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箱
◼ 誰該在會眾的聚會裡代禱?
會眾禱告是我們崇拜的一個重要部分。代表其他人向耶和華禱告既是殊榮,也是重責。鑑於代禱關係重大,長老考慮哪些弟兄有資格在聚會裡代禱時,必須運用良好的判斷力。為會眾代禱的弟兄不但必須受了浸,而且也應當是成熟的基督徒,堪作模範,受會眾所敬重。他們懷著虔敬的態度向耶和華禱告,應當反映出他們與上帝享有親密的關係。《守望台》1986年11月15日刊有一篇文章,題名為「懷著謙卑的心在別人面前禱告」;文章提出一些重要的原則,對那些為會眾公開代禱的弟兄尤其有幫助。
長老不該請一個品行有問題或舉止輕浮的弟兄為會眾代禱。假如有弟兄常常滿腹牢騷,或利用公開的禱告宣泄自己對別人的不滿,這樣的弟兄也不宜在聚會裡為會眾代禱。(提前2:8)一個十餘歲的弟兄即使受了浸,長老也該考慮他是否具備所需的屬靈資格為會眾代禱。——徒16:1,2。
在外勤服務前的聚會裡,有時由於沒有合乎資格的弟兄在場,因此有必要由一個受了浸的姊妹代表傳道員向上帝禱告。這個姊妹應當以適當的方式蒙頭。在某些外勤服務前的聚會裡,假如沒有合乎資格的弟兄出席,長老應當委派一個具備屬靈資格的姊妹主持聚會。
通常公眾聚會的主席會負責作開始的禱告。可是在會眾的其他聚會裡,如果有足夠具備資格的弟兄在場,那麼除了主持聚會開始的弟兄和擔任最後節目的弟兄之外,其他弟兄也可以應邀作開始或結束的禱告。無論怎樣,在會眾聚會裡代禱的弟兄應當在事前接獲通知,好讓他有時間預先想想在禱告裡說些什麼。這樣,他就能夠作出一個熱切衷誠、有條不紊而又適合該次聚會的禱告。
這樣的禱告無需冗長。弟兄作公開禱告時,如果他站起來,說話聲量充足、咬字清楚,聽眾通常會較容易明白他的話。這樣,聚會裡的所有人都能夠聽見禱告的內容,並在禱告結束時衷心地說「阿們!」——代上16:36;林前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