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4 12/15 26-29頁
  • 盧旺達的悲劇——誰之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盧旺達的悲劇——誰之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胡圖族與圖西族
  • 誰之過?
  • 宗教所擔任的角色
  • 真正基督徒卻截然不同
  • 你所屬的宗教團體怎樣看待戰爭?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 照料盧旺達慘劇中的受害者
    警醒!1994年
  • 愛鄰人的心為什麼冷卻了?
    警醒!1998年
  • 與人分享耶和華所賜的安慰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守》94 12/15 26-29頁

盧旺達的悲劇——誰之過?

「23歲技工希蒂伊塞的頭顱給劈開前一刻,一名襲擊者對他說:『你要死,因為你是圖西族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這樣說。

今年四五月間,上述情景在中非小國盧旺達觸目皆是!當時,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和鄰近一帶,耶和華見證人共有15群會眾。市務監督恩塔班那·歐仁是圖西族人。種族清洗的暴行爆發時,他和妻子、兒子,以及九歲的女兒莎美成了第一批遇害者。

週復一週地,每天有成千上萬的盧旺達居民被殺。上述的新聞雜誌在五月中旬報導:「過去六星期,有數目多達25萬人死於種族滅絕和報復行動的大屠殺。這場大屠殺跟1970年代中期柬埔寨經歷紅高棉的血腥清洗不遑多讓。」

《時代》雜誌說:「有一個場面叫人想起納粹德國統治下的情景:在一群為數500人的民眾當中,一些兒童給挑了出來,因為他們看來像圖西族人……。南部布塔雷市市長娶了個圖西族人做妻子;胡圖族農民給了他一個[痛苦的]選擇:他可以保全妻兒的性命,但要把妻子的娘家——包括她的父母和妹妹——交出來處死。他迫於無奈,只好這樣做。」

耶和華見證人在基加利設立了一個翻譯部,那裡有六位工作人員,四個屬於胡圖族,兩個屬於圖西族。屬於圖西族的分別是阿納尼·姆班達和穆卡吉撒加拉·丹妮絲。國民軍連同搶掠的人來到房子,看見胡圖族人與圖西族人竟住在一起,就勃然大怒,想把姆班達和丹妮絲殺死。

胡圖族弟兄伊曼紐爾·恩吉倫特說:「他們拔掉手榴彈上的保險鎖,威脅著要殺死我們,因為我們與仇敵一起。……他們想得到巨款。我們把手頭上一切現款都給了他們,但他們依然意猶未足。他們決定取去一切可用的物品作為抵償,包括一部翻譯用的膝上電腦、影印機、收音機、鞋子等。他們忽然要離去,一點也沒有傷害我們。不過,他們聲言會再來。」

隨後數天,搶掠的人一再回來,而每次胡圖族見證人都要為他們的圖西族同工求饒。最後,情勢已變得十分危險,姆班達和丹妮絲實在無法再留下來,於是弟兄安排他們跟其他圖西族難民一起,到鄰近一所學校去。學校後來受到襲擊,姆班達和丹妮絲卻僥倖逃了出來。他們成功地越過數個關卡,可惜最後到了一個關卡,所有圖西族人給帶到一旁,姆班達和丹妮絲就這樣遭殺害了。

國民軍再來到見證人的翻譯部,發現圖西族見證人已跑掉,於是把胡圖族見證人毒打了一頓泄憤。後來,翻譯部一帶受到迫擊炮襲擊,幸而各弟兄及時逃了出來,得保性命。

隨著殺戮事件蔓延全國,死亡人數漸漸達到五十萬人。結果,盧旺達的八百萬居民當中,有二百到三百萬,甚至更多的居民被迫逃離家園。他們很多逃到鄰近的扎伊爾和坦桑尼亞避難。有數百個耶和華見證人遇害,其他很多見證人隨著族人逃到國外的難民營去。

究竟什麼引發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屠殺和逃難潮呢?這樣的事本來可以避免嗎?暴行爆發之前,國內的局勢到底怎樣?

胡圖族與圖西族

在盧旺達和毗鄰的布隆迪,居民主要是胡圖族人和圖西族人。胡圖族人一般身材短、膚色黑,也稱為班圖人。圖西族人一般身材長、膚色淺,也稱為沃圖西人。在這兩國,胡圖族人佔人口百分之85,圖西族人佔人口百分之14。這兩族人的恩怨衝突可追溯到15世紀。不過,他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和平共處的。

魯甘達村位於扎伊爾以東數英里。論到住在這條村的3000名胡圖族和圖西族居民,一位29歲婦人說:「我們一向都相處得很好。」可是,本年四月,一黨胡圖族人突然發難,把差不多全村的圖西族居民殺盡。《紐約時報》解釋說:

「這條村子的情況可說是全個盧旺達的縮影:胡圖族人和圖西族人一向相安無事、相互通婚,不分你我是胡圖族人還是圖西族人。

「後來,情勢突然改變。本年四月,全國的胡圖族暴民起而發難,一見圖西族人就殺。殺戮事件一爆發,圖西族人就跑到教堂避難。暴民卻尾隨不捨,把聖地變成墳地,只留下斑斑血漬。」

究竟什麼是這次大屠殺的導火線呢?4月6日基加利發生墜機事件,當時盧旺達和布隆迪兩國總統同機罹難,他們兩人都是胡圖族人,於是一場大屠殺就這樣爆發起來。不僅圖西族人遭殃,甚至有同情圖西族人之嫌的胡圖族人也不能幸免。

這其間,由圖西族控制的叛軍(盧旺達愛國陣線)和由胡圖族控制的政府軍互相對峙,戰況加劇。到了七月,盧旺達愛國陣線擊潰了政府軍,佔領了基加利和盧旺達大部分地區。七月初,胡圖族人由於害怕盧旺達愛國陣線報復,就成千上萬地逃往鄰國去。

誰之過?

有人問一名圖西族農民四月暴行爆發的原因,農民解釋說:「是因為領導人不好。」

不錯,多個世紀以來,政治領袖一直刻意毀謗各自的仇敵。在「這世界的王」魔鬼撒但指揮下,世上的政客慫恿人民跟別的種族、部落、國家的人作戰,把對方置諸死地。(約翰福音12:31;哥林多後書4:4;約翰一書5:19)盧旺達的情形也無二致。《紐約時報》說:「政客們一再企圖煽動人對自己種族的忠貞感,同時助長對其他種族的恐懼感——在胡圖族人來說,要繼續掌握政權;在圖西族人來說,要全力支持叛軍陣線。」

由於盧旺達居民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人萬萬想不到他們竟會互相仇殺。記者雷蒙德·邦納寫道:「胡圖族人和圖西族人說的語言一樣,傳統習慣一般也相同。而且,經過歷代相互通婚,兩族外表上的差異——圖西族人高大瘦削,胡圖族人矮小肥碩——已極其拉近,現在很多時連盧旺達居民本身也難以肯定,究竟對方是胡圖族人還是圖西族人。」

可是,最近一連串的宣傳攻勢產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後果。非洲右翼分子指揮亞歷克斯·德瓦爾就這事舉例說明:「據報住在盧旺達愛國陣線佔領區的農民大感意外:圖西族士兵竟然頭上沒有長著尖角,身後沒有拖著尾巴,雙眼在黑夜也不會發光——這些都是他們從無線電廣播收聽到的描述。」

但不僅是政治領袖才這樣模鑄人的思想,宗教領袖也一樣。盧旺達有些什麼主要宗教?這些宗教也要為盧旺達的悲劇負上罪責嗎?

宗教所擔任的角色

《世界書籍百科全書》(1994)論及盧旺達說:「大多數居民是羅馬天主教徒。……絕大部分的中小學都是由羅馬天主教會和其他基督新教會管理的。」事實上,《全國天主教報導》把盧旺達稱為一個「七成天主教的國家」。

論到盧旺達的宗教形勢,英國《觀察家報》提供了一些背景資料。這份報章解釋說:「1930年代期間,各教會爭相控制當地的教育制度,當時天主教徒支持圖西族的特權階級,基督新教徒就與人數佔優勢而受壓迫的胡圖族人站在同一陣線。1959年,胡圖族人奪得政權,而且很快就得到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雙方的支持。基督新教徒對人口佔多數的胡圖族人予以全力支持,直到今天。」

比方說,基督新教會的領袖有沒有譴責這次大屠殺呢?《觀察家報》回答:「有人問兩位[聖公會]教士,既然那些殺人兇手使盧旺達的教堂通道布滿給人斬首而死的孩童屍體,他們有沒有提出譴責。

「他們先是避而不答,接著把問題岔開,可是一急躁起來,嗓子就越發變得尖銳,於是盧旺達根深柢固的難題就顯露無遺了——聖公會的最高階層做了政治主人的信使,向人民鼓吹殺戮,結果國土血流成河。」

不錯,基督教國在盧旺達的教會跟其他地方的教會如出一轍。舉個例說,這些教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全力支持各國的政治領袖。論到他們的做法,英國准將弗蘭克·P·克羅澤說:「基督教的各教會是我們手上最嗜血的劊子手,我們也盡量加以利用。」

老實說,對於所發生的悲劇,各宗教領袖大體上難辭其咎!1994年6月3日,《全國天主教報導》報告:「教宗說,這個非洲國家的內亂牽涉到『真正的種族滅絕,不幸的是,甚至天主教徒也對此負有罪責』。」

顯然,各教會並沒有把真正的基督教原則教導人,例如以賽亞書2:4和馬太福音26:52。據法國報章《世界報》報導,一位牧師悲嘆說:「他們彼此廝殺,簡直完全忘了大家是弟兄。」另一位盧旺達牧師承認:「講道講了整整一個世紀,所講的愛與恕,到頭來竟然是基督徒把基督徒殺死。我們真的徹底失敗了。」《世界報》問道:「在布隆迪和盧旺達互相仇殺的圖西族人和胡圖族人,他們不都受到同一的基督教傳教士薰陶嗎?不都上同一所教堂禮拜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人怎能不去想?」

真正基督徒卻截然不同

耶穌基督的真正門徒會謹守「彼此相愛」的命令。(約翰福音13:34)你能想像耶穌或他的使徒拿著大砍刀把人劈死嗎?這樣不法的殺戮只標明人是「魔鬼的兒女」。——約翰一書3:10-12。

耶和華見證人絕不參與世上政客們所挑起的戰爭、革命、衝突事件,因為這些政治領袖都在魔鬼撒但的控制之下。(約翰福音17:14,16;18:36;啟示錄12:9)相反,耶和華見證人彼此切實相愛。由於這個緣故,大屠殺期間,胡圖族的見證人甘冒生命危險,盡力保護圖西族的弟兄。

無論怎樣,我們並不對這樣的悲劇感到意外。論到「事物制度的末期」,耶穌預言說:『那時,人……要殺死你們。』(馬太福音24:3,9,《新世》)值得慶幸的是,耶穌應許說,死人復活的時候,他會記念那些忠心的人。——約翰福音5:28,29。

現在,盧旺達和其他地區的耶和華見證人都下定決心,繼續彼此相愛,從而證明自己是基督的真正門徒。(約翰福音13:35)正如附框「難民營內的見證人」這項報告透露,即使在目前種種艱難的情況下,見證人所表現的愛心仍作了美好的見證。我們大家都要緊記,耶穌在預言裡宣告:「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太福音24:13。

[第29頁的附欄]

難民營內的見證人

今年七月,有約莫4700名耶和華見證人和他們的同伴住在難民營。在扎伊爾,戈馬的難民營有2376個見證人,布卡武有454人,烏維拉有1592人。在坦桑尼亞,貝納科的難民營有大約230個見證人。

僅是到這些難民營中心去也不容易。一群會眾嘗試步過魯蘇莫橋,這條橋是通往坦桑尼亞難民營的主要途徑。由於無法獲准過橋,一行60個見證人被迫在河岸流連了整整一星期。後來,他們決定乘獨木舟過河,結果他們成功了。數天後,他們安全抵達坦桑尼亞的難民營。

其他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設法安排大規模的救援工作。法國見證人收集了逾一百噸衣服、九噸鞋子,連同營養補給品和藥物,一併用船載到有需要的地區。難民營內的弟兄首先索取的,卻常常是聖經、《守望台》或《儆醒!》雜誌。

扎伊爾和坦桑尼亞見證人所表現的愛心,使很多旁觀者大受感動。這些見證人前往探視和幫助他們流落異鄉的弟兄。有些難民說:「你們教會的人前來探視你們,我們教會的牧師卻一個也沒有來。」

見證人在營內聲名大噪,主要是因為他們精誠團結、有條不紊、切實相愛。(約翰福音13:35)值得注意的是,坦桑尼亞貝納科的難民營住了25萬左右的難民,但見證人只花了15分鐘,就能在眾多的難民當中找出自己的見證人同工。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