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人物故事》第20篇
  • 我選擇了最棒的事業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選擇了最棒的事業
  • 人物故事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向目標前進
  • 充滿挑戰的崗位
  • 巴布亞新幾內亞——充滿驚喜的地方
  • 在家鄉繼續服務
  • 決心完成我們的傳道職務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7年
  • 畢生受益的教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 耶和華教導我遵行他的旨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 「我從來都不孤單」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5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人物故事
《人物故事》第20篇
沃倫和利恩·雷諾茲。

沃倫·雷諾茲 | 人物故事

我選擇了最棒的事業

在澳大利亞西北部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我和幾名弟兄姐妹圍著篝火,互相講述耶和華曾經怎麼賜福給我們。以前我也常常和朋友們圍著篝火聊天,不過是在別的國家和說不同語言的弟兄姐妹在一起。我望向妻子,火光映照著她的臉,她幸福地微笑著,我想起我們在崇拜耶和華的路上許多精彩的旅程。我們經歷過的事、去過的地方,是年輕時的我做夢也沒想過的。其實我年輕的時候,曾有其他的人生道路擺在我面前。讓我來講講我的故事。

我的老家在澳大利亞鄉下。我父母和祖父母在20世紀50年代認識真理,我從小在真理中長大,6歲開始傳道,13歲受浸。學校放假時,我經常做輔助先驅,我很愛耶和華,也想一直崇拜他。

跟我父母和4個弟弟合照

我15歲時,學校的教練發現我有體育天賦,也有職業橄欖球隊的代表想要給我獎學金,希望我可以成為職業球員。這個夢想聽起來很誘人,但我已經獻身給耶和華了。爸爸鼓勵我在決定是否要追求體育事業前,先想一想自己的獻身誓言。我聽了爸爸的建議,仔細考慮之後,意識到自己不能一邊專心崇拜耶和華,一邊做體育明星,所以我拒絕了橄欖球隊的邀請。幾個月後,在堪培拉(坎培拉)的澳大利亞體育學院說要給我獎學金,培養我成為馬拉松選手,甚至還有機會代表澳大利亞參加英聯邦運動會或奧運會,但我也拒絕了,因為我愛耶和華,很想履行自己的獻身誓言。

不久後,我從學校畢業,開始做先驅,這是我一直都有的目標。不過,我家裡的經濟情況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停止做先驅,開始做全時工作,在農場操作機械。當時我已經快20歲了,自己一個人住。沒過多久,我的崇拜習慣變得只是例行公事,我開始軟弱下來,和耶和華的關係也不像之前那麼穩固了。另外,我也交了壞朋友,他們酗酒,過著不道德的生活。漸漸地,我也想跟他們做一樣的事情。我為了追求暫時的快樂,忽略了跟耶和華的關係。

我意識到自己需要重燃對耶和華的愛,所以我搬到另一個城鎮,遠離那些不好的朋友。我努力親近耶和華,也計劃重新開始做先驅。就在那時,我遇到了利恩·麥克謝里,她是一個害羞、純樸的先驅姐妹,我們成為了朋友。我們聊了聊在崇拜方面的目標,包括做特派傳道員。後來,我們在1993年結婚,我和利恩都想讓耶和華指引我們的人生道路。

向目標前進

就在同一年,我也開始做正規先驅。我們沒有買房,而是買了一輛老舊的露營車,住在裡面。這樣,就不用負債,可以過簡單的生活。隨後的6年,我們按照組織的建議,搬到需求大的地區服務,並靠打零工來養活自己。我們在昆士蘭的偏遠地區傳道,那裡地廣人稀,氣候乾燥,傳道員人數不多。我們的生活條件並不舒適,經常需要在荒郊野外露營,也需要在樹林或借用社區的活動場所舉行聚會,但我們過得很幸福。不過我們還是會想,是不是能為耶和華做更多呢?我們很快就有了答案。

在澳大利亞偏遠地區的樹林裡舉行聚會

組織邀請我們去其他國家做特派傳道員,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但我們也感到擔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我們沒有上過基列學校,真的能夠做好這份工作嗎?另外,我們雖然喜歡傳道工作,但在偏遠地區服務時,並沒有很多聖經學生。所以,我們覺得自己在傳道方面沒有什麼成效。

我們把內心的擔憂跟分部委員會成員馬克斯韋爾·勞埃德a弟兄說了。他像父親一樣鼓勵我們說,儘管覺得能力不足,但只要我們獻出自己為耶和華服務,耶和華就會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能勝任他交託給我們的工作。聽了他的話,我們放心了,於是接受新的崗位,前往斯里蘭卡。

充滿挑戰的崗位

1999年,我們到了斯里蘭卡的首都科倫坡(可倫坡)。這裡語言繁多、經濟落後、人口密集,路上會有乞丐,那時這個國家還有內戰。這跟澳大利亞平和的鄉村生活比起來,簡直是天差地別。但這裡也有許多珍寶,就是可愛的弟兄姐妹,還有很多心地正直、想要認識耶和華的人。

我們被派到康提,這個城市地勢較高,四周都是茶園和雨林,風景優美。這裡有很多有名的佛教寺廟,當地人幾乎都沒有聽說過創造主。會眾的弟兄姐妹有的說僧伽羅語,有的說泰米爾語,聚會也是以這兩種語言舉行的。僧伽羅語很難學,我們鬧了不少笑話,但弟兄姐妹和聖經學生很賞識我們付出的努力,常常鼓勵我們。

在斯里蘭卡發表演講,身邊有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的傳譯員

其實語言不是最大的挑戰,更大的挑戰是猛烈的迫害,這是我們以前在澳大利亞沒有經歷過的。有一次,一群暴民圍住我們,其中一些人把聖經出版物燒了,另一些人對我和一名弟兄拳打腳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斷跟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我們保持冷靜。我們也跟耶和華說,要是我們真的被打死了,求他記得我們。後來,暴民離開了,我們鬆了一口氣,趕緊離開那裡,身體還止不住地顫抖。不過,我們感謝耶和華救了我們。

漸漸地,我們把斯里蘭卡當作自己的家。我們看到戰爭使國家分裂,但耶和華卻吸引那些渴求真理的人組成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我們在這個美麗的島嶼上有許多珍貴的回憶。不過,僅僅兩年後,宗教勢力給政府施壓,結果大部分特派傳道員不得不離開。

我們感到困惑不安,接下來會去哪兒呢?後來,中央長老團派我們去巴布亞新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於是2001年9月,我們到達了那裡的首都莫爾茲比港(摩士比港)。

巴布亞新幾內亞——充滿驚喜的地方

儘管巴布亞新幾內亞是離澳大利亞最近的國家,但那裡的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是跟澳大利亞很不一樣,我們需要再次適應新的環境。這個國家有800多種語言,其中巴布亞皮欽語是最多人說的一種,於是我們開始學習這種語言。

在波篷德塔服務了3年後,組織給了我們新的工作,就是做分區監督。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耶和華會以這樣的方式任用我們。我一直都覺得分區監督是非常成熟的弟兄,善於教導,能給人很好的建議。但我不覺得自己是這樣的人,我的目標一直是做特派傳道員,根本沒想過做分區監督。我至今還是很驚訝,耶和華給了我這樣的服務機會。

沃倫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偏遠小組舉行聚會。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西塞皮克省,探訪一個偏遠小組

在夜晚,沃倫需要點燈寫報告。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探訪偏遠小組後,正在給分部寫報告

如果我們探訪的地方是城鎮,通常有水有電,也有房間,可以睡在床上。但如果是鄉下地區,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我們會睡在棚裡,在戶外生火煮飯、在河裡洗澡。但如果有鱷魚出沒,我們就會用水桶打水到棚裡洗澡。

分區監督的工作是我們做過最考驗體力的工作。不過我們確信,只要我們盡己所能,耶和華就一定使我們成功。(士師記6:14)我們探訪的很多會眾和小組都散落在深山老林裡,或沿海的沼澤地。為了探訪那裡的弟兄姐妹,我們有時需要開四輪驅動車,有時需要搭船或坐飛機,還有很多時候只能走路到達那些偏遠的地方。b

利恩走獨木橋過河。

就算傳道時遇到不容易的情況,利恩也毫不退縮

我們要探訪的一群會眾靠近印度尼西亞邊境,我們需要開350多公里才能到達那裡,而這一路上大部分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另外,路上還有很多小溪和河流,但沒什麼橋,我們需要直接開車跨過去。這樣的情況一路上會出現200多次。這些年來,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一次次把深陷在泥巴裡的車推出來。不過,每當我們到達目的地時,總會看到親愛的弟兄姐妹在那裡歡迎我們。他們的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還為我們準備了食物。

圖1:三名傳道員合力將沃倫的小卡車從泥坑中推出來。圖2:後來,利恩和傳道員站在小卡車旁,他們的衣服上都是泥土。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開車很不容易!

有時,我們要探訪的會眾位於山區。所以我們需要搭乘小飛機到達那裡,而降落的跑道則位於2100多米的高山上。通常山區會雲霧繚繞,機長要先趁雲散開的時候,確認跑道的位置,然後再飛得低一些,確保跑道周圍沒有小孩或動物。接著,飛機就會準備降落在泥濘不堪、凹凸不平的跑道上,這整個過程非常驚險。離開這些偏遠村莊也不容易。有時,我們需要從一段很危險的跑道上起飛,因為跑道的盡頭就是懸崖。c

有時我們要走陡峭的山路,有時則需要在潮濕悶熱的天氣穿過沼澤。我們都背著背包,裡面裝滿出版物和生活必需品。雖然環境不容易,但身邊有親愛的弟兄姐妹陪伴,讓這些旅途成為寶貴的回憶。我們可以彼此鼓勵,一路上充滿了歡聲笑語。

沃倫開著船,船上坐滿了傳道員。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凱拉姆河開船去傳道

我們深愛弟兄姐妹,就像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2:8寫道:「我們既然對你們深懷溫情……連自己的性命也樂意給你們,因為我們深愛你們。」我們也看出弟兄姐妹同樣願意冒生命危險保護我們。有一次,利恩被一個手持大砍刀的男子威脅。當時我在村子的另一頭,所以什麼都做不了。但一個弟兄迅速擋在利恩前面,其他人也趕緊衝過來,控制住這個暴怒的男子。弟兄受了些輕傷,但他勇敢地保護了利恩。雖然我們生活在這樣動盪不安的國家,但耶和華每天都扶持我們,讓我們能繼續在那裡為弟兄姐妹服務。

因為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醫療條件有限,所以出現問題時,很難得到及時的治療。2010年,利恩被細菌感染,有生命危險。我們立刻飛回澳大利亞接受醫護人員的搶救。在這個過程中,耶和華一直給我們力量,讓我們能保持冷靜。最後,醫生找到了可以治療利恩的抗生素。一個醫生說:「你們一直幫上帝做事,現在輪到他來幫你們了。」幾個月後,我們又回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繼續在那裡服務。

地圖上顯示澳大利亞和周圍的國家,比如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東帝汶。澳大利亞的部分標出了北部地方、西澳大利亞州、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

在家鄉繼續服務

在接下來的一年,利恩需要往返澳大利亞繼續接受治療。2012年,組織請我們留在澳大利亞,讓利恩可以好好康復。對我們來說,要搬回澳大利亞最大的挑戰不是康復的過程,而是心情上的調整,畢竟我們離開這裡都那麼多年了。而且,我們真的很愛我們的崗位,以及那裡的弟兄姐妹。要離開他們,我跟利恩都非常捨不得。另外,我們也覺得自己沒有好好完成耶和華交託的任務,也覺得將來不能再為耶和華做那麼多了。要再次把澳大利亞當成我們的家,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弟兄姐妹的支持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利恩康復後,我們的新崗位是在新南威爾士州的伍倫貢(沃隆岡)做特別先驅,這個城市位於悉尼(雪梨)的南方。大約一年後,我們收到邀請參加基督徒夫婦聖經研習班(現在的王國傳福音者訓練班),我們真的很開心。後來南太平洋區分部派我們做分區探訪的工作。過去幾年間,我們探訪了很多會眾和小組,有的位於繁忙的都市,有的在荒漠小鎮,有的則在漁村。我們目前的分區是澳大利亞西北部的荒漠地區,以及整個東帝汶。

沃倫和利恩在海灘上向一個男子傳道。

在東帝汶傳道

我的妻子一直非常支持我,她也很愛耶和華,她真的是來自上帝的一份寶貴禮物。不管在多麼不容易的情況下服務,利恩從不會拒絕。她說,她應對挑戰的方法就是把一切都告訴耶和華,然後通過閱讀聖經接受耶和華的引導,讓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動都跟耶和華的指引一致。

我很慶幸當初沒有選擇體育事業,而是讓耶和華來書寫我的人生。我體會到,不管耶和華給我們什麼樣的工作,只要我們樂意接受,他就會培訓我們,幫助我們成功。我也學到,在面對考驗和做決定時要懇切禱告,也要每天求耶和華給我們智慧以及神聖力量。耶和華真的是一個仁慈的父親。因為他,我們可以過上精彩而且有意義的一生。我們也很期待將來他會怎樣任用「瓦器」般的我們來達成他的旨意。(哥林多後書4:7)

a 想知道馬克斯韋爾·勞埃德的故事,請看《守望台》2012年7月15日刊,17-21頁。

b 《2011耶和華見證人年鑑》129-134頁詳述了我們坐船去探訪會眾的經歷。

c 請看《守望台》2010年3月1日刊,16-17頁〈雲霧中的珊瑚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