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2/1 14-19頁
  • 「你們從沒有見過他,卻愛他」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們從沒有見過他,卻愛他」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他們所聽見的事
  • 他所表現的精神
  • 他謙卑自抑,仰賴耶和華
  • 對他表現愛心
  • 你會回應耶穌的愛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偉大的導師加深我們對造物主的認識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認識基督的愛
    親近耶和華
  • 接受訓練,徹底作見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2/1 14-19頁

「你們從沒有見過他,卻愛他」

「你們從沒有見過他,卻愛他;現在不是望著他,卻信從他,而且大大歡喜。」——彼得前書1:8。

1.雖然今日地上沒有人見過耶穌,有些宗教人士卻試圖怎樣表現他們對耶穌的愛戴?

今日地上活著的人,沒有一個曾見過耶穌基督。可是,千百萬人都聲稱愛他。每年1月9日,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人們拖著一個真人大小的耶穌基督塑像,塑像上有個十字架,在市內的街上遊行;有人把這次遊行形容為國內規模最大、最壯觀的宗教慶祝。群眾十分激動,你推我擠,爭先恐後要上前觸摸偶像。許多在場觀看的人主要是受到遊行本身所吸引。可是,有些人無疑覺得自己真正受耶穌所吸引。足以證明這點的是,他們身上掛著十字架,或者經常上教堂做禮拜。然而,這種崇拜偶像的行為可以算是純真的崇拜嗎?

2,3.(甲)在耶穌的門徒當中,誰曾實際見過耶穌和聽過他說話?(乙)在第一世紀,有些什麼人雖然從沒有親自見過耶穌,卻愛戴信從他?

2 第一世紀,在猶地亞、撒馬利亞、比利阿和加利利等羅馬行省,有數以千計的人曾親自 見過耶穌基督,也聽過他說話。他們仔細聆聽他解釋與上帝王國有關的感人真理。他們曾目擊他所施行的奇跡。他們當中有些人成為他的忠心門徒,深信他就是「基督,是活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16:16)可是,當使徒彼得在靈示之下寫他的第一封信時,收信的人卻是沒有親自見過基督的。

3 彼得第一封信的讀者居住在本都、加拉太、卡帕多西亞、亞細亞和庇推尼等羅馬行省——全都在現代的土耳其境內。彼得對他們寫道:「你們從沒有見過他,卻愛他;現在不是望著他,卻信從他,而且大大歡喜,懷著難以言喻、滿有榮耀的喜樂。」(彼得前書1:1,8)他們是怎樣得以認識耶穌基督,以至深愛他又信從他的呢?

4,5.從沒有見過耶穌的人怎樣對他獲得充分認識,而能夠愛戴信從他?

4 公元33年,使徒彼得向一大群在耶路撒冷守五旬節的民眾作見證;看來他第一封信的讀者,其中有些當時也在場。節期過去之後,許多門徒留在耶路撒冷,要從使徒獲得進一步的訓示。(使徒行傳2:9,41,42;請跟彼得前書1:1比較。)後來使徒保羅作了幾次海外傳道旅行,途中經過彼得在彼得前書所提及的各個地區,在當地展開熱心的傳道活動。——使徒行傳18:23;19:10;加拉太書1:1,2。

5 為什麼這些人雖然沒有見過耶穌,卻深受他所吸引?在我們的日子,為什麼環球各地有千百萬人都深深愛他?

他們所聽見的事

6.(甲)如果你在公元33年五旬節聽見彼得為耶穌作見證,你會獲知什麼事?(乙)這對當時在場的3000多人有什麼影響?

6 公元33年五旬節,彼得對群眾演講的時候,如果當時你在耶路撒冷,你會獲知關於耶穌的什麼事呢?毫無疑問,他所施行的奇跡表明他的確是上帝差來的。雖然耶穌被有罪的人處死,他已不再在墳墓裡了,相反,他已復活過來,然後升到天上,坐在上帝的右邊。耶穌的確是基督,是眾先知所論及的彌賽亞。通過基督,上帝把聖靈傾澆在耶穌的門徒身上,使他們能夠迅速地對來自許多國家的人作見證,講論上帝正藉著他的愛子成就的偉舉。當時在場聽見彼得說話的人,有許多都深受感動,結果有3000多人受浸成為基督的門徒。(使徒行傳2:14-42)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毅然採取這個果敢的行動嗎?

7.(甲)使徒保羅在安提阿傳道時你若在場,你可能獲知什麼事?(乙)為什麼群眾裡有些人成為信徒,開始把好消息跟別人分享?

7 後來使徒保羅在羅馬加拉太行省的安提阿傳道教人,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獲知關於耶穌的什麼事呢?你會聽見保羅解釋,耶穌被耶路撒冷的統治者定罪處死,其實是眾先知早已預言到的事。關於耶穌的復活,你也會聽到目擊見證人的證據。保羅解釋,藉著將耶穌從死裡復活過來,耶和華證實耶穌的確是上帝的兒子;他的論據必然令你留下深刻印象。你會獲知,對耶穌懷具信心可以使你的罪得赦,而這又進一步能夠為你帶來永生;這豈不令你的心大感振奮嗎?(使徒行傳13:16-41,46,47;羅馬書1:4)安提阿有些人看出他們所聽見的事具有重大意義,於是成為基督的門徒;雖然傳道為他們帶來猛烈的迫害,他們仍然積極將好消息跟別人分享。——使徒行傳13:42,43,48-52;14:1-7,21-23。

8.保羅的信在以弗所會眾的聚會裡宣讀時,你若在場,就可能獲知什麼事?

8 如果你在羅馬亞細亞行省以弗所的基督徒會眾裡,收到保羅在靈示之下寫給當地門徒的信,那又怎樣呢?關於耶穌在上帝旨意裡所擔任的角色,你能夠從這封信獲知什麼呢?保羅在信裡解釋,通過基督,天地眾生得以跟上帝恢復協調;通過基督,上帝向萬國萬族的人提出他的美善恩賜;由於過犯,許多人在上帝眼中彷彿已經死去,但卻藉著對基督懷具信心而得以活過來;由於這項安排,人得以再次成為上帝疼愛的兒女。——以弗所書1:1,5-10;2:4,5,11-13。

9.(甲)什麼可以幫助你看出,你個人是否真正領會保羅寫給以弗所人的話的含義?(乙)彼得所提及的羅馬各行省的弟兄認識耶穌後怎樣深受影響?

9 對這些真理的體會會加深你對上帝兒子的愛嗎?像使徒在以弗所書4至6章鼓勵我們一樣,這種愛會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嗎?這樣的體會會推使你仔細檢討一下自己在生活上所定的輕重先後次序嗎?你有沒有由於愛上帝,同時感激他的兒子,就毅然作出所需的調整,真正以遵行上帝的旨意為生活的重心呢?(以弗所書5:15-17)論到亞細亞、加拉太和其他羅馬行省的基督徒從他們獲知的事所受到的影響,使徒彼得對他們寫道:「你們從沒有見過[耶穌基督],卻愛他;……卻信從他,而且大大歡喜,懷著難以言喻、滿有榮耀的喜樂。」——彼得前書1:8。

10.(甲)什麼無疑加深了早期基督徒對耶穌的愛?(乙)我們怎樣也能夠從這件事得益?

10 收到彼得的信的早期基督徒都深愛上帝的兒子;還有另一件事,無疑也加深了他們對基督的愛。什麼事呢?到彼得寫第一封信的時候,至少有兩本福音書——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已經流傳各地了。第一世紀的基督徒雖然有許多從沒有見過耶穌,卻能夠讀到福音書的記載。我們也能夠。福音書絕不是憑空想像的虛構,而是翔實可考的歷史。上帝靈示的這些記載含有很多資料,可以使我們對上帝兒子的愛大大加深。

他所表現的精神

11,12.耶穌對別人所表現的精神怎樣感動你愛他?

11 我們從耶穌的生平記載獲知他怎樣待人接物。在他死後1960多年的今天,他所表現的精神仍然打動人心。凡是活著的人都深受罪的影響。世上有千百萬人經歷不平的待遇,飽受疾病折磨,或為了其他原因大感挫折失望。耶穌對所有這些人說:「你們所有勞勞碌碌、擔子沉重的人啊,到我這裡來吧,我要叫你們感到安舒。你們要負起我的軛,向我學習,因為我性情溫和,心裡謙卑,這樣,你們的魂就會尋得安舒。我的軛是仁慈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

12 耶穌對貧窮、飢餓、憂傷的人關懷備至。在環境有必要時,他甚至施行奇跡餵飽大群民眾。(路加福音9:12-17)他幫助他們擺脫奴役人的傳統。他也加強別人對上帝應許的信心,堅信上帝必定會終止一切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壓迫。窮愁潦倒的人,耶穌沒有令他們灰心喪氣。相反,他懷著愛心和憐憫,仁慈、技巧地強化謙卑的人。有些人像被壓受傷的蘆葦,又像餘煙將盡的麻芯,他使這些人感到舒暢。直到今日,甚至在許多從沒有見過他的人心裡,他的名字仍然引發熱切的希望。——馬太福音12:15-21;15:3-10。

13.為什麼耶穌對待罪人的方式使人深受他所吸引?

13 耶穌絕不縱容過犯;但是犯過的人只要衷心悔改,向他求助,他就會體諒他們。(路加福音7:36-50)有些人雖然在社會上大受鄙視,耶穌卻甘願與他們同席進食,因為他覺得這樣做可以讓他有機會在靈性上幫助他們。(馬太福音9:9-13)由於耶穌表現這樣的精神,千百萬處於類似環境的人雖然從沒有見過他,卻受到感動要認識他,並且信從他。

14.耶穌很樂於幫助有病、殘障或痛失親者的人。他在這方面所做的什麼事令你最受感動?

14 耶穌善待一切有病或殘障的人;這把他的親切和憐憫表露無遺,同時也表明他有能力為人帶來舒解。例如有一次,一個長滿大痲瘋的人走到耶穌面前向他求助,這個人的模樣雖然可怖,卻沒有令耶穌嫌棄退縮。耶穌也沒有告訴這個男子,雖然自己很可憐他,卻無法給他什麼幫助,因為他的病情太重了。男子懇求說:「主啊,只要你願意,就能叫我潔淨。」耶穌立即伸出手來摸他,說:「我很願意!你潔淨了吧。」(馬太福音8:2,3)另一次,一個女子想獲得醫治,於是偷偷上前,摸了他衣裳的繸子一下。耶穌以仁慈待她,並且溫言安慰她。(路加福音8:43-48)有一次,他遇到一隊送葬的行列;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子,作母親的自然痛不欲生。耶穌對她深表同情,於是予以援手。耶穌雖然拒絕用上帝所賜的能力為自己充飢,卻樂於運用這種能力把死者復活過來,讓母子重聚。——路加福音4:2-4;7:11-16。

15.閱讀有關耶穌的記載和加以沉思,對你有什麼影響?

15 我們閱讀這些記載,沉思耶穌所表現的精神,意識到他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好讓我們永遠活下去,我們對他的愛自然越來越深。即使我們從沒有見過他,我們卻深受他所吸引,願意跟從他的腳蹤行。——彼得前書2:21。

他謙卑自抑,仰賴耶和華

16.耶穌的注意主要集中在誰身上?他鼓勵我們怎樣做?

16 最重要的是,耶穌將他自己和我們的注意集中在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身上。他把摩西律法裡最大的誡命標明出來,說:「你要用全顆心、全個魂、全副思想,愛耶和華你的上帝。」(馬太福音22:36,37)他吩咐門徒說:「要對上帝有信心。」(馬可福音11:22)他們的信心面對重大考驗時,他敦促他們說:「你們要……繼續禱告。」——馬太福音26:41。

17,18.(甲)耶穌怎樣表明自己虛懷若谷,全心仰賴天父?(乙)為什麼耶穌所做的事對我們十分重要?

17 在這方面耶穌的確以身作則。禱告是他生活上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馬太福音14:23;路加福音9:28;18:1)雖然耶穌未降世為人之前,天上所有的天使都受他統管,後來他要揀選使徒的時候,卻沒有獨斷獨行,倚賴自己的判斷力。相反,他虛懷若谷,整晚向天父禱告。(路加福音6:12,13)後來耶穌面對敵人的逮捕和痛苦的死亡,他再次熱切禱告,向天父求助。他並沒有認為自己對撒但瞭如指掌,所以無論這惡者使用什麼詭計,他都能夠應付。耶穌深知他絕不可失敗。如果他失足跌倒,這會為天父帶來多大羞辱!既然人類得永生的希望全繫於耶穌所獻的犧牲,如果他在這件事上功敗垂成,人類會遭受多大損失!

18 耶穌再三禱告,例如跟使徒們在耶路撒冷一個樓上房間裡的時候;後來在客西馬尼園裡的時候,他禱告得甚至更熱切。(馬太福音26:36-44;約翰福音17:1-26;希伯來書5:7)他在苦刑柱上受難的時候,並沒有對譏嘲他的人反唇相稽。相反,他為那些行事無知的人禱告說:「父親,求你寬恕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路加福音23:34)他把思想集中在天父身上,「總是把自己交託給那憑正義審判人的」。他在苦刑柱上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對天父所作的禱告。(彼得前書2:23;路加福音23:46)耶穌全心仰賴耶和華,忠貞地完成了天父交託給他的任務,我們為此多麼感激他!雖然我們從來沒有見過耶穌基督,卻為了他所做的事而深深愛他!

對他表現愛心

19.由於深愛耶穌,我們會極力規避什麼完全不當的行為?

19 我們自認深愛耶穌,但是我們可以怎樣證明這種愛並非僅限於口頭呢?既然耶穌所深愛的天父禁止人製造任何物體的形像加以崇敬,如果我們頸上掛著這樣的像,或者抬著這樣的像在街上遊行,就絕不能算是尊榮耶穌了。(出埃及記20:4,5;約翰福音4:24)即使我們經常參加宗教禮拜,甚至一週幾次,但在其餘的時間卻不按照耶穌的教訓而生活,就不能算是尊榮他了。耶穌說:「有了我的誡命又遵守的,這個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就蒙我父親所愛。」——約翰福音14:21,23;15:10。

20.有些什麼事可以表明我們是否真正愛耶穌?

20 耶穌給了我們什麼誡命呢?首先,要敬拜真神耶和華,而且惟獨敬拜他。(馬太福音4:10;約翰福音17:3)由於耶穌在上帝旨意裡所擔任的重大角色,他也吩咐我們要堅信他是上帝的兒子;為了表現這種信心,我們必須規避各種惡行,繼續行在光裡。(約翰福音3:16-21)他勸我們要首先尋求上帝的王國和他的正義,把這些事置於關注身體的需要之先。(馬太福音6:31-33)他吩咐我們要彼此相愛,就像他愛我們一樣。(約翰福音13:34;彼得前書1:22)他在地上時努力為上帝的旨意作見證,他也囑咐我們同樣做。(馬太福音24:14;28:19,20;啟示錄3:14)今日普世各地有500多萬耶和華見證人雖然從沒有見過耶穌,卻深受對他的愛所感動,切實遵守這些誡命。他們決心要服從耶穌的命令,就算從沒有見過他,也不足以動搖他們的決心。他們記得主耶穌對使徒多馬所說的話:「你因為看見我才相信嗎?那些沒有看見就相信的人快樂了。」——約翰福音20:29。

21.今年3月23日星期日,出席基督受難紀念可以怎樣使我們得益?

21 1997年3月23日星期日日落之後,普世各地會有千百萬人聚集在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裡,思念上帝對人類最偉大的愛心表現,同時記念上帝忠貞的愛子耶穌基督的死亡。我們希望屆時你會在場。我們在這個場合所聽見的話和所做的事,應當加深我們對耶和華和他兒子的愛,使我們更決心謹守上帝的誡命。——約翰一書5:3。

你會怎樣回答?

◻接獲彼得前書的人是怎樣得以認識耶穌而深深愛他的?

◻早期基督徒所聽聞的事,有些什麼令你深受感動?

◻耶穌所表現的什麼精神加深了你對他所懷的愛?

◻耶穌謙卑地全心仰賴上帝,為什麼這件事對我們十分重要?

◻我們能夠怎樣表明我們對耶穌基督所懷的愛?

[第16,17頁的圖片]

耶穌所表現的精神使我們深受他吸引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