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教孩子——怎麼變得這麼難?警醒!2015年 | 4月
-
-
封面專題
管教孩子——怎麼變得這麼難?
最近幾十年,西方的家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在家裡孩子得聽父母的,今天,在有些家庭裡卻反過來是父母要聽孩子的。請看看以下幾個情況。
在商店裡,一個四歲的男孩伸手要拿一件玩具,媽媽看見就想要阻止他,說:「你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是嗎?」她馬上意識到自己不該 這樣問,但是太晚了。男孩大嚷:「我就是要 這個!」媽媽怕他又要發脾氣,只好妥協了。
一個做父親的正在和朋友交談,他五歲的女兒不等他們說完就大聲地對爸爸說:「我很悶,我要回家!」她爸爸馬上停下來,彎下腰來哄她說:「我的小寶貝,再等幾分鐘好嗎?」
12歲的詹姆斯再次被老師批評,這次又是因為對老師大喊大叫。詹姆斯的父親很生氣,但不是因為兒子做錯了而是因為對老師不滿。他對詹姆斯說:「她怎麼總是針對你,我要向校長投訴!」
以上所舉的雖然不是真實的例子,但類似的情景在今天並不罕見。它們說明當今家長的一些常見問題,包括對孩子百依百順,縱容孩子不守規矩,在孩子做錯事後「保護」他們,不讓他們接受懲罰。《自戀流行病》(英語)說:「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放棄自己的權威。可是不久之前,孩子仍然知道在家裡作主的是誰——肯定不是他們自己。」
當然,有不少父母還是會以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他們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有需要的時候也會堅定而仁慈地糾正孩子,好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可是,正如《自戀流行病》一書說,這些父母可說是在社會的大潮流中「逆流而上」。
情況為什麼會這麼嚴重呢?管教孩子怎麼變得這麼難呢?
父母權威大不如前
有人認為,父母的權威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漸漸削弱的。那時,一些專家建議做父母的,對孩子不要那麼嚴格。他們說,「要放下父母的權威,做孩子的朋友」「稱讚比管教有效」「看見他們做得好就馬上稱讚,做錯了也不要糾正他們」。看來,專家們的觀點是:父母對孩子只該稱讚不該糾正。他們暗示批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弱小心靈,也會令孩子長大後怨恨父母。
不久後,專家們也開始大力提倡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大家彷彿一下子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祕訣,那就是:要讓你的孩子感覺自己很優秀。雖然說讓孩子有自信很重要,但是這種稱為「自尊提升運動」的教育方法卻走了極端。專家們說:「不要對孩子說消極的話,比如『不可以』或『錯了』。」「要經常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你做什麼都一定行!』」他們彷彿說,做 得怎麼樣並不是最重要的,自我感覺 良好才最重要!
「自尊提升運動」沒有為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反而令孩子覺得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
後來,有些人說這種教育方法沒有為孩子帶來什麼好處,反而令孩子覺得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別人都是欠 他們的。《Me世代》這本書也說,這種教育方法「讓孩子無法準備好去面對無預警的批評,以及現實生活中經常可能發生的失敗。『在工作場域中沒有自尊提升運動,』一個父親說,『如果你在辦公室做了一場爛簡報,老闆可不會說:「嘿,我喜歡你選的底色。」』自尊提升計劃根本就是幫孩子一個倒忙」。
觀點不斷改變
過去幾十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之所以一直在變,是因為人的想法不斷改變。「管教兒女的方法總是改來改去,」教育學家羅納德·莫里什說:「這正好反映出人們思想的改變。」a因此,父母很容易會像聖經所說的那樣「受到[各種風氣和主張]影響,以致飄忽不定,隨波逐流」。(以弗所書4:14)
這種過於寬鬆的教育方式雖然在社會上很流行,卻有不少弊端。不僅父母的權威被削弱了,孩子也因為得不到所需的指引,而不能做明智的決定,也不能培養出真正的 自信心去面對人生的風浪。
那麼,怎樣教育孩子更好呢?
a 摘自《管教孩子12竅門》(英語)。
-
-
孩子需要你的管教警醒!2015年 | 4月
-
-
封面專題 | 管教孩子——怎麼變得這麼難?
孩子需要你的管教
養育兒女是一項艱苦的任務。如果父母該管孩子的時候沒有管,或者有時管有時不管,這個任務就會變得更加艱難。為什麼呢?因為(1)孩子會一直不守規矩,父母也會更累;(2)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固定的標準,因而感到困惑。
另一方面,父母懷著愛心,以平衡合理的方式管教孩子,就可以幫助他們培養正確的思想和良好的品格。此外,孩子會更有安全感,長大後也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可是,哪裡才有可靠的指引,能幫助你好好管教孩子呢?
聖經的價值
本刊的出版者耶和華見證人深信,聖經「對於教導、責備、糾正、按正義施行管教,盡都有益」。(提摩太後書3:16)雖然聖經不是一本專為教育兒女而寫的指南書,但其中的道理能夠在這方面給父母指明方向。請看看聖經怎麼說:
聖經說:「愚昧纏住孩子的心」。——箴言22:15
雖然孩子有時候會很乖、很懂事,但他們也很容易做出愚蠢的事。因此,孩子是需要管教的。(箴言13:24)父母意識到這一點,就能更好地負起養育兒女的責任。
聖經說:「不可不管教孩子。」——箴言23:13
你的管教方式只要是平衡合理的,就不用擔心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或者孩子長大後會怨恨你。你本著愛心管教孩子,他們就能學會謙卑地接受別人的糾正,這可以使他們一生受益。(希伯來書12:11)
聖經說:「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
做父母的自然都想保護自己的孩子,這是人之常情,但父母也要留意,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如果有老師或其他成年人跟你說,你的孩子有一些不當的行為,但你卻不讓孩子接受懲罰或設法維護孩子,這樣的「保護」對孩子有害無益。其實,這些人都是幫你的,你跟他們配合,接受他們的建議,孩子就能學會尊重權威,也會尊重你。(歌羅西書3:20)
聖經說:「放縱的孩子使母親蒙羞。」——箴言29:15
對孩子要有愛心、說到做到、通情達理
父母絕不應該常常打罵孩子,但也不應該走另一個極端,就是對孩子過度寬容。《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一書說,寬容型父母的子女「不認為家裡的大人握有掌控權」。如果做父母的沒有運用自己的權力管教孩子,孩子就會以為在家裡發號施令的是他。這樣,孩子遲早會作出不明智的決定,給自己帶來麻煩,也會讓父母煩惱不堪。(箴言17:25;29:21)
聖經說:「人要……與妻子廝守,二人合為一體。」——馬太福音19:5
根據聖經,一對男女應該先結為夫妻,然後再有孩子。就算孩子長大成人,搬出去住了,他們的夫妻關係也不該因此改變。(馬太福音19:5,6)換句話說,你在家裡最重要 的身份是丈夫或妻子,其次 才是父親或母親。這個順序要是倒了過來,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自視過高」,以為自己是家裡最重要的人。(羅馬書12:3)一個家庭如果以孩子為中心,夫妻關係也不會很牢固。
給父母的建議
你在管教孩子時運用以下的原則,就可以好好履行父母的責任。
有愛心 「不要激怒兒女,免得他們灰心喪氣。」——歌羅西書3:21
說到做到 「你們的話,是就該說『是』,不是就該說『不是』」。——馬太福音5:37
a 想看更多關於管教兒女的資料,請上www.jw.org/zh-hant,點選:聖經真理 〉夫妻和父母。在這裡你可以讀到以下的文章:《怎樣管教兒女》《孩子常鬧脾氣怎麼辦?》《幫助兒女培養正確的道德觀》《怎樣管教十幾歲的兒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