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6 5/1 31頁
  • 讀者來函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讀者來函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相似資料
  • 「向著目標邁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 腓立比書4章13節「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聖經經文選析
  • 腓立比人學得秘訣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向著目標竭力追求!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守》96 5/1 31頁

讀者來函

使徒保羅說,他「忘記背後,竭力向前奔馳」,他的話是什麼意思?(腓立比書3:13)人是否能夠蓄意把某些事情忘記呢?

不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蓄意將某項記憶從思想中除去。實際的情況是,許多我們想牢記的事,我們卻忘記了;但許多我們寧願忘記的事,反而縈繞腦際,無法忘懷。既然這樣,保羅在腓立比書3:13所寫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留意上下文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節經文的意思。

保羅在腓立比書第3章敘述自己「可以因肉體而懷有自信」的理由。他談及自己無懈可擊的猶太出身,和自己對律法的熱心。這些條件足以使他在以色列國享有十分優越的地位。(腓立比書3:4-6;使徒行傳22:3-5)可是保羅放棄了這些東西,彷彿把這些有利條件視為損失一般。為什麼呢?因為他已找到更好的東西,就是『價值非凡的基督耶穌的知識』。——腓立比書3:7,8。

保羅的主要目標不是要在世上出人頭地,而是得著「從死人中較早的復活」。(腓立比書3:11,12)因此他寫道:「我忘記背後,竭力向前奔馳,朝著終點目標不斷追求,為要贏得獎賞,就是蒙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召我到上面去。」(腓立比書3:13,14)保羅說他「忘記背後」,意思並不是說他已將『背後的事』從記憶中抹去。既然他剛把這些事一一列舉出來,顯然他對這些事記憶猶新。此外,在原本的希臘語文本中,他所使用的動詞形式是表示一個正在進行而非完成了的動作。他說「忘記」(英語,forgetting)而不是「忘記了」(英語,having forgotten)。

譯成「忘記」的希臘字詞(厄皮蘭塔尼諾邁)含有不同程度的意思,其中一個意思是「不在乎」或「棄置」。據《新約聖經注釋詞典》(霍斯特·巴爾茨和格哈德·施奈德編著)解釋,腓立比書3:13所用的「忘記」正是這個意思。保羅並沒有時常緬懷自己放棄了的東西。他學會將這些東西視為無關重要。跟他享有的屬天希望比較起來,這些東西只是「一大堆廢物」而已。——腓立比書3:8。

今日保羅的話怎樣對基督徒適用呢?像保羅一樣,一個基督徒可能由於事奉上帝而作了不少犧牲。他也許放棄了一項賺錢的事業以求加入全時服務;或者一個出身富家的基督徒因為家人反對真理,以致得不到家人的經濟支持。基督徒能為真理作出這樣的犧牲是值得稱讚的。可是,我們不應該經常懷念自己所犧牲的東西。鑑於前頭的光明希望,基督徒『忘記』,意即不再想念,「背後」的事。——路加福音9:62。

保羅的話背後所含的原則也可以應用在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基督徒在認識真理之前曾經行差踏錯,那又怎樣?(歌羅西書3:5-7)或者假設一個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後犯了嚴重的罪,並為此受到會眾的責備。(哥林多後書7:8-13;雅各書5:15-20)如果他已真正懺悔,改弦易轍,他就「已經洗淨了」。(哥林多前書6:9-11)以往的事已成過去。他也許永遠無法實際忘記自己所做的事,但如果他從這些經歷學得教訓,不再重蹈覆轍,那就是明智之舉了。即使這樣,他仍要『忘記』,意即不再經常責怪自己。(可參看以賽亞書65:17。)既然他已憑著基督的贖價蒙上帝寬恕,他就應該設法忘記這些已成為過去的事。

保羅在腓立比書3:13,14把自己描述為參加賽跑的運動員,朝著目標「竭力向前」奔馳。賽跑健兒的目光注視前頭而非往後回顧。同樣,基督徒應該注視前頭的獎賞,而不是回顧已經撇下的東西。保羅進一步說:「如果你們在什麼方面存有別的思想傾向,上帝就會把這樣的態度啟示給你們。」(腓立比書3:15)因此,要向上帝禱告,求他幫助你養成這樣的觀點。要使自己的思想充滿聖經所載的上帝觀點。(腓立比書4:6-9)要沉思耶和華對你所表現的愛心,以及他賜給你的種種福分。(約翰一書4:9,10,17-19)這樣,耶和華就會以他的聖靈幫助你,使你不再緬懷撇下的東西。反之,你會像保羅一樣注視前頭的光明希望。——腓立比書3: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