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課文 35
唱詩第121首 我們必須有自制力
怎樣戰勝錯誤的慾望
不要讓罪繼續像君王一樣轄制你們必死的身體,使你們服從身體的慾望。——羅馬書6:12
中心思想
看看我們可以怎樣(1)克服灰心的感覺,(2)不向引誘屈膝。
1.所有不完美的人都要跟什麼搏鬥?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知道某些事是耶和華憎惡的,卻還是很想去做。如果是這樣,請不要灰心。聖經說:「你們遇到的引誘,不過是其他人也遇到的。」a(哥林多前書10:13)不管你正在跟什麼錯誤慾望搏鬥,都要記得,這個世界上肯定還有別人在面對同樣的難題。所以,你並不孤單。靠著耶和華的幫助,你一定能戰勝錯誤的慾望!
2.有些基督徒和聖經學生受到什麼引誘?(另見圖片)
2 此外,聖經說:「各人受考驗,是被自己的私慾勾引和誘惑的。」(雅各書1:14)可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某件事對一個人來說也許算不上引誘,對另一個人卻是很大的誘惑。例如,有些人曾經酗酒、吸毒或者看色情資訊,儘管現在已經戒除這些惡習,但有時還是心癢癢的,很想再做這樣的事。另外,有些人很想跟異性發生不道德的性行為,或跟同性這樣做。基督徒和聖經學生可能會面對各種引誘,以上只是幾個例子。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有過使徒保羅的感覺,他說:「每當我想做對的事,總是有惡念纏著我。」(羅馬書7:21)
引誘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見第2段)d
3.一個人如果一直要跟錯誤的慾望搏鬥,就可能會有怎樣的感覺和想法?
3 如果你一直要跟錯誤的慾望搏鬥,就可能會感到無力,認為自己根本沒有辦法抵抗,只能向引誘屈膝。你也可能會感到絕望,認為自己只要有錯誤的慾望就會失去耶和華的認可,失去永生的希望。但這兩種想法都是不正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1)無力和絕望的感覺是從哪裡來的?(2)你可以怎樣戰勝錯誤的慾望?
撒但的詭計
4.(甲)為什麼撒但希望我們感到無力?(乙)為什麼說,我們面對引誘時絕不是無能為力的?
4 撒但希望我們在遇到引誘時感到無力,這一點從耶穌說的話就可以看出來。耶穌教門徒禱告時說:「不要讓我們陷入引誘,求你救我們擺脫那惡者。」(馬太福音6:13)撒但聲稱,人遇到引誘就不會服從上帝。(約伯記2:4,5)想想這多麼諷刺!撒但自己才是這樣,他屈服於錯誤的慾望,沒有對耶和華保持忠貞。他顯然認為,我們會跟他一樣無力抵抗引誘。他甚至認為,上帝完美的兒子耶穌也會向引誘屈膝。(馬太福音4:8,9)但我們面對引誘時真的無能為力嗎?絕不是!正如保羅說:「我靠著賜我力量的主,什麼事都能應付。」(腓立比書4:13)
5.我們怎麼知道,耶和華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錯誤的慾望?
5 跟撒但完全不同,耶和華對我們很有信心,相信我們一定能戰勝錯誤的慾望。我們怎麼知道呢?耶和華預告會有一大群人忠貞到底,渡過大患難。請想想這意味著什麼。耶和華不是說只有少數人,而是說有很多人會進入新世界,這些人「用綿羊羔的血把自己的袍子洗得潔白」,成為上帝眼中潔淨的人。(啟示錄7:9,13,14)耶和華是不可能說謊的上帝。可見,他絕不認為我們在引誘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6-7.撒但為什麼想讓我們感到絕望?
6 此外,撒但也想讓我們感到絕望。他想要我們以為,只要有錯誤的慾望,就會被耶和華懲罰,失去永生的希望。再想想,這多麼諷刺!撒但自己才是毫無希望的,因為他已經被耶和華定罪,不能永遠活下去。(創世記3:15;啟示錄20:10)撒但知道我們有希望永遠活下去,就心生妒忌,想方設法讓我們以為自己毫無希望。但我們真的毫無希望嗎?絕不是!聖經清楚表明,耶和華並不想懲罰我們,而是想幫助我們。他「不希望任何一個人被毀滅,而是希望人人最終都悔改」。(彼得後書3:9)
7 在抵抗錯誤慾望時,如果我們以為自己無能為力或毫無希望,就正中撒但的下懷了,他就是希望我們這樣想。明白這一點可以加強我們的決心,讓我們能夠站穩立場,抵抗撒但。(彼得前書5:8,9)
罪的影響
8.在聖經裡,「罪」除了指罪行,還可以指什麼?(詩篇51:5;另見「詞語解釋」)
8 除了撒但以外,還有一個因素可能讓我們在對抗錯誤慾望時感到無力和絕望,是什麼呢?就是亞當和夏娃遺傳給我們的罪。b(約伯記14:4;請讀詩篇51:5)
9-10.(甲)罪對亞當和夏娃有什麼影響?(另見圖片)(乙)罪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9 請想想罪對亞當和夏娃造成了什麼影響。他們反叛耶和華之後就躲進樹林裡,也把身體遮蓋起來。關於他們的反應,《洞悉聖經》說:「他們犯罪以後感到內疚、憂慮、不安和羞恥。」這四種感覺就像一座房子裡的四個房間。亞當和夏娃犯罪後,就彷彿被困在了這座房子裡。他們只能從一個房間走到另一個房間,卻走不出這座房子。他們永遠都無法擺脫罪的困境。
10 當然,我們的情況跟亞當和夏娃不完全一樣。他們無法從贖價獲益,我們卻可以。贖價可以洗淨我們的罪,讓我們有清白的良心。(哥林多前書6:11)雖然如此,我們還是會受遺傳的罪影響,因而感到內疚、憂慮、不安、羞恥。聖經說,「儘管世人的罪跟亞當犯的不同」,世人還是一直受罪轄制。(羅馬書5:14)這樣的情況看似黯淡無光,我們卻不必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毫無希望。我們是可以抗拒這些負面感覺的。怎麼做呢?
罪讓亞當和夏娃感到內疚、憂慮、不安、羞恥(見第9段)
11.當我們感到無能為力時,要記得什麼?為什麼?(羅馬書6:12)
11 當我們感到無能為力,以為自己不可能戰勝錯誤慾望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這其實是罪在對我們「說話」,而我們不應該聽這個錯誤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聖經表明,我們不用「讓罪繼續像君王一樣轄制」我們。(請讀羅馬書6:12)這意味著,我們可以選擇不按照錯誤的慾望去做。(加拉太書5:16)耶和華相信我們一定能抵抗引誘,要是他對我們沒有信心,就絕不會要求我們這樣做。(申命記30:11-14;羅馬書6:6;帖撒羅尼迦前書4:3)很明顯,在面對引誘時,我們絕不是無能為力的。
12.當我們感到絕望時,要記得什麼?為什麼?
12 類似地,如果我們感到絕望,以為耶和華會因為我們有錯誤慾望就懲罰我們,這時候就要提醒自己,這其實也是罪在對我們「說話」,而我們不應該聽這個錯誤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聖經表明,耶和華明白我們生來就有罪。(詩篇103:13,14)他「知道一切」,清楚了解遺傳的罪對我們每個人有什麼影響。(約翰一書3:19,20)只要我們竭力抵抗引誘,不按照錯誤的慾望去做,就會被耶和華視為潔淨。為什麼我們可以確信這一點呢?
13-14.僅僅有錯誤的慾望,就會失去上帝的認可嗎?請說明。
13 聖經表明,錯誤的慾望和錯誤的行為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我們不能阻止錯誤的念頭在腦海中浮現,卻可以控制自己,不去做錯誤的事。來看一個例子。1世紀哥林多會眾一些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前有同性戀的行為,保羅在寫給他們的信中說:「你們有些人……曾經是這樣的。」保羅的意思是,他們再也沒有這方面的慾望了嗎?不太可能,因為這樣的慾望通常是很難根除的。不過,這些基督徒努力保持自制,沒有把錯誤的慾望付諸行動,結果得到了耶和華的認可。在耶和華眼中,他們「已經洗淨」了。(哥林多前書6:9-11)你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得到上帝的認可。
14 無論你正在跟什麼錯誤慾望搏鬥,都一定能夠成功。你也許無法徹底消除錯誤的慾望,卻可以約束自己,不去做「有罪的身體和思想要做的事」。(以弗所書2:3)那麼,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能幫助你戰勝錯誤的慾望呢?
成功的要訣
15.想要戰勝錯誤的慾望,為什麼就必須對自己誠實?
15 為了戰勝錯誤的慾望,你需要對自己誠實,正視自己的弱點。千萬不要用「錯誤的道理」來自欺。(雅各書1:22)有哪些錯誤的道理呢?例如,有的人可能會騙自己說:「我喝酒的問題沒那麼嚴重,別人喝的比我還多呢!」有的人可能會推卸責任說:「要是妻子對我溫柔一點,我就不會想要看色情資訊了。」如果你開始這麼想,就只會更容易向引誘屈膝。所以,不要為錯誤的行為找藉口,連在心裡這樣做也不要!你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加拉太書6:7)
16.什麼能幫助你下定決心不向引誘屈膝?
16 除了對自己誠實以外,你也要下定決心不向引誘屈膝。(哥林多前書9:26,27;帖撒羅尼迦前書4:4;彼得前書1:15,16)為了做到這一點,你需要留意自己特別容易受什麼引誘,以及在什麼時候特別容易受引誘。例如請想想,你是不是在三更半夜或疲憊的時候,比較不容易抵抗引誘呢?你也可以想想可能會遇到什麼誘惑,並且在頭腦中練習一下怎樣應對。什麼時候這樣做最明智呢?就是在引誘出現之前。(箴言22:3)
17.我們從約瑟的榜樣學到什麼?(創世記39:7-9;另見圖片)
17 請想想約瑟的例子。波提乏的妻子多次勾引他,想跟他發生關係,但他都立刻果斷地拒絕了。(請讀創世記39:7-9)約瑟的反應顯示什麼呢?在波提乏的妻子引誘他之前,他肯定已經想得很清楚,就是絕對不會做這麼壞的事得罪上帝。你也可以效法約瑟的榜樣,在引誘出現之前就下定決心做耶和華喜歡的事。這樣,當引誘真的出現時,你就更容易應付,因為你只需要按照已經決定好的去做。
要像約瑟那樣,立刻拒絕引誘!(見第17段)
「要不斷察驗自己」
18.為了戰勝錯誤的慾望,你還可以怎麼做?(哥林多後書13:5)
18 想戰勝錯誤的慾望,你還需要「不斷察驗自己」,也就是經常自我省察。(請讀哥林多後書13:5)要時不時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反思,並且改進不足之處。例如,就算你一段時間都沒有向引誘屈膝,還是可以問問自己:「遇到引誘時,我過了多久才拒絕?」要是你發現自己有所遲疑,也不要太自責,更好的做法是,想想可以怎樣加強防禦。不妨問問自己:「我能不能縮短反應時間,更快消除不好的念頭呢?我選擇的娛樂讓我更難抵抗引誘嗎?看到不道德的畫面時,我有沒有立刻轉移視線呢?我明白,服從耶和華的標準總是對我有益嗎?就算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保持自制,我還是深信這一點嗎?」(詩篇101:3)
19.為什麼說,在小事上掉以輕心會讓人更難抵抗錯誤慾望?
19 此外,你不該把錯誤的事合理化。聖經說:「人心比什麼都詭詐,不顧一切。」(耶利米書17:9)耶穌也說過,從心裡出來的有各種「惡念」。(馬太福音15:19)例如,一個人停止看色情資訊一段時間後,可能開始覺得,看性感的照片沒什麼問題,反正裡面的人又不是沒穿衣服。他也可能開始覺得,幻想自己做不潔的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不做出來就行了。但他這麼想,其實是在「圖謀滿足有罪的慾望」。(羅馬書13:14)那麼,你可以怎樣避免落入這樣的陷阱呢?就是要記得:小錯會釀成大錯,因此在小事上也不要掉以輕心。c要排除所有「惡念」,不要為任何錯誤的事找藉口。
20.我們現在可以得到什麼幫助?未來有什麼希望?
20 我們學到,耶和華會賜我們力量抵抗引誘。他也通過贖價,讓我們有希望在新世界永遠活下去。到時,我們的頭腦和內心會恢復純潔,我們再也不用跟錯誤的慾望搏鬥,這會是多麼大的紓解啊!在那之前,我們可以確信,在面對引誘時,我們絕不是無能為力、毫無希望的。我們竭力奮鬥,一定能得到耶和華的賜福,在這場搏鬥中取得勝利!
唱詩第122首 要堅定不移!
a 《呂振中譯本》把後半句翻譯為:「無非是人類所受得了的。」
b [詞語解釋]在聖經裡,「罪」通常指罪行,例如偷竊、通姦、殺人。(出埃及記20:13-15;哥林多前書6:18)但在有些經文裡,「罪」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罪性。即使一個人剛出生、還沒犯下任何罪行,身上也帶有這種罪性。
d [圖片描述]左:在咖啡店裡,一個年輕弟兄看到兩個男人互表愛意。右:一個姐妹看到兩個人在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