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打動人心的要訣
大衛正倉皇逃命。他的仇敵是以色列國的受膏君王掃羅。掃羅妒火中燒,對大衛滿懷仇恨,現在更率領3000兵士四出搜索,一心要將大衛置諸死地。大衛在敵我眾寡的懸殊形勢下與手下藏匿在曠野的一個山洞裡。
當大衛和手下在漆黑中擠作一團之際,情勢突然有了出乎意料的轉變。掃羅王竟走進大衛藏身的山洞內大解。大衛手執兵器,悄悄來到他那無法自衛的對頭身旁。可是,使大衛的手下大為驚訝的是,他竟沒有殺掉掃羅。他僅將掃羅的衣袍割下一角。然而,他甚至為此心中自責。大衛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撒母耳記上24:1-6。
關於尊重上帝所授的權威,這項聖經記載向我們提出一個意義深刻的教訓。它也打動人心,也許甚至比直接的勸告效力更大。上帝為了教訓我們而命人在他的話語中記錄下來的資料的確深具力量。——羅馬書15:4。
有鑑於此,每當耶和華見證人向人傳講好消息、主持家庭聖經研究、發表演講以及作非正式見證時,他們不僅向人陳明事實,同時還設法引述經驗和運用比喻以求打動聽者的心。他們出版的《神治傳道訓練班指南》一書解釋說:「比喻可以引發興趣和強調重要的思想。它們能夠激發聽者的思想能力,使其更易於吸收新的思想。得體的比喻不但能夠說服人的頭腦,同時也能打動聽眾的感情。……有時講者可以用一個比喻去排除偏見或成見。」a——第168頁。
沃倫·杜波依斯在他所著的《公開演說須知》一書中評論說:「作者或講者若透過人的動作和話語去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即使最沉悶乏味的題材也會變得更有生氣和姿采。」既然聖經的信息本來已有聲有色、予人生命,進一步添上生氣和姿采必然能夠幫助基督徒在傳道時打動人心。
助人學得教訓的比喻
哪一類比喻最有效呢?一般而言,是那些根據聽眾容易聯想到的事物而設的比喻。在這方面,耶穌基督立下優良的榜樣。他在登山寶訓中談及諸如鹽、燈、雀鳥一類常見的東西。(馬太福音5:1-7:29)舉個例,人人都很熟悉燃點橄欖油的油燈,而且知道有時人把油燈放在燈台上。耶穌吩咐門徒說:「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5:15,16)因此,門徒聽了這番話之後,必然看出他們有責任要向人發出屬靈的亮光。故此,簡單、切題的比喻可以幫助基督徒服事者向人澄清不同的觀點和聖經的主張。
在耶穌所設的比喻中,最有力的均集中在人的身上。請考慮一下路加福音第15、16章所載的比喻。文士和法利賽人批評耶穌,說他接待罪人和稅吏。為了答覆他們,耶穌講了一些與人有關的感人故事。他談及一個牧人找到迷失了的羊,一個婦人找回失去了的錢幣,回頭的浪子以及不義的管家。
生動逼真的比喻和實際的生活經驗可以對基督徒服事者十分有用。例如,請留意曾周遊各地發表公眾演講達60年之久的亞歷山大·H·麥克米倫如何解釋與死者有關的聖經真理。他的父親深信靈魂永遠不死的道理。在他去世之前不久,麥克米倫跟他作了以下的交談。
「我爸爸開門見山地問我:『孩子,我在墳墓裡等待著王國使地球布滿完美的人類之際,我會感到寂寞嗎?』
這樣的問題不是一個年輕人能夠輕易作答的,何況提出問題的人是個向來沒有這樣想過的長者,要給他滿意的答案就更非易事了。
於是,我回答時反問他:『爸爸,你昨天晚上睡得好嗎?』
他回答說:『還不錯,孩子,因為我吃了醫生給我的安眠藥。』
『你睡著的時候感到寂寞嗎?』
『沒有,我但願可以一直睡下去,這樣我就不會覺得痛楚了。』」
接著A·H·麥克米倫向他父親讀出約伯記14:13-15和3:17-19的經文,然後對父親說:「爸爸,現在你知道死去的人是在死亡中沉睡著。在這種情況之下,人是一無所知的,因此他們又怎會感到寂寞呢?」
這是多麼有效的教導方法!倘若你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你也可以運用聖經和比喻去說服別人的頭腦,同時也打動對方的心。
找尋比喻
可是,你能夠在什麼地方找到有效的比喻和真實的生活經驗呢?你所積聚的個人經驗中有不少可以拿出來與人分享。例如,你需要向人說明信心所帶來的福分、禱告的力量、服事職務的喜樂嗎?你若是個獻了身的基督徒,你也許可以述說一下自己一生中的不同經歷。你也許在會眾的聚會裡或跟信徒同工交談時聽過一些優良的經驗。或者,你在《耶和華見證人年鑑》中讀到一個富於鼓勵的經驗。事實上,《守望台刊物索引》能夠幫助你找到許多來自環球各地的經驗。
然而,你怎樣才能以有效的方式講述經驗呢?首先,使聽眾對你的話產生期待可以幫助你掌握他們的注意力。你講出經驗前也許可以先作一個序言:「一位先驅傳道員親自學到耶和華如可祝福那些信靠他的人。」你的聽眾會立即想知道這位全時的王國傳道員曾享有什麼福分。要留意向他們說清楚。
敘述經驗時要試用你自己的話。要向聽者提供充分的細節,因為這樣行能使故事的效力大增。藉著將事情所涉及的情況用言詞描繪出一幅清晰的圖畫,你可以較易於打動聽眾。但千萬不要如此專注於講述故事,以致聽眾看不出你講經驗的原因是什麼。再者,要避免言過其實。即使這樣行也許會使故事聽來較有趣味,然而這卻可以削弱你的話的可靠性。為了同樣的理由,切勿述說傳聞或談論一些你無法加以證實的經驗。
使聖經活過來
我們在聖經本身可以找著最富於教育性的經驗。舉個例,假設你想向聖經學生或聽眾表明小孩子也可以採取立場擁護耶和華。你決定採用聖經沒有透露名字的小女孩的記載。她向乃縵的妻子進言,對她談及耶和華任用的預言者以利沙。首先,你可以讀出列王紀下5:1-5的記載。然後你可以問問聽眾,你認為小女孩在一個崇拜假神的國家裡對上帝保持忠誠要面對多大的困難?她是否需要有很大勇氣才能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人談及耶和華和他的預言者?
作點事先的查考能夠幫助你以生動的方式將記載敘述出來。你也許已在《守望台刊物索引》裡在乃縵、亞述和以利沙的標題下找到一些有用的資料。你若看看《聖經新世界譯本》裡的參考經文,它會將你從列王紀下的記載帶到詩篇148:12,13去。在這兩節經文我們讀到:「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都當讚美耶和華!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榮耀在天地之上。」這多麼有力地鼓勵年輕人放膽傳講上帝的話語!——使徒行傳4:29-31。
你若是個基督徒服事者,要在這方面『時刻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導』。(提摩太前書4:16)不要僅是向人談論真理——同時也舉例說明。要使聖經的記載栩栩如生、意義深長。因此,要運用適切的經驗和比喻,因為這乃是打動人心的好方法。
[腳注]
a 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第29頁的圖片]
像耶穌一樣,今日基督徒服事者可以運用生動逼真的比喻去傳達他們的信息和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