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7 9/15 21-24頁
  • 怎樣在全時服務上保持喜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怎樣在全時服務上保持喜樂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應付失望
  • 跟別人相處
  • 健康欠佳
  • 即使反應冷淡,仍保持喜樂
  • 來自別人的鼓勵
  •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我們的力量
  • 記念全時為上帝服務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4年
  • 先驅服事職務的福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 上帝手下全部時間的僕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快樂的全時間僕人
    王國傳道月報-1980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7年
《守》97 9/15 21-24頁

怎樣在全時服務上保持喜樂

業已應驗的聖經預言清楚顯示,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不敬神的制度的末期。耶和華上帝手下的僕人意識到這件事,因此盡量撥出更多時間向人傳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環球各地有60多萬耶和華見證人調整自己的生活,以求加入全時服務。他們當中有些是全時的王國宣揚者,稱為先驅,另一些是守望台社總部和各分社辦事處的伯特利志願工作人員,還有些則是海外傳道員和周遊監督。

聖經表明末世是「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提摩太後書3:1-5)希臘語聖經原文所採用的片語可以譯作「指定的兇惡時期」。因此在我們的日子,期望過無憂無慮、一帆風順的生活,只是妄想而已。在有些基督徒傳道員看來,他們所碰到的難題十分嚴重,以致他們不禁自問,『我能夠繼續從事全時服務嗎?還是不得不停止呢?』

有些什麼情況可能促使人重新衡量自己的環境,看看是否可以繼續做先驅、伯特利志願工作人員、周遊監督或海外傳道員呢?也許當事人面對嚴重的健康難題,或者家裡有年紀老邁、體弱多病的親人需要照顧,又或者一對夫婦行將有兒女。無論是為了這些原因,還是為了要負起其他合乎聖經的責任,停止全時服務的人無須為了這樣的決定而感到慚愧。

可是,如果有人想停止全時服務,理由是缺乏喜樂,那又怎樣?一個先驅傳道員可能在傳道工作上得不到良好反應,於是他自忖,『既然沒有人聽,為什麼我還要過這種自我犧牲的生活呢?』一個伯特利的志願工人可能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許一個先驅傳道員患上頑疾,雖然他沒有停止先驅工作,但疾病卻逐漸奪去了他的喜樂。遭遇這些難題的人怎樣才能保持喜樂呢?讓我們考慮一下一些經驗豐富的傳道員所說的話。

應付失望

安妮來自瑞士,她在1950年到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受訓。她渴望獲得海外傳道工作的委派。可是,畢業之後社方把她派回歐洲,在伯特利服務。當時安妮非常失望。雖然這樣,她還是接受委派,在翻譯部門工作,直到現在。她是怎樣克服失望的呢?安妮說:「一直以來都有這麼多工作要做;跟工作比較起來,我的感覺和喜好就算不得什麼了。」

如果我們對工作委派感到失望,我們也許應當養成跟安妮一樣的看法。我們的個人喜好並非最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好好照料跟傳講王國信息有關的各項責任。箴言14:23告訴我們「一切勞苦都有益處」。(《新譯》)因此,無論我們接獲什麼工作委派,忠於職守地履行委派,就是在王國工作上作出貢獻了。這樣,我們就能從上帝委派給我們的工作尋得莫大的滿足和喜樂。——可參看哥林多前書12:18,27,28。

跟別人相處

全時服務,不論是外勤傳道工作、在伯特利、在海外傳道員之家,或以周遊監督身分探訪一群復一群會眾,都要跟各色各類的人接觸。因此至頗大程度,我們是否喜樂,有賴於我們是否能跟別人合得來。可是,在聖經預告的末世『兇惡時代』,人際關係比以往難應付得多。基督徒服事者怎樣才能甚至在被人激怒時仍不致失去喜樂?或者我們可以從威廉的經歷找到答案。

威廉在1947年成為歐洲一個伯特利家庭的成員。後來他以先驅及周遊監督身分服務。威廉解釋說:「每逢我和妻子看到一些我們認為不妥的事,或者有些事令我們感到不安,我們就把自己的感覺告訴耶和華,然後將事情交在他手中,讓他來處理。」——詩篇37:5。

也許有個信徒同工對你出言不遜或不敬,令你大感不安。不要忘記,我們人人都在言語上絆倒許多次。(雅各書3:2)因此,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去親近「聽禱告的主」呢?(詩篇65:2)要向耶和華傾吐,把事情交在他手中。如果上帝認為有必要作出改變,他必定會這樣做。要是海外傳道員之家出現了類似的惱人情況,家裡的人最好把上述的提議緊記在心,因為這可以幫助他們在耶和華的服務上保持喜樂。

健康欠佳

很少人總是健健康康的,甚至年輕力壯的人也可能經歷抑鬱或染上疾病。健康欠佳使有些人不得不停止全時服務,但他們仍繼續作優良的王國傳道員。然而,另一些人雖然健康不良,也沒有停止全時服務。請考慮哈特穆特和吉斯琳的事例。

哈特穆特和吉斯琳這對夫婦從事先驅、海外傳道和周遊工作已有30年之久。兩人都曾患相當嚴重的病,這些病痛有時使他們在身體和情緒上都心力交瘁。可是,他們不但有出色的工作表現,還善於鼓勵那些經歷同樣試煉的人。他們向人提出什麼忠告?「要瞻望未來,不要老是緬懷過去。要善用自己的環境。每天也許只有一個機會可以讚美耶和華。要善用這個機會,並從中尋得快樂。」

請考慮漢內洛蕾的經歷。過去30年來,她當過先驅、海外傳道員、跟丈夫一起從事周遊工作和在伯特利服務。其間,她曾屢次受疾病纏擾。漢內洛蕾說:「撒但聲稱,人只會在環境順利的時候才會事奉耶和華。我把這件事時刻牢記在心;藉著忍受試煉,我得以有分證明撒但的聲稱是大謬不然的。」這可以成為一股強大的推動力。要記住,耶和華十分重視你在試煉下對他表現的忠貞。——約伯記1:8-12;箴言27:11。

如果你想在健康問題上作出平衡的決定,請考慮耶穌基督論及事物制度終結的預言所含的兩個特色。耶穌預告,一處接一處會有瘟疫。他也說:「這個王國的好消息會宣講開去,遍及世人所住的全地。」(馬太福音24:3,14;路加福音21:11)耶穌清楚知道,在末後的日子,他的跟從者會飽受疾病煎熬。但耶穌意識到除了健康良好的基督徒會傳講王國的信息之外,那些患有嚴重疾病的人也會參與這件工作。如果我們能夠在惡劣的健康狀況下繼續從事全時服務,耶和華一定不會忘記我們為他的名所表現的愛心。——希伯來書6:10。

即使反應冷淡,仍保持喜樂

別人對王國傳道工作的反應可以影響到我們的態度。一位經驗豐富的傳道員說:「甚至先驅也發覺,跟住戶展開談話殊不容易。因此人人都要作出很大努力,才能保持喜樂。」不錯,普遍的冷淡反應可以削弱我們在傳道工作上的喜樂。既然這樣,經常碰到冷淡反應的先驅傳道員怎樣才能保持喜樂呢?經驗豐富的傳道員提出以下的建議,這些建議是實際試用過,而且發覺十分有效的。

冷淡反應固然不容易應付,卻不一定表示我們無能為力。別人的冷淡反應不應該是我們停止全時服務的理由。只要我們撥出充分時間,勤懇地研讀聖經,我們就能夠在別人反應冷淡時保持喜樂。聖經『裝備我們去行各樣良善的作為』,包括向不願意聽的人談論好消息。(提摩太後書3:16,17)雖然沒有人願意聽預言者耶利米的話,耶利米並沒有停止向人傳道。(耶利米書7:27)我們運用基督教書刊研讀聖經的時候,如果我們特別留意那些強化信心、幫助我們應付冷淡反應的資料,我們就會得益不淺。

即使別人的冷淡反應不是好受的,但讓我們先檢討一下自己對傳道對象所懷的態度。他們何以會反應冷淡呢?在歐洲某些國家,大眾表現冷淡的一個原因是偽宗教令人反感。一般人認為他們並不需要宗教,也不想跟宗教有什麼關係。因此,我們必須靈活變通,採用一些跟人們有切身關係的話題,例如失業、健康、罪行、不容異己、環境污染、戰爭威脅等。

我們對住戶說的頭幾句話,可以提及一件令當地居民關注的事。迪特馬爾探訪一個村莊時,村民的反應十分冷淡,於是他試用這個方法:有個村民向他透露,前一天村裡發生了一宗慘劇。於是迪特馬爾在每個門口都表示這宗慘劇令他很難過。他說:「突然間,住戶開始願意跟我交談。由於人人對這件慘劇記憶猶新,那天我有機會跟許多人交談,原因是我對他們的生活表示關心。」

無論我們在哪裡看見有人,我們就當為王國作個見證。非正式見證是富於成果的。藉著運用聖經刊物所提出的建議,我們可以裝備自己從事這種形式的傳道活動。別人說句仁慈的話,或者住戶接受《守望台》和《儆醒!》都會為我們帶來喜樂。我們回去探訪感興趣的人,或跟他們開始聖經研究,如果我們問對方:「你知道還有人想研究聖經嗎?」對方也許會介紹一個人給你。結果你得以建立另一個聖經研究。不管怎樣,我們要保持積極,藉著禱告全心倚靠耶和華,我們就不致因別人反應冷淡而變得灰心喪氣了。

來自別人的鼓勵

于爾根和克里斯蒂安娜從事先驅和周遊探訪工作已30多年。有一次,他們接獲委派,到一個大部分人都態度冷淡、我行我素的地區傳道。于爾根和克里斯蒂安娜多麼渴望獲得一些鼓勵!可是,為了某些原因,會眾裡的弟兄姊妹竟沒有給他們任何鼓勵。

于爾根從自己的遭遇看出,「有些先驅實在不好受。他們很需要長老和其他傳道員的鼓勵」。上帝吩咐摩西要鼓勵強化約書亞。(申命記3:26-28)基督徒應當彼此鼓勵。(羅馬書1:11,12)王國傳道員可以鼓勵那些從事全時服務的人;方法就是,對他們說些富於鼓勵的話,並且不時跟他們一起從事傳道工作。

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我們的力量

有些基督徒把自己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用來做先驅、海外傳道員、在伯特利服務,或從事周遊探訪各群會眾的工作;他們發覺大部分難題只持續一段短時期,但有些卻經年累月地延續下去。即使有少數難題看來無法擺脫,這些難題也不應奪去我們的喜樂。拉蒙在海外工作了超過45年,他說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惱人的問題,都應該「想想自己所享有的許多福分,同時想想成千上萬境況更不幸的人」。世界各地的信徒同工的確飽受苦難,但耶和華真正關心我們每個人。——彼得前書5:6-9。

因此,如果我們的個人環境容許我們參與全時服務,並且繼續留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就讓我們仰賴天父耶和華而保持喜樂。耶和華會強化他的僕人;我們人人都應該記得,『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尼希米記8:10。

[第21頁的圖片]

「跟工作比較起來,我的感覺和喜好就算不得什麼了」

[第22頁的圖片]

『我們把自己的感覺告訴耶和華,然後將事情交在他手中,讓他來處理』

[第23頁的圖片]

「要善用自己的環境。每天也許只有一個機會可以讚美耶和華」

[第23頁的圖片]

「藉著忍受試煉,我得以有分證明撒但的聲稱是大謬不然的」

[第24頁的圖片]

「有些先驅實在不好受。他們很需要長老和其他傳道員的鼓勵」

[第24頁的圖片]

『我們應該想想自己所享有的許多福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