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復生——何時?何地?如何發生?
人類的創造者,賜人生命的上帝親自保證,人死去不一定生命就永遠結束。另外,上帝向我們保證,人可以再度活過來,不是只享受有限的生命,而是有希望永遠不死!使徒保羅言簡意賅、滿懷自信地說:「[上帝]已經使[基督耶穌]從死人中復活,向所有人提供保證。」——使徒行傳17:31。
當然,有三個基本問題仍然沒有解答:人死後怎麼能夠再次活過來?這件事會在什麼時候發生?新的生命會在哪裡恢復過來?在世界各地,人對這些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不過,斷定真相的一個重要關鍵是,確切地明白人死時究竟有什麼遭遇。
不死性是答案嗎?
世人普遍相信,人人身體裡都有個部分是不死的,死去的只是人的軀體罷了。你無疑聽過這樣的聲稱。這個所謂的不死部分通常稱為「魂」或「靈」。據稱魂或靈在人的軀體死後繼續在某處生存。老實說,這個觀念並不是出自聖經的。不錯,希伯來語聖經所載的古代人物確實期待來生,但不是 憑著身體有某個部分不死而繼續存在。他們懷著信心期待未來 藉著復活的奇跡,再次在地上活過來。
族長亞伯拉罕對於死人要復活深信不疑,他在這方面是個傑出的榜樣。希伯來書11:17-19描述亞伯拉罕甘願把兒子以撒獻做犧牲,說:「憑著信心,亞伯拉罕受試驗的時候,等於把以撒獻上了一樣。……他認定上帝甚至能叫以撒從死人中興起來。他也果然從死人中得回以撒;這件事成了喻例」,因為上帝並沒有實際要他把以撒獻上作為犧牲。另外,以色列人很早就相信,他們死了會在較後的時間活過來(而不是立即在靈界繼續生存下去)。預言者何西阿所寫的話可以證明這點:「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人類的墳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何西阿書13:14。
那麼,人生來就擁有不死性的觀念,什麼時候才在猶太人的思想和信仰中出現呢?《猶太文史百科全書》承認,「很可能在希臘文化影響下,靈魂不死的主張滲進了猶太教。」可是,直到基督的時代,虔誠的猶太人仍然相信和期待未來的復活希望。我們可以從耶穌跟馬大的交談清楚看出這點。當時,馬大的兄弟拉撒路剛死去,聖經的記載說:「馬大對耶穌說:『主啊,要是你早在這裡,我的弟兄就不會死了。』……耶穌對她說:『你的弟兄會起來的。』馬大對他說:『我知道在最後的日子,在復活的時候,他會起來。』」——約翰福音11:21-24。
死者的情況
關於這點,我們不必妄自猜測。聖經的簡單真理是,死去的人可說是「睡了」;他們沒有知覺,沒有感受,也沒有知識。聖經並沒有用複雜難明的方式把這項真理透露出來。請考慮以下顯淺易明的經文:「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傳道書9:5,10)「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篇146:3,4。
所以,耶穌把死亡比作睡眠是不難理解的。使徒約翰記錄了耶穌跟門徒之間的交談:「耶穌……對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休息去了;他睡著了,現在我要去叫醒他。』門徒就對耶穌說:『主啊,他要是休息去了,他的病就會好的。』其實耶穌說的是拉撒路的死。他們卻以為耶穌說的是睡眠休息。這時耶穌就率直地對他們說:『拉撒路死了』」。——約翰福音11:11-14。
整個人死去
死亡的過程涉及整個人,死去的不單是人的軀體。鑑於聖經的清晰主張,我們不得不斷定,人並沒有一個不死的魂,可以在軀體死後繼續存在。聖經清楚表明魂是會死的。「看哪,世人都是屬我的;為父的怎樣屬我,為子的也照樣屬我;犯罪的[魂],他必死亡。」(以西結書18:4)聖經從沒有說過人生來就是「不死的」或者具有「不死的特性」。
《新天主教百科全書》就聖經裡譯成「魂」的希伯來詞和希臘詞提供一些有趣的背景資料:「魂在舊約聖經裡是尼發希,在新約聖經是[普緒克]。……尼發希 所出自的字根,意思很可能是指呼吸,這樣……既然呼吸是分辨人是活著還是死了的因素,尼發希 的意思就演變為生命、個人,或者個人的生命。……舊約聖經並沒有把人劃分為軀體與靈魂[兩部分]。以色列人看事物是實在的,是全面的,所以,他們認為人就是人,不是個組合。尼發希 雖然譯成魂,卻從不是指一種跟軀體或個人有別的東西。……[普緒克]是尼發希 在新約聖經裡的對應詞。這個詞所指的,可以是生命之源、生命本身或者活人。」
由此可見人一死去,先前活著的人(或者活魂)就不再存在了。身體歸回「塵土」,復化為地上的各種元素,屍體不是埋葬後漸漸腐化,就是火葬而迅速化為灰燼。耶和華告訴亞當:「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3:19)那麼,人死後又怎麼可能再次活過來呢?理由是,上帝記得死了的人。既然耶和華有能力施行奇跡創造人,他能夠把人一生的事跡存在記憶裡自然絕不出奇。不錯,人再次活過來的希望全操在上帝手裡。
這就是聖經說「靈」要歸回上帝那裡的含義,因為靈是上帝所賜的。論到這個結局,受靈示的執筆者在傳道書解釋說:「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上帝。」——傳道書12:7。
只有上帝才能夠叫人活著。上帝在伊甸園創造了人,把「生氣」吹進人的鼻孔裡。這樣,上帝不但使亞當的肺充滿氣,還讓生命力在亞當體內的細胞中發揮作用。(創世記2:7)在受孕和出生的過程中,這種生命力能夠從父母傳給兒女。所以,我們說生命來自上帝,當然通過父母而來,是再適當不過的。
復活——快樂的時刻
復活跟轉世不可混為一談,因為聖經絕不支持轉世的說法。轉世的主張是,人死後會重生一次或連續多次。據稱人可以重生到高於或低於前生的水平,視乎人前生所累積的功過而定。按照這個觀念,人可以「重生」為人或重生為動物。可是,這個說法是跟聖經的教訓大相逕庭的。
「復活」這個詞是從希臘語阿納斯塔斯 翻過來的,字面的意思是「再次站起來」。(阿納斯塔斯 這個希臘詞的希伯來語譯法是特希亞 · 哈梅提,意思是「死者的復興」。)上帝把各人的生活模式存在他的記憶裡,人復活的時候,他會把各人的生活模式恢復過來。根據上帝對個別的人的旨意,人要就復活成為肉體,要就復活成為靈體,但人會保留自己的特徵,仍然具有他生前的品格和記憶。
聖經提到兩種復活。一種是人復活成為靈體到天上去,享有這種復活的人數目比較少。耶穌基督就曾經獲得這種復活。(彼得前書3:18)他指出在緊緊跟從他腳蹤而行的門徒當中,有一批蒙揀選的人也會經歷這種復活。忠信的使徒是最先享有這種殊榮的人,耶穌應許他們說:「我現在要去為你們準備地方。我……也要再來,而且要接你們回家到我那裡去,好叫我在哪裡,你們也在哪裡。」(約翰福音14:2,3)聖經把這種復活叫做「第一種復活」,因為在時間和次序上,這種復活都居於首位。聖經描述經歷這種屬天復活的人是上帝的祭司,他們會跟基督耶穌一起作王統治。(啟示錄20:6)享有「第一種復活」的人數目有限;聖經本身透露,只有14萬4000人從忠信的男女當中揀選出來,享有這項殊榮。這些人必須證明自己對耶和華上帝和基督耶穌緊守忠誠,死而後已;他們在生的時候一直活躍地向人作見證,把自己的信仰顯明出來。——啟示錄14:1,3,4。
毫無疑問,對於活過來在天上享受生命的人,死人復活的時候會是個快樂無比的時刻。可是,快樂還會源源而來,因為上帝也應許人可以在地上活過來享受生命。在地上活過來的人會加入數目沒有限制的一大群人之列,這大群人是渡過目前邪惡事物制度而生還的人。使徒約翰在異象裡首先看見一群數目少的人有資格在天上復活,然後看見「一大群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將來有千百萬人,甚至可能有億萬的人,在地上復活,那會是個多麼快樂的時刻!——啟示錄7:9,16,17。
在什麼時候發生?
死去的人在地上活過來,如果所見的情形像今天的一樣——衝突、流血、污染、暴力比比皆是,他們的快樂就只會是曇花一現罷了。的確,復活必須等到「新地」建立起來才發生。請想像一下,一個潔淨了的行星,不再受到污染,完全擺脫了許多至今仍在敗壞地球的世人和機構。這些人和機構把地球原來的美好事物破壞無遺,更為地上居民帶來說不盡的痛苦。——彼得後書3:13;啟示錄11:18。
顯然,人類大規模復活的時候還沒有來到。但好消息是,這個日子已經為期不遠了。不錯,這件事要等到目前的邪惡事物制度結束之後才會發生。不過,有充分證據顯示,「大患難」突然臨到的日子已經迫在眉睫了。這場患難會在「上帝全能者大日子的戰爭」達到高潮,這場戰爭一般稱為哈米吉多頓。(馬太福音24:3-14,21;啟示錄16:14,16)這場戰爭會把一切邪惡從我們這顆可愛的行星——地球鏟除。接著基督耶穌的千年統治就開始,其間地球會漸漸轉變為一個普世的樂園。
聖經透露,在基督的千禧年統治期間,死人會復活。到時,耶穌在世所應許的奇事就會實現了:「不要為這件事驚奇,因為時辰要到,所有在紀念墓裡的人都會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獲致……復活。」——約翰福音5:28,29。
復活希望的影響
憑著復活的安排,我們將要看見死者再次活過來。這是個多麼奇妙的希望!我們經歷年邁力衰、疾病纏身、出乎意料的災禍憂傷、每天的生活壓力和難題,無疑覺得十分吃力,復活的希望給我們多大的鼓勵!復活會把死亡的刺除去——這個希望並沒有把憂傷盡都消除,卻使我們跟沒有指望的人有別。使徒保羅承認復活的希望予人很大安慰,說:「弟兄們,談到在死裡入睡的人,我們不願意你們無知,免得你們像其餘那些沒有希望的人那樣悲傷。既然我們相信耶穌死了又起來,那麼,我們也該相信,那些藉著耶穌在死裡睡了的人,上帝會把他們跟耶穌一起帶來。」——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4。
我們也許體驗過東方人約伯所說的另一句至理名言:「我已經像滅絕的爛物,像蟲蛀的衣裳。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約伯記13:28-14:2)我們也意識到人生無常,深知現實殘酷,「時機和無法預見的遭遇」,可能隨時臨到我們身上。(傳道書9:11,《新世》)不錯,沒有人喜歡面對死亡。但復活的穩確希望的確有助於消除人對死亡的恐懼。
所以,要鼓起勇氣來!要把目光放遠,越過死亡中的沉睡,看見人通過復活的奇跡再次活過來。要懷著信心展望在未來享受永遠的生命。不但這樣,要知道,這個幸福的時候已經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