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平衡的先驅嗎?
父親張開雙臂,欣然等待年幼的女兒蹣跚地向他走出第一步。她雖不慎跌倒,父親仍鼓勵她爬起來再次嘗試。父親深信女兒很快就能學會保持平衡,站穩腳步。
同樣,新近成為先驅的傳道員也需要時間和別人的鼓勵,才學會保持平衡;如果要作成功的全時王國傳道員,這種平衡是不可或缺的。有很多先驅多年來一直喜樂地從事全時服務,但有些卻遭遇意料不到的環境轉變而失去平衡,有些甚至失去了喜樂。在某個國家,有百分之20的先驅從事全時服務尚不及兩年,就離開了工作崗位。究竟什麼原因使這些先驅放棄這種至為喜樂的服務呢?他們有辦法避免讓這種情形出現嗎?
誠然,健康欠佳、經濟困難和家庭責任可能使有些先驅不得不放棄全時服務。但是,使有些先驅半途而廢的原因卻是,他們未能在履行基督徒的各項義務方面保持平衡。平衡的意思是指「一種情況,其中沒有任何部分、成分、因素或影響力超越其他部分,或與其他部分不相稱」。
耶穌基督教導門徒如何從事傳道和使人成為他門徒的工作。他也在自己的服事職務上向門徒說明怎樣保持平衡。耶穌指出猶太宗教領袖缺乏平衡,對他們說:「你們把薄荷、蒔蘿、枯茗草,交納十分之一,律法上較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忠信,反而漠視了。這些事你們本來就有義務要做,但其他的事也不可漠視。」——馬太福音23:23。
今天這條原則仍然適用,尤其是在先驅服務方面。有些人起初可能懷著良好意圖,滿腔熱誠地投入先驅服務,但其實卻沒有對這件工作預先作好周詳的計劃和準備。(路加福音14:27,28)另一些人則對外勤服事職務如此專注,以致忽略了基督徒的其他重要責任。他們可以怎樣達至和保持平衡呢?
要在靈性上保持壯健!
耶穌從沒有忽略自己的靈性健康。雖然群眾時常到他那裡聽他教導和尋求醫治,花去他不少時間,他卻仍然撥出時間作個人的禱告和沉思。(馬可福音1:35;路加福音6:12)今日的先驅若要保持平衡,也必須充分運用各項安排,以求在靈性上保持壯健。保羅推理說:「可是,你教導別人,竟不教導自己嗎?」(羅馬書2:21)我們若將全部時間用來向人傳道,以致沒有時間作個人研讀和經常禱告,就顯然十分不智了。
久美子作先驅已有20多年。雖然她有三個兒女,丈夫不信上帝,她卻從經驗發覺,她研讀聖經的最佳時候是在晚上就寢之前。她研讀的時候特別留意一些可以在外勤服務上應用出來的論點。這樣她便能在每天的傳道工作上精神奕奕,保持趣味。其他成功的先驅則趁清早家人尚未起床的寧靜時刻接受屬靈的充電。你也許可以撥出其他方便的時間,為聚會作準備和研讀最新的基督教刊物。你若想在傳道工作上保持喜樂,作個人研讀時就不應當草草了事,或甚至忽略了這樣做。
在家庭責任上保持平衡
作先驅的父母需要緊記,「耶和華的旨意」的一個重要部分是要他們好好照顧家人在身體、感情和靈性上的需要。(以弗所書5:17;6:1-4;提摩太前書5:8)有時,做妻子和母親的基督徒一旦開始做先驅,甚至信主的丈夫和家人也不禁擔心她會從此疏於料理家務。這種感覺使他們對妻子或母親打算做先驅一事反應並不十分熱烈。可是,藉著良好的計劃和周詳的考慮,做先驅的人是可以保持平衡的。
很多先驅設法在家人離家出外的時候完成當天的傳道工作。上文提到的久美子早上與家人一起吃早餐,目送丈夫和兒女離家後才出去傳道,然後在家人回家之前就返回家中。她在每星期一預先煮好一些留待日後吃的食物。這樣,她便可以有較多空閒時間休息,也能夠與家人一起進食而無需總是在廚房裡忙個不了。藉著良好的計劃,久美子甚至能夠不時邀請兒女的朋友到家中交往小聚。
兒女步入十餘歲的階段,他們往往比以前更加需要父母留意,幫助他們應付各種新的情緒、慾望、疑慮、恐懼等。作先驅的父母需要對這種情形提高警覺,在計劃時間方面作出所需的調整。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壽子這位先驅的經驗,她是個三名子女的母親。由於受到學校裡世俗友伴所影響,她的大女兒開始對參加基督徒的聚會和從事外勤服務不再像以往那樣熱心和喜樂。壽子怎樣應付這種情形呢?她深知女兒的真正需要是加深個人對真理的體會,清楚看出與世俗保持分離何以是最明智的途徑。——雅各書4:4。
壽子說:「我決定每天再次跟她研讀《永遠生活》書裡的基本道理。起初,我們每次只能研讀幾分鐘。到研讀的時間,她不是抱怨有胃痛,便是說有頭痛。可是我卻堅持經常研讀的習慣。幾個月後,她的靈性有顯著的進步,並且不久之後更採取獻身受浸的步驟。」現在,壽子很高興與女兒一起從事全時的服事職務。
作先驅的父親也需要小心。他們不應把全副精神完全用來照料地區裡感興趣的新人和會眾的職責,以致未能給予成長中的兒女感情上的支持和指導。這樣的責任是丈夫不應推在妻子身上的。有一位忙碌的長老從事先驅工作已有多年,他需要經營一門小生意,可是他卻撥出時間分別與四名子女研讀聖經。(以弗所書6:4)不但如此,他還跟整家人一起預備每週聚會的資料。平衡的先驅不會忽略家人在物質和靈性上的需要。
在經濟方面保持平衡
另外,先驅也應該對獲得每日的物質所需懷有平衡的看法。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再次從耶穌的優良榜樣和勸告學得教訓。他警告人不要對物質東西過度憂慮。剛相反,他鼓勵門徒將王國的事務置於首位,這樣上帝就必定會照顧他們,正如他照顧地上眾生一樣。(馬太福音6:25-34)由於聽從這項優良的勸告,許多先驅能夠多年來一直從事全時服務,而耶和華也大大祝福他們,幫助他們獲得『每天需要的餅』。——馬太福音6:11。
使徒保羅勸勉基督徒同工,『當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通情達理』。(腓立比書4:5)無疑,通情達理意味到我們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平衡的先驅會盡力在生活方式和對物質的看法方面表現通情達理的態度,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的行事為人會受別人留意。——參閱哥林多前書4:9。
從事先驅工作的青年人也需要保持平衡,避免濫用父母的慷慨。如果他們跟父母同住,最好自願做點家務,並且有一份部分時間的世俗工作,好分擔家庭的開銷。這樣他們就表現平衡和感激之心了。——帖撒羅尼迦後書3:10。
平衡的先驅對人大有造益
也許你是個先驅,正盡力設法保持平衡。要保持信心。正如年幼的小童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學會平衡和走路,不少先驅表示,他們也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學會在照顧各項責任方面保持平衡。
先驅需要在個人研讀、照顧家人,和維持自己生活方面盡力保持平衡。社方收到的報告顯示,很多先驅在履行自己的責任方面做得很出色。他們不但造益社區,而且也為耶和華和他的組織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