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3 10/15 3-4頁
  • 為什麼偷竊行為與日俱增?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什麼偷竊行為與日俱增?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人要偷竊?
  • 不可偷盜
  • 「不可偷盜」
    警醒!1972
  • 偷竊
    洞悉聖經(下冊)
  • 偷竊——何以不可?
    警醒!1995年
  • 因貧窮而偷竊可以嗎?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守》93 10/15 3-4頁

為什麼偷竊行為與日俱增?

里約熱內盧——1992年10月18日星期日。著名的科帕卡瓦納海灘和伊帕內馬海灘擠滿了弄潮作樂的人。突然,成群成夥的青年闖進這兩個海灘,他們一面打架,一面把泳客的貴重物品偷去。在場的警員由於數目寡少,實在愛莫能助。對里約熱內盧居民和觀光人士說來,這就像一場白日下的噩夢。

涉及財物的罪行的確十分普遍。在大城市裡,賊匪搶掠青少年的事件經常發生;有時他們甚至殺死這些年輕人——目的只是要拿走他們的運動鞋。不管住戶是否在家,賊匪照樣闖進他們家裡。不忠實的女傭一旦熟悉了主人家裡的情況,便動手偷去珠寶財物,繼而逃之夭夭。群眾劫掠商店。有些組織嚴密的集團甚至把人偷走,這從巴西綁架案件數目不斷上升可見一斑。你也許從自己的經驗,或一些發生在社區中的事件可以舉出其他例子。可是,為什麼偷竊行為這麼猖獗?

為什麼人要偷竊?

雖然生活日益貧困,以及吸食毒品是人淪為竊賊的兩個主要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卻不那麼明顯。《新大英百科全書》評論說:「找尋罪行的單一原因泰半都因為沒有結果而被放棄。」然而,同一部參考書暗示,偷竊一類的難題「直接是由於青年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或因為不滿自己得不到物質方面的滿足,或未能從正常生活獲得酬報所致」。不錯,鑑於消費主義予人重大壓力,除了偷竊以外,許多人根本看不出怎樣才能得到他們所渴求的東西。

饒有趣味的是,《世界書籍百科全書》指出:「在傳統社會中——人們普遍樂於維持現狀——罪行比率保持在相當穩定的水平;但在那些急劇改變的社會裡——人們改變自己的居住地方、改變自己的謀生職業、改變自己對前途所抱的希望——罪行比率卻有上升的趨勢。」這部百科全書補充說:「年輕人就業機會較少。找到的非技術性工作卻看來相當沉悶,而不像偷竊那樣能給人又快、又刺激的收益。年輕人也較願冒被逮捕的危險,因為他們身無長物,即使被捕,失去的相對來說也較少。」

許多失業或薪酬偏低的人都不偷竊。但數目眾多的白領階級和藍領工人卻不時假公濟私,中飽私囊,彷彿把偷來的東西視作薪酬的一部分似的。事實上,有些行騙伎倆是要那些有社會地位的人才能做到的。你豈沒有聽過,許多涉及巨量款項的醜聞案都是與政客、政府官員和商人有關嗎?毫無疑問,偷竊絕非僅限窮人所為。

我們也記得電影和電視節目不時拿偷竊作為笑料(戲中英雄甚至就是個賊),這類題材使偷竊較易為人接受。即使人認為觀看這些東西僅是尋開心而已,但觀眾卻同時受到教導如何偷竊。這豈不下意識地使人覺得犯罪也許是值得一試的嗎?無可置疑地,貪婪、懶惰以及認為人人都偷,而且不是人人都受罰的想法,共同促使偷竊行為日漸增多。無可否認,我們已生活在「危險的日子」,專顧自己和貪愛錢財這些事正在大行其道。——提摩太後書3:1-5。

不可偷盜

儘管世界的價值觀受到歪曲,服從聖經的命令乃是至為重要的事:「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以弗所書4:28)一個人若過度重視物質資財或娛樂,他便可能會騙倒自己,認為偷竊是值得一試的了。可是偷竊在上帝眼中是很嚴重的罪行,而偷竊的人則表明自己對同胞缺乏愛心。此外,甚至偷竊小量東西也會使人的內心逐漸變得剛硬。被人視作不忠實又如何?誰會信任一個賊?上帝的話語明智地說:「你們中間卻不可有人因為殺人、偷竊、作惡、好管閒事而受苦。」——彼得前書4:15。

誠然你會對與日俱增的偷竊事件深感遺憾,可是,那些居住在罪行充斥地區的人又怎樣應付這種情勢?有些曾經一度行竊的人怎樣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偷竊事件在普世會有終止的一天嗎?我們邀請你閱讀接著的一篇文章,「一個沒有竊賊的世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