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除——一項出自愛心的安排?
『聖哉!聖哉!聖哉!主上帝是全能者。』(啟示錄4:8)根據這段話,耶和華是聖潔標準的來源。既然「神聖著作」指出聖潔的標準,基督徒就有義務要遵從這些指引。凡是耶和華視為不潔的事,他們都必須避開。——提摩太後書3:15,《新世》;以賽亞書52:11。
聖經清楚吩咐說:「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5,16)19個世紀以前,基督徒會眾在世上出現;自從那時候起,真正的基督徒就一直奮力保護會眾,不讓會眾沾染屬靈和道德上的不潔。——猶大書3。
為什麼會眾必須受到保護
上帝的所有僕人都面對挑戰,要在道德上、靈性上保持潔淨。為了保持潔淨,基督徒必須抗拒三個強大的敵人——撒但、他的世界、我們有罪的肉體傾向。(羅馬書5:12;哥林多後書2:11;約翰一書5:19)撒但的世界會引誘你做不道德的事,慫恿你採納它的作風,並且向你提供物質財富、名譽、地位、聲望、權勢。決心從事純真崇拜的人卻抗拒撒但所提出的引誘,始終「不沾染世俗」。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希望繼續受耶和華的潔淨組織保護,受這個組織的愛心悉心照顧。——雅各書1:27;約翰一書2:15-17。
基督徒會眾可能有成員因為人的軟弱而屈服,結果淪為撒但引誘的犧牲品。耶和華向這些人提供協助,委任具備屬靈資格的長老去保護會眾,懷著愛心幫助犯錯的人悔改,引導他們作出調整以求復原。要是有任何基督徒犯了過錯,長老就應該耐心地幫助他們悔改,對以往的錯誤改弦易轍。——加拉太書6:1,2;雅各書5:13-16。
為什麼開除是出自愛心的行動
耶和華手下受了浸的僕人要是蓄意行事邪惡,不肯改過,會眾就必須把他視為怙惡不悛的人,不配享有基督徒的交誼。(參看約翰一書2:19。)這種人不可留在潔淨的基督徒會眾裡,免得污染會眾。會眾一定要把這樣的人驅逐出去。
把慣行惡事的人逐出會眾是適當的;以下的情形可以說明這點:加拿大多倫多的《環球郵報》報導,由於襲擊學生的事件和暴力罪行激增,有些學校採納政策,「如果有學生使用武器,或者恐嚇要使用武器,就得終生停學。」一般學生都想從教育計劃得益,不想被人暴力對待;學校把不良學生開除,就是要保護無辜的學生。
為什麼把不肯悔改的犯過者逐出會眾,其實是出自愛心的行動呢?會眾這樣做表明他們愛耶和華,愛他的行事方式。(詩篇97:10)這個行動顯示會眾愛那些力求行事正義的人,因為會眾把造成不良影響的人從他們當中除掉。這樣做也使會眾得以保持純潔。(哥林多前書5:1-13)要是容許嚴重的不道德或屬靈不潔留在會眾內,會眾就會受到污染,不適合為聖潔的耶和華作神聖服務。此外,把犯過者逐出會眾也許可以幫助他看出自己的任性行徑多麼嚴重,因而悔改,作出必需的改變;這樣會眾就可以重新接納他。
對別人的影響
要是會眾有成員犯了通姦一類的大罪,犯過者就沒有使耶和華的心歡喜了。(箴言27:11)假如有基督徒向性不道德屈服,他顯然沒有約瑟一樣的想法。波提乏的妻子企圖引誘約瑟跟她發生性關係,約瑟的反應是:「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上帝呢?」(創世記39:6-12)約瑟尊重耶和華的聖潔標準,因此立即逃離現場。另一方面,通姦的人看來對上帝不夠愛心,只顧滿足自己的肉體情慾。——加拉太書5:19-21。
受了浸的人要是違反上帝的命令,就表示他並不關心具有相同信仰的親屬,因為他的行徑傷害親人,使他們痛苦。有些親屬覺得感情上的打擊實在痛苦難當。一個基督徒女子發現兒子做了不道德的事;後來她悲嘆說:「似乎很少弟兄姊妹了解我們所受的傷害多麼嚴重,多麼心力交瘁。也許根本沒有人了解我們。……我們都傷心欲絕。」全家的良好聲譽也許頓成疑問。保持忠心的家人可能抑鬱沮喪,而且或多或少受罪咎感所困擾。犯過者的惡行的確叫家人痛心疾首。
懷著愛心幫助家人
忠心的基督徒要是有家人被逐出會眾,他們要記得開除其實是出自愛心的行動,也對人有保護作用。會眾用盡各種方法幫助犯過者。但如果犯錯的人始終不服從上帝,執迷不悟,不肯悔改,會眾就得設法保護自己;會眾沒有別的選擇,只好按照上帝話語的指示去做:「你們應當把那惡人從你們中間趕出去。」(哥林多前書5:13)正如一個見證人說:「開除關乎人對耶和華的忠貞。」
家人被開除,基督徒親屬當然十分痛苦。所以,受委任的長老應該盡力在靈性上使他們感到安舒。(帖撒羅尼迦前書5:14)長老可以為他們禱告,或者跟他們一起禱告。環境通常都容許長老探訪忠心的基督徒,跟他們討論鼓勵人的聖經思想。在基督徒聚會前後,羊群的牧人應該運用每個機會強化這些親愛同工的靈性。跟他們一起從事外勤服務可以進一步鼓勵他們。(羅馬書1:11,12)屬靈牧人要愛護、關注耶和華的這些忠心僕人;這樣的照顧是他們應得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7,8。
會眾的分子沒有理由因為一個人的罪行,就不理會犯過者那些保持忠心的家人。上帝棄絕邪惡的以色列王掃羅,可是這無礙於大衛對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表現深厚感情。事實上,後來大衛和約拿單建立了極深的交情。(撒母耳記上15:22,23;18:1-3;20:41)所以,要是基督徒同工有親屬得罪了耶和華,全會眾就應該支持無辜的同工,懷著愛心對待他們。
不理會這些忠心的人,對他們苛刻不仁,是多麼沒有愛心的做法!忠貞的家人特別需要鼓勵。他們可能感到孤單,覺得自己的情形苦不堪言。也許你可以用電話跟他們分享一些屬靈的金玉良言,或者向他們講一些鼓勵人的經驗。假如接電話的是被開除的人,只要請他叫基督徒親屬來聽電話就行了。你可以邀請這類家庭的忠心成員參加社交集會,或者到你家裡吃一頓飯。你要是在購物的時候遇見他們,大可以用這個機會鼓勵他們,一起交往。要記住,雖然這些忠貞的基督徒有親屬被開除,他們仍舊是耶和華潔淨組織的成員。他們可能很容易孤立自己,或者灰心沮喪。因此,要留意對他們仁慈體貼、表現愛心。要不斷「對那些在信仰上同屬一家的人」行善。——加拉太書6:10,《現譯》。
賞識耶和華的安排
崇拜耶和華上帝的人組成一個普世大家庭。我們多麼感謝他親切關懷這個家庭裡的每一個人。耶和華懷著愛心,通過他的組織作出安排,幫助我們在他面前行走正義之道。基督徒可能有家人蓄意慣常犯罪,要逐出會眾。縱然這樣,犯過的人只要真心悔改,就仍然有回頭的機會。以下的例子足以說明這一點:
有一個人,我們暫且叫她做安娜。長老設法幫助她,可是她抽煙、喝酒、吸毒,而且不肯悔改,結果不能再留在會眾裡。不久以後,安娜開始懷念在耶和華潔淨的組織裡充滿愛心的交誼,於是向上帝禱告求助。她承認以往自己沒有充分體會長老多麼關心誤入歧途的人。安娜開始再出席聚會,結果得以悔改,於是會眾接納她重返這個充滿愛心、予人保護的組織。安娜再次謹守耶和華的崇高道德標準。現在她感激長老所表現的愛心,並且評論說:「你想不到基督徒刊物對我有多大幫助。耶和華照顧我們,實在無微不至。」
不錯,對於那些被逐出會眾,後來卻幡然悔悟的人,上帝提出了回頭的機會。我們也看出,甚至開除本身也是一項出自愛心的安排。可是,我們只要時刻緊守聖潔的上帝的正義行事方式,就不用遭遇這種慘痛的經歷了。這顯然好得多!我們可以讚美耶和華,作他那潔淨無垢、充滿愛心、予人保護的組織的成員,實在是莫大的榮幸。願我們永遠都對此心懷感激。
[第26頁的圖片]
被會眾開除的人如果有保持忠心的親戚,你有向他們表現愛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