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指日可待!
吉姆·普林斯,一名年輕的英國士兵,在1914年12月24日越過戰區的無人地帶,跟一名德國步兵交談。德國步兵問他說:「我是個撒克遜人,你是個盎格魯-撒克遜人,我們為什麼要打仗?」許多年之後,普林斯承認:「我還未找到答案。」
在1914年有一週,英德兩國的士兵異乎尋常地友好起來。他們一起踢英式足球,甚至交換聖誕禮物。當然,當時的休戰並不是正式的。雙方的將領絕不希望手下的軍隊發現,「敵人」原來並不是戰爭宣傳品所描繪的惡魔。英國士兵艾伯特·莫倫後來回憶說:「當時,如果停戰延續多一個星期,就很難使戰火復燃了。」
這種由衷渴望停戰的心態顯示,甚至很多飽受軍訓的士兵也渴望和平而非戰爭。不少經歷過恐怖戰爭的士兵,都對以下的西班牙諺語深表同意:「讓不知戰爭為何物的人去打仗好了。」若在普世對平民大眾作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無疑會透露,絕大多數的人都寧可要和平而不要戰爭。但是人怎樣把這種普世的和平願望化為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呢?
若要消除戰爭,人的態度必須首先改變才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章程說:「既然戰爭始於人的思想,人就必須首先在思想上用和平設防。」可是,現代社會充滿了不信任和仇恨,人只有變得越來越強暴而不是越來越和平。
然而,上帝卻親自應許,終有一天,和平會深印在一切秉性公義的人的腦海裡。上帝通過以賽亞先知預告說:「[上帝]必在列國中施行審判,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把槍打成鐮刀。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以賽亞書2:4。
在思想上促進和平
人能夠在思想上作出這麼巨大的改變嗎?人能夠學會保衛和平而非頌揚戰爭嗎?請考慮一下沃爾夫崗·庫斯羅的事例。1942年,納粹黨把這個年僅20歲的德國青年斬首,因為他『不肯學習戰事』。為什麼沃爾夫崗·庫斯羅寧死不屈呢?這個青年在遺言裡引述聖經的原則說:「要愛人如己」,「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馬太福音22:39;26:52)然後,他一針見血地問道:「創造主命人把這些原則寫下來是給樹木遵守的嗎?」
上帝的話語——記載在聖經裡——「是有功效的」。它推使上述年輕的耶和華見證人竭力尋求和平,無論後果如何都在所不惜。(希伯來書4:12;彼得前書3:11)但沃爾夫崗·庫斯羅並不是惟一尋求和平的人。J.S.康韋在《納粹對各教會的迫害1933-45》一書中援引納粹黨的官方檔案,證明耶和華見證人是一群寧死也不肯拿起武器的人。正如康韋指出,在當時,採取這樣的勇敢立場與親筆簽署自己的死刑執行令無異。
今日,耶和華見證人不論屬於任何種族、國籍,都繼續尋求和平。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從聖經獲知,上帝手下的真正僕人必須將刀打成犁頭。亞歷杭德羅的親身經歷足以為這件事作證。這名阿根廷青年在1987年移居以色列。
亞歷杭德羅在一個基布茲(合作農場)裡住了三年。他一面上大學,一面在不同的旅館和飯店兼職。在這期間,他開始閱讀聖經及尋找人生目的。他最渴望的是看見一個四海一家、正義伸張的世界。亞歷杭德羅本身是個猶太人;他與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一起工作,但不偏袒任何一方。
1990年,亞歷杭德羅有一位朋友跟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這位朋友邀請亞歷杭德羅出席在海法舉行的一天大會。令亞歷杭德羅大感驚訝的是,他在大會裡看見600名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濟濟一堂,興高采烈地打成一片。他心裡想道:『這才是人的正當生活方式。』在六個月內,亞歷杭德羅自己也成為見證人。現在,他大部分時間致力於傳講聖經的和平信息。
上帝會怎樣帶來和平
這些例子雖然感人,在今日的世界裡卻是罕見的例外。這個事物制度只是高談和平,其實卻不斷助長戰爭。一條街道的居民若把百分之7至16的收入花在購置槍械和保衛家室之上,你會喜歡住在這條街上嗎?事實上,這正是近年來列國所做的事,因為他們花了龐大的軍費去武裝自己。不足為奇的是,以賽亞的預言透露,以整體來說,人類永不會把刀打成犁頭,直至上帝「為許多國民斷定是非」的那日來到為止。上帝會怎樣為列國斷定是非呢?
耶和華上帝用來斷定是非的主要工具便是他自己的王國。但以理先知預告說:「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他進一步透露,這個王國「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世上所有政府],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這些話顯示,上帝的王國會確立它對全球的統治。這個王國會把所有國家疆界廢除,使一切競爭成為過去。不但如此,王國的臣民「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他們「必大享平安」。(以賽亞書54:13)難怪耶穌教我們向上帝禱告說:「願你的國降臨。」——馬太福音6:10。
除去一切宗教障礙
上帝也會把破壞和平的一切宗教障礙除去。宗教促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悠長的武裝衝突——十字軍,即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公元1095年發動的「聖戰」。a在本世紀,各教士在鼓吹戰爭方面不遺餘力。即使戰爭與宗教毫無關係,他們也積極支持。
論到基督教國各教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擔任的角色,歷史家保羅·約翰遜寫道:「教士無法——以大多數來說也不願意——把基督教信仰置於國家之先。他們大多數取易捨難,把基督教與愛國主義混為一談。各教派的基督徒士兵都受到激勵,要奉救主之名互相殺戮。」
宗教向來點燃戰火過於促成和平。事實上,聖經把偽宗教稱為「淫婦」,因為她跟世上的統治者苟且行淫。(啟示錄17:1,2)上帝宣判她是個罪魁,地上一切被殺之人的血都要由她負責的。(啟示錄18:24)因此,耶和華上帝會一勞永逸地把這個阻止和平實現的巨大障礙除去。——啟示錄18:4,5,8。
可是,即使把這些使人分裂的因素(包括政治和偽宗教)完全除去,如果我們不把最大的戰爭販子魔鬼撒但鏟除,人也無法實現和平。值得慶幸的是,鏟除撒但正是上帝王國最終會成就的事,藉此使天下得以太平。聖經的啟示錄解釋,撒但會被「捉住」、「捆綁」及「扔在無底坑裡」,「使牠不得再迷惑列國」。之後,他會遭受徹底的毀滅。——啟示錄20:2,3,10。
聖經應許要使戰爭永遠終止,這件事絕非異想天開。耶和華上帝已著手為和平作出安排。他的王國已在天上建立起來,而且已準備好採取進一步行動,使和平得以在普世實現。與此同時,全力支持這個屬天政府的數百萬耶和華見證人已學會了和平共處。
因此,我們顯然有充分理由相信,戰爭絕不是在所難免的。更好的是,我們能夠預期日子快要來到,屆時,耶和華要止息刀兵,直到永遠。(詩篇46:9)他會確保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不久便會完全實現。
[腳注]
a 有時,宗教領袖甚至親身上戰場作戰。在黑斯廷斯戰役(1066年),天主教主教奧多用狼牙棒代替刀劍,從而為自己積極參戰的行為辯解。他聲稱,只要沒有令對方流血,上帝的僕人是可以合法殺人的。五個世紀之後,樞機主教希梅內斯親自率領一支西班牙部隊入侵北非洲。
[第7頁的圖片]
你能夠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爭的新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