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罪行觸目皆是
司機在汽車裡等候紅綠燈轉換,他突然發覺一名彪形大漢迎面而來,揮著拳頭,口裡嚷著罵人的髒話。司機趕快關上窗戶,鎖緊車門。但這名大漢繼續走過來。他俯身搖動汽車,然後設法將車門拉開。最後他無計可施,舉起大拳頭,一拳將擋風玻璃擊碎。
這是一齣動作影片的劇情嗎?不是!這是一宗在夏威夷瓦胡島上發生的交通糾紛。如所周知,瓦胡島向來是以生活寧謐安靜、悠閒舒適著稱的。
可是,現在這類交通糾紛已不再令人感到意外了。看看島上家家戶戶的門鎖,窗戶的欄柵,大廈的安全護衛員;甚至公共汽車上也有標語牌寫著:「司機沒有攜帶現金」。種種跡象充分顯示:暴力罪行已觸目皆是了!
家庭暴力
許久以來,家庭一直是予人安全和保護的安樂窩。可是,這樣詩意的情懷正迅速成為過去。在環球各處,各種各色的家庭暴力,包括虐待兒童、毆打配偶和謀殺,時常是當地報章的頭條新聞。
舉個例,《曼徹斯特前衛週刊》根據一項調查報導,「在英國,至少有75萬兒童由於經常遭受家庭暴力而長期受創。」該項調查同時發現,「接受調查的婦女當中,四分之三說自己的兒女曾目擊家裡的暴力事件,幾乎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見過父親毆打母親。」類似地,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週刊說,美國虐待及遺棄兒童諮詢委員會估計,「每年有2000名兒童——大多數年齡在4歲以下——死於父母或代管人的手中。」該報告說,這個數目比交通意外、遇溺或摔倒所造成的死亡數字還要高。
家庭暴力也包括虐待配偶在內。虐待的形式從推、撞、掌摑、猛踢、掐住脖子、毆打、用刀、槍要挾,以至殺死不等。今日,以暴力虐待配偶的人包括男女在內。一項研究發現,夫妻間的暴力行為有四分之一是丈夫引起的,另有四分之一是由妻子引起的,其餘則屬雙方都要分擔罪責的所謂吵架。
工作地方的暴力
在家庭以外,人向來能夠在工作地方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以禮相待。可是這種情況已成為明日黃花了。例如,據美國司法部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每年有超過97萬人淪為工作地方暴力罪行的受害者。《職業安全——美國工程師安全協會》月刊從另一個角度評論這件事,指出「每四個工人當中,就有一個可能成為某種形式暴力罪行的受害者」。
最令人不安的是,工作地方的暴力罪行不僅限於爭吵和中傷。同一份報告說:「目前,在美國各類兇殺案中,雇主和雇員遭受其他雇員暴力襲擊已成為該國增加最快的刑事案件。」在1992年,每6宗與工作有關的命案當中,就有一宗是謀殺;在女性方面,差不多每兩宗就有一宗是謀殺。無可否認,暴力狂潮正橫掃一度安寧和平的工作地方。
運動和娛樂界的暴力
運動和娛樂本來旨在幫助人振作精神,恢復活力,使人能以較佳狀況投入生活上較重要的活動。今日,娛樂是耗資億萬元的大工業。為了謀取更大利潤,承辦商肆無忌憚,用盡一切方法推銷他們的產品,方法之一就是暴力。
例如,商業雜誌《福布斯》雙月刊報導,一家電子遊戲機製造商製作了一個大受歡迎的戰鬥遊戲;在該遊戲裡,戰士撕下敵方的頭顱和脊椎,觀眾大聲呼喊,「幹掉他!幹掉他!」該製造商為另一家遊戲機公司製造了一個版本,但這個版本卻沒有這些血腥的場面。結果怎樣?較血腥的版本銷量比這版本多出五分之一。這筆利潤數目不菲。到這些電子遊戲的家庭版本在市面發售時,僅在頭兩週,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總收入已高達6500萬美元!只要有利可圖,製造商就不惜以暴力作為吸引顧客的餌。
運動方面的暴力卻是另一回事。運動員時常為自己加諸對方的傷害而自豪。舉個例,在1990年舉行的一場曲棍球大賽,球員破紀錄地被懲罰了86次。該場比賽由於受到滋擾而中斷了三個半小時。一名球員的顴骨爆裂,角膜受損,還有一個又長又深的傷口。為什麼有這樣兇暴的事情發生?一名球員解釋說:「如果你經過許多打鬥,贏了一場激烈的賽事,回家之後,你便覺得自己跟隊友更親密。我認為這些打鬥使賽事成為一場真真正正的精神競賽。」在今日的許多運動中,看來暴力已不再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是成為最終的目的了。
學校暴力
學校一向被視為年輕人可以撇下一切,專心致志發展身心的地方。可是時至今日,學校已不再是這樣安全的地方了。據1994年蓋洛普民意測驗顯示,去年美國公立學校最棘手的問題是資金,今年卻是暴力和幫派。情況究竟壞到什麼程度?
上述調查中有個問題是,「你曾在學校或學校附近成為暴力罪行的受害者嗎?」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學生和超過十分之一的教師都回答有過這樣的經驗。這項調查發現,百分之13的學生,包括男生和女生,都承認曾經攜帶武器上學。他們當中大部分聲稱,這樣行只為了引人豔羨或保護自己。可是,一名老師因為想拿走一名17歲學生的槍,卻被該名學生開槍射中胸膛。
暴力文化
無可否認,今日暴力行為觸目皆是。不論在家裡、在學校、在工作地方,還是在娛樂消遣方面,我們都面對一種暴力文化。由於每日受到暴力耳濡目染,許多人已將暴力看作等閒,直至他們自己成為受害者,才如夢初醒。那時他們就會問,暴力會有一天終止嗎?如果你想知道問題的答案,請讀讀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