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4 10/1 21-25頁
  • 不毛之地變成肥美之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不毛之地變成肥美之原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一項屬靈產業
  • 參與傳道工作
  • 在海上撒種
  • 與配偶一起繼續服務
  • 克服反對
  • 忍受海上的艱難
  • 作進一步調整
  • 土地變得肥美
  • 堅忍的酬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船在島上觸礁
    我的聖經故事書
  • 第2部——作見證直到地極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保羅的羅馬航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守》94 10/1 21-25頁

不毛之地變成肥美之原

阿瑟·梅林自述

1930年一個晴朗的春日,我站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魯珀特王子港的碼頭上,往下望見擱在海床上的船,不禁納罕,『海水怎麼不見了?』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見太平洋西岸的潮退。在這地方,六小時內水平線可以下降7米之多。可是,一個在草原農莊長大的男孩子何以會來到這個位於太平洋海岸的地方呢?

我獲邀擴大自己對耶和華所作的全時服務特權——加入「查美恩號」成為該船的工作人員。我們的任務是,沿著溫哥華至阿拉斯加一帶的偏僻西岸開拓傳道工作。我們的工作範圍將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部分地區許多公里長的海岸線包括在內。但這帶地方還未有耶和華的讚美者。惟一的例外是,魯珀特王子港市內有一小群王國傳道員。

我急於開始工作,一下火車就立即趕往碼頭,想看看「查美恩號」,並跟在船上工作的阿恩和克里斯蒂娜·巴斯塔會面。可惜船上沒有人,我只有離去。我在該日稍後時間回去時,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驚,海洋好像快要乾涸似的!

但什麼把我引到這項饒有趣味的工作委派上呢?

一項屬靈產業

我的家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平原上。我對屬靈事物的體會就從這個家開始。一天,爸爸得到一份錫安守望台書社社長查爾斯·泰茲·羅素撰寫的單張,這份單張徹底改變了他的一生。雖然照料艾伯塔省卡爾馬鎮農場的工作已花去爸爸不少時間,他仍毅然開始向鄰近的人家傳道。這是一百年前在1890年代初期發生的事。

我在1905年2月20日出生,成為這個敬畏上帝的家庭的第八個孩子。我家總共有十個兄弟姊妹。爸爸和其他屬於這個瑞典社區的人都紛紛跟萬國聖經研究者來往。終於,他們興建了一個舉行聚會的地方,後來稱為王國聚會所。這是加拿大最早建成的王國聚會所之一。

我們從不讓農場的工作妨礙我們參加基督徒的聚會,這些聚會包括守望台社派出的外來講者所發表的特別演講在內。這些演講幫助我們對參與傳道工作養成了強烈的願望。由於這緣故,家裡差不多每個分子都能夠堅定不移地繼續在真理的光中行走。

參與傳道工作

我在1920年代初接獲首項傳道委派,就是在埃德蒙頓市逐戶分發邀請人出席公眾演講的傳單。那天我一個人站著的時候,我學到一個重要的教訓:要信賴耶和華。(箴言3:5,6)憑著耶和華的幫助,我得以完成我的第一份工作委派。那時我的心情多麼興奮!

隨著我對上帝話語的真理了解漸深,我對耶和華的顯形組織和他那忠信審慎奴隸階級的信任也越大。我們把基督教國許多習俗,諸如慶祝聖誕節和生日等,都一一棄掉。個人得救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了。相反,傳揚王國這件事開始在我們的生活居於適當的重要地位。這一切對我的一生影響至深。因此,我在1923年4月23日獻身給耶和華之後不久,就將全時傳道工作立為自己的目標。

在氣溫低至零下的冬季日子,我們乘雪橇在郊區傳道。有一次我用兩週的時間跟一群組成房屋汽車隊的傳道員一起傳道。這些特別的汽車隊對於在加拿大遼闊的草原上執行見證工作非常有效。儘管經濟拮据,天氣惡劣,路程遙遠,我仍能斷斷續續地在艾伯塔省當了三年先驅,直至1930年那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接獲邀請到太平洋西岸服務。鑑於我對海洋和船隻毫無認識,這項邀請實在叫人費解。

我抵達魯珀特王子港後不久,就跟船上的同工打成一片。巴斯塔弟兄曾多年從事捕魚生意,是個資深的海員。接著的六年間,我們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沿岸,從溫哥華至阿拉斯加往來不斷地向人傳道。我學到的另一個教訓是:要敏於接受來自耶和華的委派,永不要推辭。

在海上撒種

1930年春天,我們探訪的第一個港口是阿拉斯加的凱奇坎。我們在凱奇坎把60箱聖經書刊搬上船。一連幾個星期,我們探訪了凱奇坎、朗格爾、彼得斯堡、朱諾、斯卡圭、海恩斯、錫特卡和其他零星房舍的每戶人家。接著,我們趁夏季尚未結束之前,把整個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沿岸地區做了一遍。僻遠的伐木營地、魚類加工營地、印第安人的村落、小鎮、孤立的房舍和礦井管理員的住所,我們都一一探過。寂寞的燈塔看守員難得有人跟他們攀談,有時我們好不容易才得以脫身。

後來,社方發給我們手提式的留聲機和預先錄好的聖經演講。除了這些工具之外,我們也帶備書刊、聖經和雜誌。許多時我們要帶著這些東西爬過岸邊的岩石。水退時,我們要把它們拖上搖晃不定的梯子,運上高高的碼頭去。我慶幸自己年少時從草原農場的工作獲得了所需的體能鍛鍊。

船上的擴音系統是傳播王國消息的有力工具。播放的錄音演講經海水反射傳到許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有一次,我們在溫哥華島一個孤立海灣拋下錨,接著播出一個聖經演講。第二天,該島的內陸居民興奮地告訴我們:「昨天我們聽到一個從天上發出的傳道演講!」

另一次,一對年老夫婦說他們從煙囪聽到音樂聲,於是走到屋外,但卻什麼都聽不到。回到房子之後,他們聽到有聲音在說話。為什麼會這樣?原因是,他們走到戶外的時候,我們正在更換唱片。我們通常會先播放音樂,引起別人注意,然後才播出聖經演講。

還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島附近拋錨,島上有一個印第安人的村落,兩名土生男孩子划艇來看看聲音究竟來自什麼地方。有些島民還以為是他們死去親者復活的聲音哩!

在僻遠的魚罐頭工場傳道,一日分發一百本書是很平常的事。由於少令人分心的事物,這裡的人有更多時間可以思考屬靈的問題。這些孤立地區的居民最後有不少成為見證人。接續幾次航程,我們都渴望探望他們,好使「我們可以互相獲得鼓勵」。——羅馬書1:12,《現譯》。

與配偶一起繼續服務

1931年,我跟克里斯蒂娜·巴斯塔的妹妹安娜結婚。此後,我們一起在船上從事先驅工作。多年來,我們獲得許多很有意義的經驗。在宏偉的山嶺、幽靜的水灣、隱蔽的海灣、到處遍布雪松、松樹和巨大的花旗松的背景下,我們跟鯨魚、海獅、海豹、海豚、鹿、熊、鷹成了好友。有好幾次,我們看見筋疲力竭的鹿,為了逃避捕食牠們的猛獸,帶著小鹿拼命游過水流湍急的海峽,於是我們就義不容辭地幫牠們一把。

一個下午,我們看見一隻在水面上低飛的禿鷹,牠的爪緊緊抓住一尾大鱗大麻哈魚。不過魚太大了,禿鷹無法把牠完全拉離水面。因此這隻鷹一面拖著大魚,一面向岸上飛去。船上一名工作人員,弗蘭克·弗蘭斯基,眼見機不可失,於是沿著岸邊向疲乏的鷹走去,迫牠將獵物撇下。結果船上的先驅得以飽嘗一頓美味的大鱗大麻哈魚晚餐。即使這隻鷹並非甘願跟別人分享,牠也不得不學會這樣做。

在溫哥華島最北的一個小島上,一對名叫提奧的夫婦接受了真理。丈夫大約95歲,妻子則約有85歲。提奧先生不識字,性情固執,不肯依賴別人。可是他深受真理所吸引,以至他甘願低聲下氣,讓妻子教他閱讀。不久他便能自行閱讀聖經和社方的出版物了。不到三年,我很高興在他們那僻遠小島的家裡,用我們的划船當作施浸池為他們兩人施浸!

我們也很高興看見鮑威爾里弗鎮的薩利斯家庭對王國信息作出良好的反應。沃爾特讀了《戰爭或和平——哪一樣?》這部冊子,就立即看出其中所載的是真理。不久之後,沃爾特攜同整家人一起在溫哥華從事先驅工作。我們通常把「查美恩號」泊在溫哥華過冬。沃爾特非常熱心,多年來深受溫哥華地區整個弟兄團體所喜愛。他於1976年完成了地上的旅程,遺下一個人數龐大的見證人家庭。

克服反對

印第安村落的教士對我們的工作十分反感,認為我們侵犯了他們的屬靈領域。在辛普森港,當地的教士要求村長禁止我們逐戶探訪人。我們於是去見村長,問他是否同意教士所說,認為村民無知幼稚,根本沒有能力為自己作決定。我們提議他給村民機會聽聽根據上帝的話語而作的討論,然後讓他們自行決定相信什麼。結果他批准我們繼續在村裡向人傳道。

另一位村長幾十年來一直極力制止其他宗教團體試圖阻撓見證人接觸村民。他說:「只要我仍是村長,就歡迎耶和華見證人到村裡傳道。」誠然,我們並非到處受人歡迎;可是,儘管飽受反對,我們從沒有被迫要離開一處地方。因此,每次上岸,我們都能夠完成我們的服事職務。

忍受海上的艱難

這些年來,我們要面對風暴、潮水、暗礁和機械故障一類的艱難。有一次,我們飄流到距溫哥華以北160公里之處,由於太接近拉斯克蒂島,而且適逢潮退,我們的船觸礁擱淺。當時我們的安全就只有看天氣怎樣了。如果天氣轉壞,我們的船就會在石堆中撞得粉碎了,所有人於是攀上岩石,只好隨遇而安。我們吃午餐,做點研讀,然後等候漲潮來到。

雖然我們經歷過許多風險和不便,我們的生活卻是健康而快樂的。可是,兩個兒子的出生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重大轉變。我們雖然繼續住在船上,但每逢我們駛往奧納河以北的地方,安娜和孩子就留在她父母家裡,我們其餘的人則繼續航行,直到遠北的阿拉斯加。我們駛回南部時,安娜和孩子才跟我們會合。

就我記憶所及,孩子從來沒有抱怨,也沒有生病。我們無時無刻不給他們穿上救生衣,有時甚至用繩索將他們綁住。有些時候情況的確十分緊張。

作進一步調整

1936年,我們迫不得已要離開「查美恩號」了。我找到一份世俗工作。後來,我們第三個兒子出生。不久,我買下一艘漁船。我們不但用這艘船去維持生計,同時也用它繼續在沿海地方從事傳道工作。

我們在魯珀特王子港海灣另一邊的迪格比島建立了我們的家。不久之後,一群人數不多的會眾在這裡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在加拿大受到禁止。在那段日子,我們不時半夜乘船到魯珀特王子港「突襲」這個地區,留下書刊給每戶人家。從來沒有人知道我們半夜渡海,來到市區分發這些禁書!

土地變得肥美

逐漸有較多人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交往。到1948年,魯珀特王子港明顯地亟需一所王國聚會所。我們在港口的另一邊買下一棟軍用建築物,我們把它拆卸之後,用筏子運到對岸,再轉運到建築工地。耶和華祝福我們的辛勤工作,我們終於有自己的王國聚會所了。

我在1956年再次加入先驅的行列,安娜在1964年也成為先驅。我們再次在太平洋沿海乘船從事傳道工作。有一段時間,我們也從事環務工作,我們探訪的會眾從夏洛特皇后群島起,向東走,越過山脈,一直到弗雷澤湖。後來,我們探訪的地區更伸展至喬治王子城和馬更些鎮。多年來,我們乘汽車、坐船、搭飛機走遍太平洋西北部幾萬公里的地方。

在魯珀特王子港,我們繼續在傳道工作上獲得許多優良的經驗。我和安娜曾跟一些人研讀聖經,後來他們前往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訓,然後派到外國從事海外傳道工作。目睹自己的屬靈兒女將寶貴的王國信息帶到遙遠的地方去,使我們深感欣慰!

現在我們兩個人都已年逾80,健康雖逐漸衰退,尚還能夠應付過來。我們仍然喜樂地事奉耶和華。我們在阿拉斯加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看見的美麗景色勾起了我們許多珍貴的回憶。然而我們更大的喜樂卻是,看見這個幅員廣大,但一度不毛的屬靈曠野,現在已布滿許多由耶和華的讚美者構成的興旺會眾。

令我們感到格外開心的是,看見自己的兒女和屬靈兒女長大,成為耶和華的讚美者。我們很慶幸自己能對地球這部分的屬靈進展盡點綿力。例如阿拉斯加,目前已有自己的分社辦事處,負責統籌超過25群會眾的工作。

在魯珀特王子港,我們在1988年有特權呈獻了一所美輪美奐的王國聚會所,這座建築物就位於市中心。不錯,我們跟以賽亞一樣歡欣鼓舞地說:「耶和華啊,你增添國民,……你得了榮耀,又擴張地的四境。」——以賽亞書26:15。

[第21頁的圖片]

1964-67年從事環務工作

[第24頁的圖片]

在沿海地區向人作見證時所用的那種船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