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約翰福音 21:15
    聖經新世界譯本
    • 15 他們吃過早餐,耶穌就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勝過愛這些嗎?」他對耶穌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對你的感情很深。」耶穌對他說:「你要餵養我的綿羊羔+。」

  • 約翰福音 21:15
    聖經新世界譯本
    • 15 他們吃過早點,耶穌就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勝過愛這些嗎?+」他對耶穌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對你的感情很深+。」耶穌對他說:「你要餵養我的綿羊羔+。」

  • 約翰福音 21:15
    和合本
    • 15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

  • 約翰福音
    守望台出版物索引1986-2025
    • 21:15 《作見證》 30;《道路》 308;《守》17.05 22-23, 26;《守》17.12 13;《學聖經》 215;《榜樣》 204;《洞悉上》 135;《洞悉下》 154;《守》10 4/1 25-26;《守》08 4/15 32;《守》08 6/1 23;《守》07 4/15 25;《守》92 2/15 16;《守》91 5/15 8;《人物》 130;《守》89 4/1 30-31

  • 約翰福音
    經文索引1956-1985
    • 21:15 w81 3/1 14-5; w80 2/1 26; w80 2/15 15; w71 7/1 414; w68 5/15 303; w68 6/1 345; w64 10/15 636; w62 1/1 29; w61 1/1 10; w61 9/15 553; w57 5/1 76

  • 約翰福音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物檢索手冊——2019
    • 21:15

      《作見證》30頁

      《洞悉聖經》(上冊)135頁

      《洞悉聖經》(下冊)154頁

      《守望台》(研讀版)

      2017/12刊13頁

      2017/5刊22-23,26頁

      《大家一起學聖經》215頁

      《耶穌是道路》308頁

      《榜樣》204頁

      《守望台》

      2010/4/1刊25-26頁

      2008/6/1刊23頁

      2008/4/15刊32頁

      2007/4/15刊25頁

      1992/2/15刊16頁

      1991/5/15刊8頁

      1989/4/1刊30-31頁

  • 約翰福音第2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21:15

      耶穌就對西門·彼得說 耶穌和彼得之間的這段對話發生在彼得三次不認耶穌之後不久。耶穌一連三次問彼得對他有怎樣的感情,結果令彼得「憂愁起來」。(約21:17)在約翰福音21:15-17,約翰記錄這些話時用了兩個不同的希臘語動詞,一個是譯作「愛」的a·ga·paʹo(阿格帕奧),另一個是譯作「對……感情很深」的phi·leʹo(菲萊奧)。耶穌兩次問彼得:「你愛我嗎?」兩次彼得都懇切地表示,他對耶穌「感情很深」。最後一次耶穌問他:「你對我的感情深嗎?」彼得的回答同樣肯定。在彼得每一次堅定地表示自己愛耶穌以後,耶穌都強調,這份愛和感情應該推動彼得「餵養」和「牧養」耶穌的「綿羊羔」或「小綿羊」(即耶穌的門徒),滿足他們的心靈需要。(約21:16,17;彼前5:1-3)彼得曾三次不認耶穌,現在耶穌給彼得三次機會表達自己的愛,而且把照顧羊群的責任交託給他。就這樣,耶穌清楚表明他已經完全寬恕彼得,從而消除了一切疑慮。

      約翰 根據一些古抄本,使徒彼得的父親在這裡被稱為「約翰」。在其他古抄本裡,他被稱為「約拿」。在馬太福音16:17,耶穌稱呼彼得為「約拿的兒子西門」。(另見太16:17的注釋)有些學者說,「約翰」和「約拿」這兩個希臘語名字也許譯自同一個希伯來語名字,只是拼法稍有不同。

      你愛我勝過愛這些嗎? 按照希臘語的語法,譯作「勝過……這些」的詞組可以有不止一種理解。有些學者認為,耶穌問的是:「你愛我勝過愛這些門徒嗎?」或者「你對我的愛勝過這些門徒對我的愛嗎?」不過,耶穌問的更有可能是:「你愛我勝過愛這些東西嗎?」耶穌說的可能是他們剛捕到的魚或跟捕魚生意有關的東西。所以,耶穌這番話大概的意思是:「你愛我勝過愛財富和事業嗎?如果是,就要餵養我的綿羊羔。」考慮到彼得的過去,這個問題確實很適當。儘管彼得屬於耶穌的首批門徒(約1:35-42),但他並沒有一開始就全時跟著耶穌去傳道。事實上,他後來又重新做起了捕魚的工作。幾個月後,耶穌呼召彼得,鼓勵他放下捕魚這門大生意,成為「得人的漁夫」。(太4:18-20;路5:1-11)耶穌死後不久,彼得告訴大家他要去打魚,其他使徒也跟著去了。(約21:2,3)因此,耶穌在這裡很可能是要讓彼得明白,他必須作出抉擇:他會把什麼放在生活的首位?是眼前這堆魚代表的捕魚事業,還是餵養耶穌的綿羊羔(滿足耶穌門徒的心靈需要)這項工作?(約21:4-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