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毅帶來酬報
她是個希臘婦人,在公元32年住在腓尼基。當時她的女兒患了重病,令她大為焦慮。她獲悉當地來了一個陌生人——一個據聞能夠治病的外族人——她於是決定前去求他相助。
她一見到那人,就雙膝跪在地上,哀求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我的女兒被鬼附得很苦。」這名希臘婦人切切懇求耶穌替她的女兒治病。
你能夠想像婦人這樣做需要多大的勇氣和謙卑嗎?耶穌是個有權柄、有威望的人,他曾事先表示他不想人知道他的行蹤。他帶著門徒來到腓尼基,目的是要稍作休息,這是他們十分需要的。他並沒有打算在外邦的非信徒當中展開工作。況且,耶穌是猶太人,婦人卻是外邦人,無疑她知道猶太人是不喜歡跟外邦人來往的。但即使這樣,她還是切切懇求耶穌為她女兒治病。
當時耶穌和門徒都試圖打發這個希臘婦人離去。首先,耶穌一言不發。接著,由於婦人再三大聲懇求,門徒不勝其煩,於是對耶穌說:「請叫她走吧,她一直跟在我們後面喊叫。」
可是,婦人卻不願半途而廢。她伏在耶穌跟前,說:「主啊,求你幫助我!」
耶穌向婦人指出,他首要的責任是要幫助以色列人,同時他也想考驗一下婦人的信心和意志,於是以憐憫的口吻向婦人解釋說:「拿兒女[以色列人]的餅丟給小狗[外邦人]吃是不好的。」
婦人並沒有因耶穌把外族人比作小狗而生氣,她繼續謙卑地懇求耶穌說:「主啊,是的,不過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渣。」
這個希臘婦人的堅毅和信心贏得了耶穌的稱讚。耶穌終於應允了她的懇求。試想想婦人回到家中,看見女兒已完全康復過來,她感到多麼快慰!——馬太福音15:21-28,《新譯》;馬可福音7:24-30。
像第一世紀這個婦人一樣,我們需要有堅忍的毅力才能取悅耶和華而贏得他的嘉許。通過這個希臘婦人的事例,聖經向我們表明,如果我們堅忍不拔地「行善」,就必定會得到酬報。——加拉太書6:9。
堅毅是什麼?為什麼堅毅是必需的?什麼因素可能使我們失去堅毅的精神而變得灰心喪志?如果我們在事奉創造者和天父耶和華方面堅忍不拔,我們可以期望獲得什麼酬報?
一部詞典為「堅毅」一詞所下的定義是「儘管遇到障礙、威嚇或阻力,仍然努力不懈地堅守某個志向、情況或職責。……繼續存留;持久。」
聖經再三勸勉耶和華的僕人要堅毅不屈地遵行上帝的旨意。例如,聖經吩咐我們要繼續「先求[上帝]的國」,「善美的要持守」,「禱告要恆切」,以及「行善不可喪志」。——馬太福音6:33;帖撒羅尼迦前書5:21;羅馬書12:12;加拉太書6:9。
在日常生活上,為了繼續生存,我們所有人都必須具備和培養堅毅不屈的精神,不然我們就會很難達成任何具有真正和恆久價值的目標了。且以學走路的嬰孩為例;嬰孩會嘗試站起來,然後開始左搖右擺地行走。不過,幼兒很少能夠在一日之內就學會站立和走路的。在嬰孩時期,我們所有人都經歷過多次嘗試和失敗才學會走路。如果我們在第一次跌倒時,就決定不再嘗試了,結果會怎樣呢?可能現今我們還需要用手腳來爬行!為了達到有價值的目標和獲得相應的技能和自尊,堅毅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一句流行的諺語說:「人要成功就永不可放棄,人若放棄就永不會成功。」
服務了多年的先驅都知道,特別的才幹或天資並非成功的保證。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先驅,人不但需要堅忍不拔,下定決心完全遵行耶和華的旨意,還需要在遇到暫時的障礙或甚至抑鬱時表現勇氣。我們的目標是要永遠享有上帝所賜的福分;這個目標必須在我們的腦海中時刻保持鮮明才行。
不錯,我們都渴望贏得耶和華的嘉許以及在永生的賽程中得勝;我們人人都需要表現堅毅和忍耐。不然,我們就很可能會失去耶和華的嘉許和真正生命的獎賞了。——詩篇18:20;馬太福音24:13;提摩太前書6:18,19。
對基督徒來說,堅忍不拔地從事屬靈的活動往往比履行其他責任較為困難。一個男子可能辛勤工作去照料家人物質上的需要,但卻由於過度疲倦以致未能經常跟妻子兒女一起作家人聖經研讀。對許多人來說,究竟什麼原因使他們難於在基督徒的工作上保持熱心呢?
灰心是原因之一。我們可能由於個人的弱點和短處而感覺灰心。如果我們總是懷著消極的態度想及自己的過失,我們就可能深感失望而想放棄了;我們也許會覺得,耶和華永遠都饒恕不了我們的一切過犯。
另一個原因是世界瀰漫著不道德、腐敗和仇恨的精神。(約翰一書2:15,16)世界的精神能夠破壞的「有用習慣」之一就是基督徒的堅毅。——哥林多前書15:33,《新世》。
大眾的反對或冷淡可以削弱我們在傳道工作上的毅力。由於所遭遇的挫折,也許我們會認定地區裡的人根本不願接受真理。這可能令我們懷疑:向人傳道到底有什麼用呢?結果便放棄服事職務的特權。
此外,我們也可能受到世界那種自我放縱的精神所影響。人人看來都盡情作樂或得過且過,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要這麼刻苦和犧牲呢?——參閱馬太福音16:23,24。
為了在遵行耶和華的旨意上堅毅不屈,我們需要培養基督徒的品格,並且在生活上受聖靈而非肉體所指引。(羅馬書8:4-8;歌羅西書3:10,12,14)對事情懷有耶和華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鍥而不舍地從事不可或缺的屬靈活動。——哥林多前書16:13。
堅毅的榜樣
耶和華給予我們很多感人的榜樣。即使經歷許多嚴峻的考驗,耶和華的僕人仍然對他忠貞不渝。藉著細想他們的榜樣,我們可以看出自己應當怎樣培養和表現基督徒的堅毅,以及堅毅為什麼大有價值。
在表現堅毅方面,耶穌是最偉大的榜樣。為了榮耀耶和華的聖名,他備嘗艱辛。聖經促請我們仔細留意耶穌的堅毅榜樣,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苦刑柱]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希伯來書12:1-3。
永生的賽程是長途賽而不是短跑或衝刺。所以我們需要具有與基督相若的堅毅。在整個賽程上,大部分路程都是看不見目標或終點線的。為求在整個賽程上都全力以赴,我們必須把目光集中在目標之上。耶穌就在腦海中懷有這樣的目標;正如經文指出,他不斷注視「那擺在前面的喜樂」。
今日基督徒的喜樂包括些什麼事呢?首先,對少數基督徒來說,他們會有希望在天上享有不死的生命;對大多數基督徒來說,他們則有希望在地上享永生。此外,由於知道他們能夠使耶和華的心歡喜及有分使上帝的名成聖,他們為此感到很大的滿足。——箴言27:11;約翰福音17:4。
喜樂也來自跟耶和華建立一種親密、愉快的關係。(詩篇40:8;約翰福音4:34)跟上帝享有這種親密關係會激發人的活力,使人有力量在永生的賽程上堅忍不拔而不致灰心放棄。此外,耶和華也會將聖靈賜給他的僕人,幫助他們加增喜樂和擴大他們的喜樂活動。——羅馬書12:11;加拉太書5:22。
細想約伯在信心方面立下的堅毅榜樣會對我們大有造益。他是個不完美的人,而且對自己的處境所知有限,所以有時他自以為義,有時則深感沮喪。可是,他始終如一地緊守對耶和華的忠誠而從沒有背棄上帝。(約伯記1:20-22;2:9,10;27:2-6)由於他的堅毅,上帝大大獎賞他,賜給他許多屬靈和物質的福分及永生的希望。(約伯記42:10-17;雅各書5:10,11)像約伯一樣,我們在現今的一生中也可能經歷很多苦難和損失,但我們能夠確信,耶和華會由於我們忠貞的忍耐而祝福我們。——希伯來書6:10-12。
在現代,以整體而言,耶和華見證人在遵行耶和華的旨意方面表現了基督徒的堅毅。例如,由於他們鍥而不舍地從事逐家逐戶及其他形式的公開傳道工作,他們和他們所傳的信息已在普世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媒體曾多次提及他們在傳講好消息方面的熱心和堅毅。一幅漫畫更用以下一句妙語作為總結:「有誰能夠避開見證人!」——馬太福音5:16。
由於見證人的堅毅,耶和華大大祝福他們,使他們在服事職務上多結果子。請留意以下一些善於應變的見證人的經驗。在1960年代,意大利只有1萬個見證人,他們需要向全國逾5300萬人傳道。在一個有6000個居民的城鎮裡,連一個見證人也沒有。前去探訪該鎮的弟兄在傳道工作上也遇到敵視的對待。
每次弟兄到鎮上傳道,該鎮的很多婦女,甚至男子,就從四處招聚一些男童,教唆他們尾隨見證人,並不斷吹口哨和大聲叫嚷。礙於這樣的情況,過了一會兒,弟兄只好離開,到其他城鎮去。但為了至少向該鎮所有居民作一個徹底的見證,弟兄決定只在滂沱大雨的日子才到該鎮傳道,希望藉此避免受到街童的滋擾。他們發覺鎮上的居民不願只為了騷擾傳道員而弄濕自己。結果弟兄得以向該鎮的居民作了一個徹底的見證。他們找到一些感興趣人士,也開始了一些新的聖經研究。最後,見證人不但在這個小鎮成立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會眾,而且即使是晴天,他們也可以照樣傳道了。耶和華繼續祝福他的見證人在該鎮及意大利全國各地的傳道工作。現今,意大利已有逾20萬個耶和華見證人。
鍥而不舍地做對的事會為我們帶來豐富的酬報。憑著上帝的聖靈之助,耶和華見證人得以在人類歷史上達成了一項創舉,那就是在別人的門前或其他地方,向千百萬人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撒迦利亞書4:6)他們很高興目睹聖經預言的應驗,看見耶和華的地上組織獲得驚人的增長和發展。(以賽亞書54:2;60:22)此外,他們也能夠在上帝面前享有清白的良心,並且由於懷有永生的希望而歡欣鼓舞。但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跟創造者耶和華上帝享有親密的關係。——詩篇11:7。
[第25頁的圖片]
耶穌由於這個希臘婦人的謙卑和堅毅而獎賞她
[第26頁的圖片]
現今擺在基督徒前頭的喜樂包括生活在樂園裡的幸福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