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用你的一生
一個父親患了癌症,在屋裡纏綿病榻、奄奄一息。他的兒子在木工場收拾父親的工具。兒子看見這些工具,不禁想起昔日父親用它們製造的精美木器。他知道雖然木工場就在房子隔壁,老父再也不能到工場來,也無法像往昔一樣熟練敏捷地使用工具了。不錯,那段日子已一去不返了。
兒子想起傳道書9:10的經文:「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因為在你所必去的陰間[墳墓],沒有工作,沒有謀算,沒有知識,也沒有智慧。」他一向很熟悉這節經文,也常常用來向人解釋聖經的真理,強調死者是毫無知覺,毫無活動的。可是,這次他對所羅門的勸勉感受至深,那就是,要好好運用自己的一生,要趁還有今天,充分享受生命,因為終有一天,我們會無法這樣做。
享受生命
睿智的所羅門王在傳道書反覆勸勉讀者,要充分享受生命。舉例說,他在第3章說:「我知道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並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這也是上帝的恩賜。」——傳道書3:12,13。
所羅門在上帝靈示下再次強調這點:「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傳道書5:18。
類似地,所羅門敦促少年人說:「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傳道書11:9上)年輕人充分享受青春活力,是多麼美好的事!——箴言20:29。
「記念造你的主」
當然,所羅門的意思並不是說,無論 我們的心或眼喜歡什麼,都 應該追求。(參看約翰一書2:16。)他接著所說的話清楚表明這點說:「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做的事],上帝必審問你。」(傳道書11:9下)要記住,無論我們是什麼年齡,上帝都會留意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一生,然後予以審判。
如果我們認為,現在可以過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到年老才實踐敬神的虔誠,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的生命可以隨時終止。人即使享有長壽,在晚年事奉上帝也會比年輕時困難得多。所羅門深明此道,因此說:「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傳道書12:1。
衰老為人帶來不少艱辛。所羅門接著以象徵性的言詞,描述年老力衰對人做成的影響——雙手發顫、雙腿發軟、牙齒稀少、頭髮脫落、滿頭白髮。此外,上了年紀的人容易驚醒,即使小鳥啼鳴也會弄醒他們。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都漸漸退化。由於四肢無力,他們在街上行走時會感到「驚慌」,害怕摔倒。最後他們都不免一死。——傳道書12:2-7。
人如果沒有在年輕時「記念造[他]的主」,年老時就特別境況堪憐。這樣的人虛度了青春,年華老去就「毫無喜樂」了。由於以往過著不敬虔的生活,晚年可能要面對更多難題和痛苦。(箴言5:3-11)他們的處境十分可悲,除了進入墳墓之外,就再沒有前途可言了。
喜樂地安度晚年
可是,這並不表示人到晚年就毫無人生樂趣。聖經說,「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是耶和華賜給人的福分。(箴言3:1,2)正如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你要享大壽數,……被人埋葬。」(創世記15:15)亞伯拉罕在晚年雖然也經歷到老年人的種種不適,他的生活卻過得寧靜安詳。由於忠貞不二地事奉耶和華,他能夠心滿意足地回顧自己的一生。他熱切仰望「那座有真實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的王國。(希伯來書11:10)最後,他「壽高年邁」,滿足而死。——創世記25:8。
因此所羅門勸勉說:「人活多年,就當快樂多年。」(傳道書11:8)不管我們年老還是年輕,真正的快樂有賴於我們跟上帝保持良好關係。
本文起頭提及的年輕男子在工場內一面收拾父親的工具,一面沉思這些事。他想起在他認識的人當中,有些人窮其一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到頭來卻心靈空虛、全無喜樂,因為他們沒有跟創造主建立友誼。難怪所羅門鼓勵人要好好享受生命之後,提出以下的結論:「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上帝,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道書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