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4 5/15 10-15頁
  • 父母們,你們的兒女需要特別照顧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父母們,你們的兒女需要特別照顧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從嬰孩時期就天天予以照顧
  • 所需的特別照顧
  • 要珍惜共度的時光
  • 豐富的獎賞
  • 從兒女的嬰孩時期就悉心教導
    家庭幸福的祕訣
  • 應該多早開始教導你的兒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 從兒女的嬰孩時期便開始施行教導
    使你的家庭生活美滿幸福
  • 父母們——要從兒女的嬰孩時期就打動他們的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守》94 5/15 10-15頁

父母們,你們的兒女需要特別照顧

「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好像橄欖栽子。」——詩篇128:3。

1.栽種植物跟教養兒女怎樣有不少相似之處?

在許多方面,兒童的成長與發育跟植物頗相似。因此,我們見到聖經把妻子稱為「多結果子的葡萄樹」,兒女則稱為『圍繞桌子的橄欖栽子』,這並不令我們感到意外。(詩篇128:3)農夫會告訴你,栽培一批幼苗長至成熟絕不容易;特別是天氣和土壤不佳,就更為困難。同樣,在現今這危險的「末世」,教養兒女成為身心健全、敬畏上帝的成年人實在非常困難。——提摩太後書3:1-5。

2.通常需要有些什麼因素才能帶來豐收?

2 農夫若想有良好的收成,就需要有肥沃的泥土、溫暖的陽光和充足的水分。除了耕耘和除草之外,他還須防治蟲害和提供其他的保護。他可能遭遇各種艱難,直到收成的時候為止。收成不好,自然令他難過憂傷!可是,農夫經過一番辛苦之後若得以享有豐收,他會感覺多麼心滿意足!——以賽亞書60:20-22;61:3。

3.植物與兒女比較,哪一樣更為重要?兒女應當獲得怎樣的照顧?

3 一個人若能夠享有成功而富於成果的一生,這無疑比農夫的收成寶貴得多。因此,難怪要成功地教養一個孩子,所花的時間和精神甚至可能比獲致一場豐收還多。(申命記11:18-21)父母將孩子栽種在人生的花園裡,只要用愛心去灌溉,並且為其定下健全的界限,即使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墮落的道德價值標準的世界裡,也能夠在靈性上欣欣向榮。但是,如果孩子受到虐待或壓迫,他就會心靈枯萎,甚至在靈性上死去。(歌羅西書3:21;可參閱耶利米書2:21;12:2。)的確,所有兒童都需要特別的照顧!

從嬰孩時期就天天予以照顧

4.『從嬰孩時期開始』,兒女就需要獲得怎樣的照顧?

4 對於新生的嬰孩,父母必須給予幾乎不斷的留意。可是,嬰孩每天所需的僅是身體或物質方面的照顧嗎?使徒保羅對上帝的僕人提摩太寫道:「你自從嬰孩時期就認識神聖著作,這些神聖著作能使你……有得救的智慧。」(提摩太後書3:15,《新世》)因此,甚至從嬰孩時期開始,提摩太就從母親獲得屬靈的照顧。但是,嬰孩時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5,6.(甲)聖經怎樣論及未出生的嬰孩?(乙)什麼事情顯示,父母應當關心未出生的嬰孩的福利?

5 保羅在這裡所用的希臘字詞(布肋佛斯)也可以指未出生的孩子。施浸者約翰的母親伊利莎白對她的親戚馬利亞說:「你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布肋佛斯]就歡喜跳動。」(路加福音1:44)因此,聖經將未出生的孩子也稱為嬰孩,而且表明他們能夠對母腹外的活動作出反應。現今常有人提倡產前保健,既然如此,所作的準備豈不應當把留意未生嬰孩的屬靈福利也包括在內嗎?

6 這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因為證據顯示未出生的嬰孩能夠從他們所聽見的聲音受到有益或有害的影響。一位音樂總監奇怪他所排練的幾道樂曲聽起來很熟,特別是大提琴部分。後來他向母親——一位職業大提琴手——提及這些樂曲的名字,母親透露她懷著他的時候,自己正好排練這些樂曲。照樣,懷孕的母親若慣常看電視連續劇,嬰孩就可能受到不利影響。一份醫藥雜誌就談及「胎兒染上電視癮」。

7.(甲)許多父母怎樣留意未出生的嬰孩的福利?(乙)孩子具有什麼潛能?

7 由於意識到嬰孩能夠從健康的刺激得益,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就開始向胎兒誦讀、談話和唱歌。你也可以照樣做。雖然孩子也許不明白你的話,他卻很可能從你那柔和的聲音和慈愛的聲調得益。孩子出生之後會開始明白你的話,也許比你所想的快得多。孩子只要有聽和講的機會,僅兩三年就能學會一種複雜的語言。嬰孩也可以開始學習聖經真理的『清潔言語』。——西番雅書3:9。

8.(甲)聖經說提摩太「自從嬰孩時期」就認識神聖的著作,這話顯然是什麼意思?(乙)提摩太的事例證明什麼話的確說得不錯?

8 保羅說提摩太「自從嬰孩時期 就認識神聖著作」,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呢?他的意思顯然是,提摩太從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而非僅是個男孩的時候——就獲得屬靈的教導。這個看法跟希臘字詞布肋佛斯 的意思完全一致,因為這個字詞通常是指新生的嬰孩而言。(路加福音2:12,16;使徒行傳7:19)提摩太從他所能記得的日子開始,就受到母親友妮基和外祖母羅以的屬靈教導。(提摩太後書1:5)有一句諺語說,『要使樹木成形,先從嫩枝下手。』這句話無疑對提摩太適用。他『受到教養走當行的路』,結果長大成為上帝手下一個優良的僕人。——箴言22:6;腓立比書2:19-22。

所需的特別照顧

9.(甲)父母應當避免怎樣行?為什麼?(乙)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父母需要怎樣做?他們應當留意誰所立的榜樣?

9 像植物一樣,並非所有孩子都具有同一的特徵,他們也不會對同一的照顧方法有同樣的反應。明智的父母會顧及這些差異,避免將一個孩子跟另一個比較。(可參閱加拉太書6:4。)如果你想孩子長成為身心健全的成年人,就需要留意觀察他們個別的性格特徵,一方面細心培養各種好的特性,同時也留意除去壞的特性。如果你留意到一個弱點或不良傾向,例如不忠實、崇尚物質或自私自利,那又如何?要以仁慈的態度加以糾正,正如耶穌糾正眾使徒的弱點一樣。(馬可福音9:33-37)特別要留意經常稱讚每個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10.兒童特別需要什麼?父母可以怎樣滿足這項需要?

10 孩子特別需要仁愛的個人關注。耶穌執行服事職務的最後日子,他在百忙之中仍然撥出時間給予小孩子特別的留意。(馬可福音10:13-16,32)父母們,要跟從耶穌的榜樣!要不自私地撥出時間跟兒女一起。不要覺得對兒女表示真摯的愛意是難為情的事。要像耶穌一樣摟抱他們。要熱烈地擁抱他們,親親他們。有些父母成功地將兒女教養成身心健全的青壯年,每逢有人問他們能夠給其他父母什麼建議,他們最常提出的忠告是:『要多點表現愛心』、『要花時間跟兒女一起』、『要彼此尊重』、『要真正聽兒女說話』、『提出指引而不是向兒女說教』、『要合乎現實』。

11.(甲)關於給兒女特別的照顧,父母應當對這件事懷有什麼看法?(乙)父母可以在什麼時候與兒女作有意義的溝通?

11 提供這種特別的照顧可以是一件樂事。一位成功的父親寫道:「我們的兩個男孩年紀還輕的時候,對我來說,幫助他們準備上床睡覺,向他們誦讀,給他們蓋好被子,跟他們一起禱告,實在是一件樂事。」這些共度的時間使父母和兒女有機會彼此溝通,對大家都有鼓勵。(可參閱羅馬書1:11,12。)一對夫婦聽見他們那三歲的兒子在禱告裡求上帝祝福「瓦利」。他一連幾晚都為「瓦利」代求。後來父母發覺,原來兒子為當時飽受逼迫的馬拉維弟兄禱告。這使父母深感欣慰。一個婦人說:『當我只是四歲的時候,母親將碗碟洗乾淨之後,我就站在凳上把碗碟抹乾。當時母親利用機會教我學會背誦經文和唱王國詩歌。』你能夠想到一些時間,是你可以用來跟年幼的兒女作有意義的溝通的嗎?

12.基督徒父母會明智地提供什麼給兒女?他們可以用什麼方法這樣行?

12 明智的基督徒父母會安排一項固定的研讀計劃。雖然你也許採用正式的問答方法,你能夠將研讀的方式調整一下,使各人——特別是年幼的兒女——從彼此的溝通獲得更大的樂趣嗎?你可以採用的方法包括:用圖畫描繪聖經的情節,講述聖經故事,聽取你派孩子預先準備的報告等。要盡力使上帝的話語對你的兒女成為一本引人入勝的書,這樣他們便會對這本書養成深深的愛好。(彼得前書2:2,3)一位父親說:『兒女還年幼的時候,我們跟他們一起爬在地上,演出一些涉及著名聖經人物的歷史事件。孩子們簡直樂此不疲。』

13.練習的安排有什麼價值?你可以在這樣的時候練習什麼?

13 練習的安排也提供深具價值的溝通,因為這可以幫助年輕人準備應付現實生活的各種情況。庫斯羅的女兒——在納粹逼迫期間,這個家庭的11個兒女全部對上帝保持忠貞——論及她的父母說:「他們指導我們如何行事及運用聖經為自己的立場辯護。[彼得前書3:15]我們時常一同練習,彼此提出問題和作答。」何不照樣做呢?你們可以練習在傳道上使用的介紹詞,由父母扮演住戶的角色。或者可以練習怎樣應付現實生活的各種試探。(箴言1:10-15)一位女子解釋:「預先練習怎樣應付各種困難的情況可以加強孩子的能力和信心。練習可以包括扮演一個朋友試圖勸孩子抽煙、喝酒或吸毒。」這些練習能夠幫助你看出,孩子遇到各種情況時會有什麼反應。

14.為什麼懷著愛心和憐憫跟兒女討論是至為重要的事?

14 與孩子交談時,要以仁慈、憐憫的方式設法打動他的心,正如以下一段話的執筆者所為一般:「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箴言3:1,2)如果你懷著愛心向孩子解釋,你要他服從是因為這樣做可以使他享有平安和長久的日子——事實上,在上帝那和平的新世界裡得享永生——他的心豈不會受到感動嗎?當你根據上帝的話語跟兒女推理之際,要考慮到孩子的個性。要懷著虔敬的態度這樣行,耶和華必定會祝福你所作的努力。懷著愛心和憐憫跟兒女作這種基於聖經的討論,很可能會帶來良好的結果和長久的裨益。——箴言22:6。

15.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兒女解決難題?

15 即使你在研讀進行之際未能夠跟兒女作如上所述的交談,也不要讓其他的事分散了你的注意。不但要仔細傾聽孩子所說的話,同時也留意他怎樣將思想表達出來。一位專家說:「要望著孩子,全神集中在他身上。你需要明白,不是僅聽見而已。父母作出這樣的額外努力可以對兒女的一生造成很大影響。」今日兒童時常在學校或其他地方遭遇嚴重的難題。身為父母,要鼓勵兒女向你傾心吐意,並且幫助他們以上帝的觀點去看各事。如果你不肯定可以怎樣解決難題,就應當查考一下聖經和「忠信審慎的奴隸」所提供的書刊。(馬太福音24:45,《新世》)務要給孩子所需的一切特別照顧,好使他能夠解決難題。

要珍惜共度的時光

16,17.(甲)為什麼今日的年輕人尤其需要獲得特別的照顧和教導?(乙)兒女受父母管教時需要知道什麼?

16 在今日,年輕人比以前更需要獲得特別的照顧,因為我們正生活在『末世危險的日子』。(提摩太後書3:1-5;馬太福音24:3-14)父母和兒女都需要受真正的智慧所保護;惟獨這種智慧才能『保全人的性命』。(傳道書7:12)既然敬虔的智慧牽涉到以正確的方式把基於聖經的知識應用出來,兒童需要經常受到上帝的話語的教導。因此,要跟孩子研讀聖經。幫助他們認識耶和華,仔細解釋他所定的條件,使他們喜樂地期待上帝的偉大應許實現。在家裡,當你跟他們一起走路的時候,事實上在每個適當的場合,都要談及這些事。——申命記6:4-7。

17 農夫知道,不是所有植物都會在同一的情況下生長茂盛。植物需要特別的照顧。照樣,每個孩子都與別的孩子不同,因此都需要特別的照顧、訓導和管教。例如,父母不悅的一瞥可能已足以制止一個孩子犯過,另一個孩子卻需要受到更嚴厲的管教才能奏效。但是你所有的兒女都需要知道為什麼某些言談或行動令你不悅,而且父母雙方應當彼此合作,使所施的管教得以首尾一貫。(以弗所書6:4)尤其重要的是,基督徒父母所提供的明確指引必須與聖經一致。

18,19.基督徒父母對兒女負有什麼責任?父母若忠於職守,就很可能獲致什麼結果?

18 農夫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從事種植和耕耘。他若耽延或忽略了農作物,收成就會大受影響,或甚至毫無收成。請想想,你的孩子正是一些在成長中的「農作物」,他們現在——不是下個月或明年——就需要特別的照顧。你現在有機會按照上帝的話語去促進他們的靈性生長,並且留意根除一些能夠使他們在靈性上枯萎死去的世俗思想。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寶貴機會。要珍惜你有特權與兒女共度的歲月,因為這些日子很快就過去了。要努力幫助兒女培養各種敬虔的特質;對耶和華手下的忠僕來說,這些特質是獲致快樂生活所不可少的。(加拉太書5:22,23;歌羅西書3:12-14)這不是別人的工作,而是你的本分;上帝能夠幫助你履行這項天職。

19 要留給你的兒女一份豐富的屬靈產業。跟他們一起研讀上帝的話語,一起享受正當的消遣。要帶孩子參加基督徒的聚會;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時,把他們帶在身邊。要努力幫助兒女養成蒙耶和華悅納的品格;這樣,他們就很可能在日後為你帶來莫大的喜樂。的確,「義人的父親必大得快樂;人生智慧的兒子,必因他歡喜。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言23:24,25。

豐富的獎賞

20.對有青少年兒女的父母來說,什麼是成功的要訣?

20 養育兒女是一項複雜的長期委派。你需要把這些『圍繞你桌子的橄欖枝子』教養成為敬畏上帝、結出王國果子的成年人;有人把這件事稱為一項長達20年的作業。(詩篇128:3;約翰福音15:8)兒女一進入青少年時期,所受的壓力時常大增,父母所作的努力也隨之而增,因此這項作業通常會變得更艱難。但是,成功的要訣卻依然一樣——對兒女要關注、親切而富於了解。要記住,你的兒女實在需要個別的照顧;藉著對他們的福利表現真摯、仁愛的關注,你能夠給予他們這種必需的照顧。為了幫助他們,你必須獻出自己,給予兒女他們所亟需的時間、愛心 和關懷。

21.給兒女特別的照顧可以帶來什麼獎賞?

21 耶和華將一些寶貴的果子交託給你去照料。努力執行這項任務可以為你帶來豐富的獎賞,甚至遠超過農夫的任何豐收。(詩篇127:3-5)因此,父母們,要繼續給兒女特別的照顧——為了他們的好處,也為了將榮耀歸於我們的天父耶和華。

你會怎樣回答?

◻ 我們可以怎樣將栽種植物跟教養兒女作一比較?

◻ 從嬰孩時期開始,孩子就應當每天獲得怎樣的照顧?

◻ 兒女需要什麼特別的照顧?父母可以怎樣給予這種照顧?

◻ 為什麼你應當給兒女特別的照顧?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