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的風貌
格拉森——猶太人與希臘人匯合之處
使徒保羅寫道,在亞伯拉罕的真正種子當中,「沒有猶太人或[希臘人]的分別」。(加拉太書3:26-29,《呂譯》)不錯,只要人得以蒙上帝悅納,民族背景、文化乃是無關宏旨的事。
對散居於羅馬行省——例如在猶太人、希臘人、羅馬人及本地人雜居在一起的加拉太行省——的基督徒來說,這番話看來十分適切。但在以色列本土的地區中,例如在基列,情形又如何?
這個地區位於約旦河東,在鹽海(死海)與加利利海之間。大約在這塊肥沃高地的中部,雅博河往下奔流注入約旦河中。以上的圖片顯示格拉森——現稱傑拉什,位於雅博河上游附近——的若干顯著遺跡。
古代稱為「王家大道」的南北貿易通道橫貫基列。雅各和家人離開哈蘭之後,顯然他們沿著這條路下到雅博去。雅各跟天使摔跤及與以掃相遇也是在格拉森原址所在附近的地方。(創世記31:17-25,45-47;32:22-30;33:1-17)稍後,以色列人向應許之地進發之際,他們沿著這條王家大道北上。兩個半支派的以色列人就沿著這條貿易通道,分別在雅博的南部及北部定居下來。——民數記20:17,《呂譯》;申命記2:26,27。
這個地區有希臘人嗎?若然,他們是怎樣來到這裡的?不錯,希臘人是在亞歷山大大帝征服這一帶時來到格拉森的。據傳統說,亞歷山大大帝為了安置手下的退役軍人而興建格拉森城。於是,希臘人的影響遂逐漸在這個地方確立起來。位於約旦河及加利利海之東的十個殖民城市構成了當時稱為低加坡里的同盟。你也許留意到,低加坡里這個名字曾在聖經裡出現過。聖經報導「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坡里、耶路撒冷、猶太、約旦河外來跟著[耶穌]。」——馬太福音4:25。
『亞歷山大的部分國策是要將希臘人引進帝國的各地去。敘利亞南部[包括低加坡里]是個戰略據點,移居到此地的希臘居民數目特別龐大。直至今日,東方沒有什麼地區比約旦河東的區域具有更多傑出的希臘遺跡。這些希臘城市在外表上將整個希臘社會和習俗的風貌展示出來——包括供奉希臘男女神祇的宏偉廟宇、體育館、公共浴堂、一年一度的運動會,許多時還有哲學書院和學堂。』——《希臘古風》,諾曼·本特威奇著。
你若遊覽格拉森的遺跡,便會找到充分證據證明這點。你從圖片上可以看見,在南面入口附近有一個圓形廣場,或公共市場。這裡的浴堂、廟宇、戲院和公共建築物可能令你大感驚訝,其中不少建築物是由兩旁有石柱矗立的鋪石街道接連起來。在城外,你可以在貫通格拉森與低加坡里其他城市及地中海港口的古道上看見許多里程碑和路標。
甚至在羅馬人於公元前63年接收格拉森之後,希臘人的影響仍繼續存留。你可以想像,這種風氣對住在格拉森及這帶地區的猶太人可以操有多大影響。《希臘古風》一書評論說:「久而久之,可以肯定的是,猶太人開始被周遭居民的宗教主張所同化,他們對聖經的看法也受到這些觀念所影響。」
雖然耶穌也許沒有在城市裡傳道,他卻曾進入伸展到加利利海的格拉森地區。在這裡,他將鬼靈從一個男子身上趕出,並讓他們進入豬群裡。(馬可福音5:1-17)很可能,耶穌的早期門徒曾在低加坡里各城市向猶太人傳道。但在公元36年以後,他們便能夠將好消息與格拉森的希臘人分享了。歸信基督教的人,不論他們以往是嚴守猶太法規的猶太人,是接受希臘文化的猶太人,抑或是希臘人,都可以蒙上帝所悅納,成為亞伯拉罕屬靈種子的成員。
[第24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迪安
格拉森(傑拉什)
非拉鐵非(拉巴)
王家大道
鹽海
耶路撒冷
約旦
雅博
彼拉
西古波利(伯·善)
加大拉
加利利海
[鳴謝]
Based on a map copyrighted by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and Surrey of Israel
[第24頁的圖片]
上圖乃是《1922年耶和華見證人月曆》中較大的彩色照片。
[鳴謝]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25頁的圖片鳴謝]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 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