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5 2/1 4-7頁
  • 何以現在就是要毅然作決定的時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何以現在就是要毅然作決定的時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上帝何以丟棄以色列
  • 基督教國的大規模叛道
  • 不可能改革?
  • 現在就是『從大巴比倫出來』的時候了
  • 揭露聖經裡的一個奧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6年
  • 一個冒牌的王國興起
    「願你的國降臨」
  • 跟上帝的子民一起追求永久的平安幸福
    怎樣找到永久的平安幸福
  • 聖經的假朋友
    聖經——上帝的話語抑或人的話語?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5年
《守》95 2/1 4-7頁

何以現在就是要毅然作決定的時候?

公元前16世紀,耶和華揀選以色列人「在萬民中作屬[他]的產業,……聖潔的國民」。(出埃及記19:5,6,《新譯》)可是不久,以色列人容許自己被偶像崇拜和鄰近列國的腐敗行為所玷污,結果失去了作上帝子民的聖潔身分;他們的宗教不再是純潔無瑕的了。他們由此表明自己是「硬著頸項的百姓」。(申命記9:6,13;10:16;哥林多前書10:7-11)在約書亞死後逾三百年的一段時期,耶和華興起了多位士師;這些士師忠心耿耿地領導以色列人歸回純真崇拜,可是,人民卻「總不放棄他們的惡行和頑梗的行徑」。——士師記2:17-19,《新譯》。

此後,上帝興起忠心的君王和先知去引導百姓轉向純真的崇拜。先知亞撒利雅激勵亞撒王和同胞尋求耶和華:「你們若尋求他,就必尋見;你們若離棄他,他必離棄你們。」亞撒於是在猶太境內推行宗教改革。(歷代志下15:1-16)後來,上帝不得不通過約珥先知重申這項邀請。(約珥書2:12,13)再後來,西番雅勸諭猶太居民要「尋求耶和華」。年輕的約西亞王遵囑而行;他發動改革運動,肅清國內的偶像崇拜和種種腐敗。——西番雅書2:3;歷代志下34:3-7。

儘管有這些悔改的事例,猶太宗教的腐敗情況仍變本加厲。(耶利米書2:13;44:4,5)耶利米譴責當時的宗教制度,指出這個制度已被偶像崇拜所玷污,情況已達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若能,你們這習慣行惡的便能行善了。」(耶利米書13:23)為了這個緣故,上帝重重的處罰猶大國。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和其中的聖殿被巴比倫人摧毀,生還的人被擄到巴比倫去,在那裡為奴70年。

日子滿了,上帝對以色列人開恩;他使塞魯士王起念釋放以色列人,於是一群餘民回到耶路撒冷,重建聖殿。可是以色列人並沒有從過去的經歷學得教訓,反而再度偏離純真的崇拜,以致耶和華要重申這項邀請:「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瑪拉基書3:7。

上帝何以丟棄以色列

在耶穌的日子,以色列人的宗教情況怎樣?偽善的宗教領袖是『瞎眼的領路人』,他們把「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訓別人。『他們因為自己的傳統就廢了上帝的誡命。』這百姓「用嘴唇」尊敬上帝,心卻遠離他。(馬太福音15:3,4,8,9,14)以一個國家而言,他們仍會有第二次悔改的機會嗎?不會。耶穌進一步說:「上帝的國必從你們奪去,賜給那能結果子的百姓。」耶穌說:「你們的家」,耶路撒冷的聖殿,要「成為荒場留給你們」。(馬太福音21:43;23:38)他們惡貫滿盈,不但拒絕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把他釘死,還選擇暴虐的凱撒作他們的王。——馬太福音27:25;約翰福音19:15。

以色列人不願知道,耶穌在地上執行服事職務期間乃是一段審判時期。耶穌對不忠的耶路撒冷居民說:『你不知道你被鑑察的時候。』——路加福音19:44,《呂譯》。

公元33年五旬節,上帝成立了一個新國家,由一族新國民所組成,就是上帝兒子耶穌基督手下受聖靈所膏的門徒,他們是從各國各族中揀選出來的。(使徒行傳10:34,35;15:14)猶太宗教制度有希望最終獲得改革嗎?公元70年,羅馬軍隊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支軍隊把耶路撒冷夷為平地。這足以表明上帝已完全捨棄當時的宗教制度。——路加福音21:5,6。

基督教國的大規模叛道

這些由靈所膏的基督徒也構成一個「聖潔的國族、供特殊擁有的子民」。(彼得前書2:9,《新世》;加拉太書6:16)可是,甚至最早期的基督徒會眾也未能長久在宗教上保持純潔無瑕。

聖經預告會有大規模的叛道(即偏離純真信仰)發生。在耶穌那關於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裡,象徵性的稗子,即假基督徒,會企圖扼殺象徵性的麥子,即由上帝聖靈所膏的真正基督徒。這個比喻表明,上帝的大仇敵魔鬼趁「人睡覺的時候」散播假的基督教。這件事在基督的忠心使徒死後,在隨後一段靈性昏睡的時期裡發生。(馬太福音13:24-30,36-43;帖撒羅尼迦後書2:6-8)正如使徒預言,許多假基督徒偷偷混進羊群裡。(使徒行傳20:29,30;提摩太前書4:1-3;提摩太後書2:16-18;彼得後書2:1-3)約翰是最後一位去世的使徒。他在公元98年左右指出,在他的日子「末時」,意即使徒時代的最後部分,已經開始了。——約翰一書2:18,19。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力使宗教和政治勢力聯合起來,從此基督教國在靈性、教義和道德方面均一落千丈。許多歷史家同意,從基督徒的觀點看來,「公元第四世紀教會所獲得的勝利」乃是「一場災禍」;『基督教國捨棄了崇高的道德標準』,轉而接納許多源自異教的習俗和哲學,例如「膜拜馬利亞」、崇拜「聖者」,以及三位一體的觀念。

基督教國獲得虛假的勝利之後,情況就每況愈下了。教皇和議會所制定的信條及教義界說,加上異端裁判所、十字軍、天主教徒與基督新教徒之間的「聖」戰,共同產生了一個無從改革的宗教制度。

威廉·曼徹斯特在《只憑刑火照亮的世界》一書中寫道,「十五六世紀的教皇過著與羅馬皇帝無異的生活。他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他們跟手下的紅衣主教更由於售賣聖職而財源廣進。」在大規模的叛道發生期間,有些小群或個別的人設法重新尋求純真的基督教;他們表現出象徵性的麥子的特徵。可是他們往往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同一部書說:「基督教——基督新教和天主教莫不皆然——的真正聖者看來時常成了在火焰中燒焦的殉道者。」其他所謂的改革家,例如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他們所創建的宗教制度雖然與天主教會分開,卻仍舊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義。不但如此,他們也深深捲入政治事務之中。

在基督新教的領域,人們致力促成所謂的宗教復甦。在18、19世紀期間,這些努力產生了海外傳教士的活動。可是,這些牧人自己也承認,今日基督新教屬下「羊群」的靈性情況實在不敢恭維。基督新教神學家奧斯卡·庫爾曼最近承認,「教會內部存有信心危機。」

天主教會同時推行改革和反改革。從公元11至13世紀,由於教士普遍貪污及擁有巨量財富,有若干強制執行甘貧願的教團產生。可是據有些學者稱,他們受到教廷嚴密監視,並且飽受轄制。後來,到了第16世紀,特倫托會議鼓吹反宗教改革運動,用意是要對抗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運動。

19世紀前半葉,在這段教會復興期間,天主教會採取專制和保守的態度。教會其實沒有作過任何認真的改革去恢復純真的基督教。相反,所謂的改革只是為了鞏固教士的勢力,以求面對世界在宗教、政治和社會方面的轉變。

較近期,在1960年代,天主教會看來想透過第二次梵蒂岡會議展開一連串影響深遠的改革。然而,現任教皇突然中止教會會議所提倡的改革,藉此遏抑教會分子的革新精神。有些人將這個階段的發展稱為沃伊蒂瓦[現任教皇的名字]復興,一個天主教團體則把它界定為「君士坦丁主義的新姿態」。正如耶穌會出版的刊物《天主教文明》表示,天主教會跟其他宗教一樣正面對「一項徹底而全球性的危機:它是徹底的,因為它涉及基督教信仰和生活的基礎;它是全球性的,因為它涉及各種形式的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國的宗教並沒有真正經歷改革,他們也無法這樣行。真正的基督教只會在「收割」的時候復興過來,那時,象徵性的麥子會被收進一個純真的基督徒會眾裡。(馬太福音13:30,39)鑑於宗教(無論是否自稱跟從基督)所犯的一長串罪行和錯誤行徑,我們無法不想想這個問題:期望基督教國實施真正改革是合乎現實的想法嗎?

不可能改革?

啟示錄談及一個象徵性的大淫婦,她身上寫著「大巴比倫」這個神祕的名字。(啟示錄17:1,5)多個世紀以來,研究聖經的人設法解開這個名號的疑團。許多人對教士斂財和腐敗的情況感到氣憤。有些人認為「大巴比倫」所代表的就是教廷。相信這個說法的人包括了胡斯和奧尼奧·帕萊亞里奧。胡斯是波希米亞裔的天主教教士,在公元1415年被人活活燒死。奧尼奧·帕萊亞里奧則是意大利的一位人道主義者,公元1570年被人吊死,然後用火焚燒。他們兩人曾致力改革天主教會,希望使它回復「起初的尊嚴」,但結果卻白費心機。

剛相反,啟示錄第17、18章表明,大巴比倫代表所有 偽宗教共同構成的世界帝國a。這個綜合性的「大淫婦」「罪惡滔天」,已是無可改革的了。事實上,在這20世紀,莫說基督教國,幾乎所有宗教都要對戰爭所流的血,以及人類所經歷的嚴重道德墮落情況負責。因此,上帝要「大巴比倫」受到毀滅的刑罰。——啟示錄18:5,8。

現在就是『從大巴比倫出來』的時候了

業已應驗的聖經預言顯示,我們的日子就是聖經所說的邪惡「事物制度」的「末期」。(馬太福音24:3,《新世》)所有衷誠渴望敬拜上帝的人都不能僅按自己的看法和喜好行事。相反,他們必須「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不錯,現在就是尋求上帝的時候了,因為耶穌所預告的「大災難」已迫在眉睫。(以賽亞書55:6;馬太福音24:21)正如以色列人的事例證明,耶和華不會僅因為一個宗教歷史悠久,就寬容它的腐敗。與其試圖修補一艘注定要沉沒的船,所有渴望贏得上帝嘉許和救恩的人應當毫不遲疑地服從啟示錄18:4這項受感示的命令:「我的民哪,你們要從[大巴比倫]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

可是「出來」之後可以往哪裡去呢?我們可以在什麼地方找到上帝的救恩?我們豈不是有向錯誤方面尋求庇護的危險嗎?我們怎樣才能察出上帝所嘉許的宗教?惟一可靠的答案來自上帝的話語。(提摩太後書3:16,17)耶和華見證人邀請你進一步查考聖經。這樣你就能夠看出誰才是上帝所揀選的僕人,是『他名下的百姓』。惟獨這些人才能在將臨的上帝發怒日子獲得他的保護。——使徒行傳15:14;西番雅書2:3;啟示錄16:14-16。

[腳注]

a 如要以符合聖經的方法辨明象徵性的大巴比倫,請參看守望台聖經書社於1988年出版的《啟示錄的偉大高潮近了!》第33至37章。

[第7頁的圖片]

如果你宗教的船正在下沉,就要從速向純真基督教的援救船求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