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受任命作基督教國的守望者
    「列國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以什麼方式?
    • 40.在行動和言論方面,以西結必須預料受到什麼限制?

      40 「靈就進入我裡面,使我站起來;耶和華對我說:『你進房屋去,將門關上。人子阿,人必用繩索捆綁你,你就不能出去在他們中間來往。我必使你的舌頭貼住上膛,以致你啞口,不能作責備他們的人,他們原是悖逆之家。但我對你說話的時候,必使你開口,你就要對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聽的可以聽,不聽的任他不聽,因為他們是悖逆之家。』」——以西結書3:24-27。

      不顧阻撓繼續發言

      41.誰會企圖阻止以西結對他們提出責備?他的口會怎樣打開?他的舌頭會怎樣貼住上膛?

      41 用繩索捆綁以西結的並不是將以色列人擄去的巴比倫人。反之,捆綁以西結的是他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本身;他們會試圖阻撓他,不許他步出家門到他們當中宣布主宰耶和華的信息。這一切將他們的悖逆表露無遺。他們不想以西結對他們提出責備。但是以西結必須信賴上帝的感示。耶和華若沒有信息要他宣布,耶和華便會在這方面有如使以西結的舌頭貼住上膛不能發言一般。但是當耶和華有信息要他傳講時,耶和華便會對他說話,並打開以西結的口去宣布他的信息,無論悖逆的以色列人怎樣行。

      42.鑑於現代以西結階級所作的什麼研究,他們對基督教國對待他們的方式並不感覺驚奇?由於對什麼了解加深,他們獲得強化去執行他們的工作及緊守正確的立場?

      42 二千五百多年後,在現今這「末期」中,基督教國對待耶和華手下的受膏餘民的方式與悖逆的以色列人對待以西結的方式如出一轍。但是現代的以西結階級並非毫無預先的警告。他們研究過以西結的預言,因此知道他們會從基督教國受到怎樣的待遇。正如預言所描述,基督教國企圖將種種限制加於他們身上;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了這點。這並沒有使勇敢的以西結階級感覺驚奇。耶和華打開他們的心眼,使他們清楚看出和深深體會他那像戰車般的組織,他那屬天的宇宙組織。由於了解這點,他們獲得強化去執行他們的工作。他們意識到宇宙中只有兩個巨大的組織,耶和華的組織及魔鬼撒但的組織。他們選擇為耶和華的組織效勞。他們並不期望受上帝所感示,反之他們仰賴耶和華的聖靈幫助他們傳講他的信息。

      43.以西結階級信賴耶穌在馬可福音13:10-13所說的什麼話?

      43 他們信賴耶穌在論及『世界末期』的預言中對門徒所說的話:「福音必須先傳給萬民。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預先思慮說什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什麼話,你們就說什麼,因為說話的不是你們,乃是聖靈。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起來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馬可福音13:10-13;馬太福音24:3-14。

      44.因此,以西結階級不顧基督教國什麼獨裁政府的迫害繼續保持堅忍?他們決心忍耐到基督教國的末日來臨動機何在?

      44 現在我們已處於1970年代,雖然基督教國藉著轄下的教士和墨索里尼、希特拉、史達林等獨裁者之手對耶和華的受膏餘民極盡反對迫害之能事,耶和華的這些僕人卻忍耐至今繼續作基督教國的守望者。他們決心保持堅忍直至完成地上的傳道任務為止;這也意味到保持堅忍直至基督教國和這個事物制度(基督教國乃其中的顯要部分)的末日來臨。當基督教國遭受毀滅時,所有附和跟隨它的人都會死於非命;但受膏的餘民絕不想耶和華要他們對屆時巨大的生命損失負責。他們的目的是要證明自己是個忠心、順服的守望者階級。他們決心這樣行,但不是僅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而是要使耶和華獲得洗雪,證明他確已通過他們向基督教國提出充分和公平的警告。古代的以西結在履行守望者的職責方面所立的忠心榜樣保證耶和華在現今也會有一個忠心的守望者階級,直到他對基督教國執行他所預言的判決為止。

  • 基督教國餘日無多了
    「列國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以什麼方式?
    • 第六章

      基督教國餘日無多了

      1.關於基督教國,為什麼我們可以問及時間的問題?為什麼它已餘日無多了?

      「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關於基督教國這個勢力遍布全球的宗教組織,我們大可以提出這個問題。它自認崇拜的上帝是個偉大的計時者。他把與人類,特別是自稱為他的宗教代表與臣僕的人,有關的「時候、日期」置於他自己的管理之下。(但以理書2:20-22;使徒行傳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