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宣揚者的報導
聖經真理繼續在愛爾蘭傳播出去
近年來,景色優美的愛爾蘭是個動亂頻仍的地方。但與此同時,愛爾蘭人卻對耶和華見證人那予人希望的聖經信息反應良好。以下來自愛爾蘭的經驗足以證明這點。
▪ 在都柏林,一個耶和華見證人攜同年幼的女兒從事逐家逐戶的傳道工作。他們遇到一個名叫卡茜的女子。卡茜有許多個孩子,照料這些孩子使她忙個不了。見證人說,他的女兒正在學習怎樣向人傳道;他問卡茜可否讓他女兒告訴她一個簡短的信息。卡茜同意,於是這個小女孩向她講出一個清晰簡短、經過細心思考的介紹詞。卡茜對這個小孩子所表現的熱誠和尊重的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接受了一份聖經單張。
卡茜後來憶述這個孩子所作的優良準備和彬彬有禮的態度,說:「我很佩服這個小孩子能夠跟別人談論一個這麼令人感興趣的信息,但絲毫沒有叫人覺得她是少年老成。我決定下次有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我會聽聽他們講。」
其間,卡茜搬到愛爾蘭西南部接近科克郡和凱里郡邊界的一個小鎮居住。後來,耶和華見證人探訪她的家,卡茜邀請他們進來,並且接受了一個經常聖經研究的安排。現在,她跟幾個孩子都參加會眾的聚會。卡茜很感激小女孩懷著真摯的熱望把好消息跟她分享。
▪ 在塔拉莫爾區,見證人花了七年多斷斷續續跟一個名叫瓊的女子討論聖經。有時她表現興趣,而且接受書刊,有時卻看來興趣大減。一天,一個名叫弗朗西絲的見證人和同伴探訪瓊。她們發現瓊的心情壞透了。見證人報導說:「無論我們說什麼,她都不同意。最後她叫我們不要再打擾她,然後大力把門關上。」
弗朗西絲不禁納罕,她繼續探訪這個女子是否只會獲得同樣的待遇。她自忖:『如果她不是真正對信息感興趣,繼續探訪只是白費心機罷了。』可是,她跟丈夫托馬斯商量這件事。托馬斯的看法比她樂觀一點。於是,他們下次在這個地區傳道時,再次上門探訪瓊。這次她很友善,而且接受了《儆醒!》和《守望台》雜誌。接著幾次探訪,她同樣有良好反應。於是托馬斯和弗朗西絲跟她開始了一個經常的家庭聖經研究。
為什麼瓊有這樣的改變呢?瓊解釋說,她那次無禮對待見證人,是因為當時她生了孩子不久,剛從醫院回來。由於她一面要哺乳給初生的嬰孩,一面要餵食物給另一個僅大一點點的孩子,每天晚上她只能睡覺一個半小時。瓊說:「在那個時候,我根本沒有心情跟人談論宗教。」
不及兩個月,瓊已經參加會眾舉行的所有聚會。不到四個月,她已經參加外勤傳道工作。開始研讀聖經之後的第十個月,她受了浸。現在,她本身的經驗對她自己的傳道工作很有幫助。她說:「如果我在傳道時有人對我粗魯無禮,我會設法諒解對方。我總是這樣提醒自己,也許我下次回去的時候,對方的態度已經改變了,心情也許較好而較願意接受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