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立根據聖經而推理
-
-
聖經表明真基督徒對涉及政治的爭論和活動該有什麼態度?
約翰福音17:16:「他們不屬於世界,正如我[耶穌]不屬於世界一樣。」
約翰福音6:15:「耶穌知道他們[猶太人]要來拉住他,叫他作王,就再次獨自退到山上去了。」後來他告訴羅馬總督說:「我的王國不屬於這個世界。要是我的王國屬於這個世界,我的臣下就要戰鬥,叫我不致被交給猶太人。可是,我的王國實在不是源於這個世界的。」(約翰福音18:36)
雅各書4:4:「你們這些通姦的人,難道不知道跟世俗友好,就是跟上帝敵對嗎?所以,誰想跟世俗做朋友,誰就淪為上帝的仇敵。」(為什麼這件事那麼嚴重呢?約翰一書5:19說,「全世界都受那惡者控制」。在約翰福音14:30,耶穌把撒但稱為「統治全世界的王」。因此,無論人支持世上什麼派系,其實都受誰控制呢?)
據世俗歷史家說,早期基督徒對參與政治有什麼態度?
「早期基督教並不受異教世界的統治者所了解和歡迎。……基督徒拒絕履行羅馬公民的某些義務。……他們不會擔任政治職位。」(A.赫克爾、J.西格曼:《文明之路——世界歷史》,237-238頁,美國費城,1937)
「基督徒肩負祭司的職責,是一群聖潔的人,跟國家保持分離。不得不承認的是,基督教看來確實能使國民越來越感到聖潔的必要,從而對國民生活產生最純潔的影響。」(奧古斯都·尼安達著,H.J.羅斯譯:《公元1至3世紀的基督教信仰和教會的歷史》,168頁,紐約,1848)
聖經表明真基督徒對涉及國旗國歌的儀式該有什麼態度?
哥林多前書10:14:「你們要遠避拜偶像的事。」(另見出埃及記20:4,5)
約翰一書5:21:「孩子們,你們要自守,不可拜偶像。」
路加福音4:8:「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要崇拜耶和華你的上帝,單要敬奉他。」』」
另見但以理書3:1-28。
這些國家象徵和愛國儀式真的含有宗教意味嗎?
「[歷史家]卡爾頓·海斯很早以前已經指出,美國學校所行的敬旗禮和宣誓儀式是不折不扣的宗教儀式。……這些天天舉行的儀式屬於宗教性質,是最高法院經一連串判決後最終確認了的。」(D.W.布羅根:《美國國民性》,163-164頁,紐約,1956)
「早期的國旗幾乎純屬宗教性質。……幾百年來,英格蘭國旗上的聖喬治紅十字架是個宗教象徵。事實上,人們看來一直借助宗教來使國旗顯得神聖。追本窮源,許多國旗都源於聖旗。」(《不列顛百科全書》,第9卷,343頁,1946)
「11月19日,[最高軍事]法院副主席主持公開儀式,與會者向巴西國旗致敬。……升旗之後,陸軍部長特里斯唐表達對這個紀念儀式的感想:『……國旗被人奉若神明,這種愛國宗教要求國民崇拜國旗。……國旗受人敬奉和崇拜。……國旗受人崇拜,就像祖國受人崇拜一樣。』」(《公理日報》,1956年2月16日,1906頁,巴西首都)
根據世俗歷史,早期基督徒對愛國儀式有什麼態度?
「基督徒拒絕向皇帝的亡靈獻祭——這差不多等於今天拒絕向國旗敬禮或向國家宣誓效忠。……在競技場上,為了讓基督徒獻祭,總擺放著長燃的祭壇,可是很少基督徒願意放棄信仰。囚犯只要在火上撒一把香,就可以得到一張『獻祭證書』而恢復自由。官員也仔細解釋,這樣做不是崇拜皇帝,只是承認皇帝是羅馬帝國的元首而具有神性。儘管這樣,還是沒幾個基督徒願意接受這個逃生的機會。」(D.P.曼尼克斯:《從容就義》,135,137頁,紐約,1958)
「崇拜皇帝的形式,包括在擺放了皇帝像的祭壇上撒一點香或灑幾滴酒。由於年代久遠,不大清楚當時的情況,也許我們認為這好像向國旗或國家元首舉手致敬一樣,是禮貌、尊重和愛國的表現。說不定在1世紀有很多人也這樣想。可是,基督徒不認同這種看法。他們認為這樣做等於崇拜,承認皇帝是神,因此是對上帝和基督不忠的表現。他們拒絕這樣做。」(M.F.埃勒:《基督教之初》,208-209頁,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1958)
基督徒在政治上嚴守中立,就等於不關心別人的福利嗎?
當然不是。基督徒很清楚耶穌的吩咐,「要愛人如己」。他們盡力實踐這句話。(馬太福音22:39)使徒保羅也勸勉說:「該對所有人行善,對信徒就更該這樣,因為彼此親如一家。」(加拉太書6:10)他們深信最大的善行就是告訴人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因為上帝的王國能夠永遠解決人類的難題,讓所有擁護上帝王國的人有希望得永生。
-
-
治病的奇跡根據聖經而推理
-
-
治病的奇跡
定義:把身體、精神或靈性有病的人治好。一些希伯來先知、耶穌基督和一些早期基督徒,靠著聖靈施行奇跡為人治病。
今天有些人能施行奇跡治病,是靠著聖靈嗎?
施行奇跡的能力有可能不是來自上帝嗎?
摩西和亞倫進見埃及的法老王,請求他准許以色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