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與鼓勵——璀璨生輝的寶石
我們當中許多人都嘗過困頓的滋味——不一定是生計困頓,而是精神困頓,心力交瘁。我們感到灰心沮喪,甚至意志消沉、極度抑鬱。可是,在我們失意的時候,有一件珍寶是我們能夠獲得而又對我們大有造益的。這顆珍貴的「寶石」就是安慰。
在聖經裡,「鼓勵」和「安慰」都譯自同一個希臘詞語。兩者都含有予人勇氣、力量、希望的意思。顯然,我們如果感覺困倦無力、情緒低落,安慰和鼓勵正是我們所需的良助。那麼,我們能夠在哪裡找著這種幫助呢?
聖經向我們提出保證,耶和華是「賜一切安慰的上帝」。(哥林多後書1:3)聖經也說:「他離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7)因此,我們是可以獲得安慰和鼓勵的。現在讓我們考慮一下耶和華怎樣在四方面予人鼓勵。
憑著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
安慰的最大來源是與耶和華上帝締結的個人親密關係。人能夠跟上帝享有這樣的關係,這件事本身就對我們大有鼓勵了。試問哪個世界領袖會願意接聽我們的電話,耐心聆聽我們訴說煩惱呢?耶和華比任何世界領袖更崇高偉大,可是他卻甘願屈尊俯就我們這些不完美的卑微世人。(詩篇18:35)耶和華甚至主動向我們表現愛心。約翰一書4:10說:「我們還沒有愛上帝,上帝就愛我們,差他的兒子來,為我們的罪成了求恩的犧牲。這就是愛了。」不但這樣,耶和華更仁愛地把我們引到他的兒子那裡。——約翰福音6:44。
你有回應上帝的愛,跟他建立友誼,向他尋求安慰嗎?(可參閱雅各書2:23。)比如說,假設你有一個感情深厚的密友,跟他促膝談心,把你的憂慮、你的關注、你的理想、你的喜樂,一一向對方盡情傾訴,這豈不是一件樂事嗎?耶和華邀請你也向他這樣做。他不會限制你的禱告,不管你要說多久,說多長,他都用心聆聽。(詩篇65:2;帖撒羅尼迦前書5:17)耶穌經常情詞懇切地向上帝禱告。事實上,在他揀選12使徒之前的那個晚上,他甚至徹夜禱告。——路加福音6:12-16;希伯來書5:7。
我們可以不時找個獨處的地方,好向耶和華禱告。光是坐在窗前,或到外面散散步,我們就有機會向耶和華傾心吐意了。這樣的禱告可以令人煩悶全消、舒暢無比。我們可以一邊欣賞耶和華的奇妙創造,一邊沉思。有時,僅是仰望天際,欣賞一下樹木和飛鳥,就足以提醒我們,耶和華的確對我們愛護有加、無微不至。——羅馬書1:20。
憑著勤懇研讀上帝的話語
不過,如果要真正認識耶和華的各種美好特質,個人研讀是不可或缺的。聖經屢次透露,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出埃及記34:6;尼希米記9:17;詩篇86:15)耶和華渴望安慰他地上的僕人,這乃是他品格的一個基本特色。
例如,請考慮一下耶和華在以賽亞書66:13所說的話:「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耶和華把女子設計成具有母愛的天性。做母親的甘願犧牲自己,以忠貞之愛待兒女。如果你見過一位慈愛的母親怎樣呵護她那受了傷的孩子,你就明白耶和華會怎樣安慰手下的子民了。
聖經裡有許多記載顯示,耶和華實際採取行動安慰他的子民。有一次,邪惡的耶洗別王后揚言要殺死以利亞先知。以利亞方寸大亂,慌忙逃命。他心灰意冷,在曠野走了一整天路程,看來甚至沒有帶備食物和水。他痛苦極了,甚至求耶和華讓他死去。(列王紀上19:1-4)耶和華怎樣安慰和鼓勵這位先知呢?
耶和華並沒有因為以利亞感到孤單、害怕、灰心沮喪就嚴詞責斥他。相反,先知聽見有「低微柔和的聲音」對他說話。(列王紀上19:12,《新譯》)你要是讀讀列王紀上第19章,就會留意到耶和華怎樣安慰以利亞,重建他的信心。耶和華的安慰絕不是空洞膚淺的;相反,他的話真正打動以利亞那痛苦的心靈,鼓勵他再接再厲、不可氣餒。(可跟以賽亞書40:1,2作個比較。)果然,以利亞不久就再次返回工作崗位了。
耶穌基督同樣留意安慰和鼓勵手下忠貞的跟從者。事實上,以賽亞論到彌賽亞時預告說:「主耶和華……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賽亞書61:1-3)耶穌一生的言行的確表明這段經文應驗在他身上。(路加福音4:17-21)每逢你需要安慰,要沉思耶穌怎樣以溫柔、仁愛的方式對待心靈受創而需要幫助的人。不錯,仔細研讀聖經的確可以為人帶來莫大的安慰和鼓勵。
憑著會眾的幫助
在基督徒會眾裡,安慰和鼓勵這顆寶石同樣光芒四射、璀璨生輝。使徒保羅在靈示下寫道:「你們要不斷彼此安慰,彼此建立。」(帖撒羅尼迦前書5:11)我們可以怎樣在會眾的聚會裡尋得安慰和鼓勵呢?
當然,我們本身要參加基督徒的聚會,才能「受耶和華教導」。在聚會裡,我們獲得來自上帝的訓示,學習他的行事方式。(約翰福音6:45)這些訓示是為了鼓勵我們,安慰我們而設的。使徒行傳15:32說:「猶大和西拉……發表了許多演說鼓勵弟兄,強化他們。」
你試過前往參加聚會時沒精打采,回家時心情卻愉快得多嗎?也許聚會裡的一個演講,一個評論,或者一個禱告,打動了你的心弦,使你獲得所需的安慰和鼓勵。因此,切勿錯過基督徒的聚會。——希伯來書10:24,25。
在外勤服務或其他場合跟弟兄姊妹聯絡交往也可以產生同樣的果效。有好幾個含有「繫在一起」的意思的希伯來語動詞,後來被人用來指「力量」或「強化」。顯然,這是因為繫在一起的東西會變得更堅牢的緣故。同一的原則也適用在會眾之上。藉著跟會眾聯絡交往,我們獲得安慰和鼓勵,不錯,甚至大受強化。愛心使我們團結起來,因為愛是世上最堅韌的繫索。——歌羅西書3:14。
鼓勵有時來自屬靈弟兄姊妹所立的忠信榜樣。(帖撒羅尼迦前書3:7,8)有時,感動我們的是他們所表現的愛心。(腓利門書7)有時只是跟他們並肩工作,一同向人傳講上帝的王國,我們已大受激勵了。假如你在服事職務上感到有心無力,需要鼓勵,何不約一位長老或經驗豐富的王國傳道員與你一起工作呢?很可能他們會給你很大安慰。——傳道書4:9-12;腓立比書1:27。
憑著「忠信睿智的奴隸」的幫助
純真崇拜的各項特色為我們帶來很大安慰,但這些活動是誰安排的呢?耶穌指派了一個階級,他稱之為「忠信睿智的奴隸」,負責「在適當的時候」把屬靈的「食物」分發出去。(馬太福音24:45)這個受聖靈所膏的基督徒群體在第一世紀已經開始運作。由若干長老構成的治理機構從耶路撒冷寫信給各群會眾,提出所需的訓示和指導。結果怎樣呢?聖經報導各群會眾對這些書信有怎樣的反應:「他們讀了,就因鼓勵的話而歡喜。」——使徒行傳15:23-31。
照樣,在現今這個兇險的時代,忠信睿智的奴隸致力於分發靈糧,為耶和華的子民帶來莫大的安慰和鼓勵。你有領食這些靈糧嗎?忠信睿智的奴隸把靈糧印成書刊,使普世各地的人都能夠讀到。守望台社出版的《守望台》、《儆醒!》雜誌,以及許多精裝書、冊子和單張,一直以來為無數讀者帶來了安慰。
一位周遊監督寫道:「大部分的弟兄姊妹都渴望做對的事,不過他們時常要應付挫折、恐懼和力不從心的感覺。社方出版的雜誌正幫助許多人控制自己的情緒,重新過正常的生活。長老也能夠從這些文章學得教訓,知道怎樣向人提出真正有益的鼓勵而不是老生常談。」
要盡量運用忠信睿智的奴隸階級所提供的刊物。這些適時的雜誌、書刊和其他刊物能夠幫助我們尋得安慰,渡過艱難的日子。另一方面,如果你打算鼓勵意志消沉的人,要運用雜誌所提出的聖經論點。每篇文章都是弟兄們費了很多心血寫成的,時常花了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去做研究、研讀和禱告。文章提出的勸告完全基於聖經,既實用、又可靠。有些人發覺,把一兩篇合適的文章誦讀給情緒低落的人聽,會對這些人大有幫助。這些文章往往能夠為人帶來很大的安慰和鼓勵。
假設你發現了一些價值連城的寶石,你會把這些寶石藏起來自己欣賞,還是會拿出來公諸同好呢?要定下目標,多多關心會眾裡的弟兄姊妹,給他們安慰和鼓勵。要努力造就人而非打擊人。要敏於稱讚而非吹毛求疵。用「受教者的舌頭」說話而非『說話浮躁,如刀刺人』。要是這樣,你就可以對別人的生活有很大造益。(以賽亞書50:4;箴言12:18)不錯,很可能別人會把你視為一顆珍貴的寶石——真正安慰和鼓勵的來源!
[第20頁的附欄]
安慰需要幫助的人
許多人寫信給社方,評論《守望台》或《儆醒!》的文章怎樣加深他們與耶和華的個人關係。一位讀者說:「讀過這篇文章之後,我覺得全能、偉大的上帝是個實在的個體,而且就在我身旁。」另一位讀者寫道:「我們對耶和華的感覺和看法完全改變了,我們好像變成了另一個人似的。情形彷彿有人擦淨了我們的眼鏡,現在我們看事物比以往清楚得多了。」
有些讀者來信解釋,雜誌怎樣幫助他們應付某些難題或挑戰。他們說文章的資料正好證明耶和華對他們表現個人的關注。一位讀者寫道:「我想再一次向你們致謝,你們使我們感受到耶和華多麼關心和愛護他的子民。」在日本,一位經歷喪子之痛的婦人在《儆醒!》裡讀到幾篇與這個問題有關的文章,她在信中說:「文章的字裡行間充分顯示上帝多麼慈悲為懷,我感動得哭個不停。現在我把這些文章放在一個近便的地方,每逢我感到悲傷寂寞,就隨時拿出來閱讀。」另一位哀傷的婦人寫道:「在我痛苦的時刻,《守望台》、《儆醒!》的文章和《痛失親者》這本冊子是我的力量來源。」
聖經無疑是安慰的首要來源。(羅馬書15:4)《守望台》連同它的姊妹雜誌《儆醒!》都以聖經作為權威。由於這緣故,這些刊物為讀者帶來真正的安慰和鼓勵。
[第23頁的圖片]
上帝不但賜人一切安慰,也垂聽人的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