卻把一項責任加諸我們身上。耶和華有權期望我們經常閱讀他的話語。(詩篇1:1,2)閱讀聖經若要有果效,讀者就必須懷有正確的態度才行。他需要謹記,他不能把聖經僅當作一部文學作品般去閱讀。人對聖經的看法必須是,「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上帝的道。這道實在是上帝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13。
聖經所載的事有些也許難以明白。但藉著經常閱讀這本書,人便會對上帝的旨意越來越明白而獲得一項較全面的了解。(希伯來書5:14)你也許尚未完全確信聖經是上帝神聖的話語。但是按理來說,你若沒有仔細閱讀過聖經,又怎能肯定你相信或不相信這本書呢?
雖然今日一般人對聖經的神聖起源表示懷疑,許多有思想的人卻對聖經作了一番仔細的查考,結果他們不禁表示與使徒保羅有同感:「讓上帝顯為真實,即使人人都是虛謊的!」——羅馬書3:4,《新世》。
[第4頁的圖表]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現今世上有百分之98的人口可以讀到聖經
據估計聖經的銷量達30億之巨,歷史上沒有別的書能出其右。《新大英百科全書》把聖經譽為「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
[第4頁的圖片]
雖然別的宗教著作僅成為博物館的陳列品,聖經卻得以保存至今,發揚光大
上圖:亞述人的洪水記載
右圖:向埃及神「拉」禱告
[鳴謝]
鳴謝英國博物館照片版權持有人
[第5頁的圖片]
聖經由40多個人在一段長達1600多年的時期中寫成,並且自始至終跟從一個基本的主題。惟獨超人、永活的智慧才能產生這麼不同凡響的作品
[第5頁的圖片]
聖經曾預告自巴比倫帝國至我們日子的多個世紀期間,各世界霸權的興衰。(但以理書第2、7和8章)
右圖:凱撒奧古斯都
[鳴謝]
Museo della Civiltà Romana, Roma
[第6頁的圖片]
聖經在差不多二千年前已準確地預言到今日的世界情況。(馬太福音第24、25章;馬可福音第13章;路加福音第21章;提摩太後書3:1-5;彼得後書3:3,4;啟示錄6:1-8)百無一誤的聖經預言向我們提出保證,上帝所應許的地上樂園必然會實現
[鳴謝]
Reuters/Bettmann News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