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蜂洞悉聖經(上冊)
-
-
蜜蜂
(Bee)〔希伯來語devoh·rahʹ德博拉〕
聖經提到的蜜蜂顯然大都是野生蜜蜂。聖經形容迦南地是「流奶流蜜之地」,表明當地很早以前就有大量蜜蜂。(出3:8)現今當地依舊氣候暖和,百花盛放,十分適合蜜蜂大量繁殖,養蜂業因而十分盛行。在已知的兩萬多種蜜蜂當中,今天以色列最常見的是一種黑蜜蜂,學名叫Apis mellifica syriaca。
在一次軍事行動中,約拿單在樹林裡發現一個蜂巢(這蜂巢可能築在一棵中空的樹上),就蘸裡面的蜂蜜來吃。(撒上14:25-27)約旦河谷有許多野生蜜蜂,而施浸者約翰的主糧之一就是野蜜。(太3:4)蜂巢除了築在樹上之外,也築在裂縫裡,例如岩石和牆壁的裂縫。(申32:13;詩81:16)
士師記14:5-9記載,參孫殺死了一隻獅子,過了不久,他返回那裡,發現「有一群蜜蜂和一些蜂蜜在獅子的屍體內」。這個記載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眾所周知,大多數蜜蜂都厭惡屍體和腐肉。可是,值得留意的是,經文說參孫殺死獅子以後,「過了不久」,回到死獅那裡。譯作「過了不久」的希伯來語詞,字面意思是「過了一些日子」,這個詞組可以指過了一段時間,甚至過了一年。(參看撒上1:3[這裡譯作「年年」的希伯來語字面意思是「天天」];尼13:6)在這段日子,獅子的屍體大部分都被食腐肉的飛禽走獸和昆蟲吃掉了,其餘部分也被熾熱的陽光曬乾了。再說,蜜蜂不但在獅子的屍體內築了巢,還釀造了一些蜂蜜,可見肯定過了一段較長的日子。
蜂巢一旦受到騷擾,蜜蜂就會兇猛地反擊。聖經以此來形容亞摩利人從自己的山上出來追擊以色列人。(申1:44)詩篇執筆者也把周圍的敵國比作發動攻擊的蜂群,他只有信靠耶和華的名才能抵擋。(詩118:10-12)
先知以賽亞用生動的筆觸預言,埃及和亞述的大軍將入侵應許之地。他打了個比喻,說耶和華上帝一吹哨,入侵的軍隊就像成群的蒼蠅和蜜蜂一樣侵襲應許之地,並且在溪谷和石隙間定居。(賽7:18,19)經文所說的「吹哨」不是指養蜂人吹哨召喚蜜蜂,而是指耶和華會使這些入侵的國家留意到他子民的土地。
聖經中有兩個女子名叫底波拉(意思是「蜜蜂」)。其中一個是利百加的乳母(創35:8),另一個是女先知。後者曾與士師巴拉聯手擊敗了迦南王耶賓。(士4:4)
-
-
蜜,蜂巢洞悉聖經(上冊)
-
-
蜜,蜂巢
(Honey,Honeycomb)
蜂蜜是蜜蜂釀造的一種黏稠液體,有甜味。《希伯來語經卷》用noʹpheth(諾費特,意即「流出來的蜜」或「蜂巢的蜜」)和devashʹ(德巴什)兩個詞來指蜂蜜。「德巴什」除了指蜂蜜,可能也指果漿。(利2:11,Rbi8 腳注)《希臘語經卷》用的則是meʹli(梅利),還加上了形容詞aʹgri·os(阿格里奧斯,意即「野」)來指野蜂釀造的蜜。
蜂巢 從工程學的觀點來看,蜂巢是個傑作,顯示了造物主無與倫比的智慧和能力,因為他賦予了蜜蜂建築的本能,造出這麼奇妙的「工程」。巢室是六邊形的,這種形狀非常理想,因為可以容納的蜂蜜最多,所需的蜂蠟(構成巢室壁的物質)卻最少。築巢的時候,蜜蜂體內的特殊腺體會分泌蜂蠟。蜂蠟通過蜜蜂身上的細孔緩緩滲出,形成很小的白色薄片。蜜蜂用足把薄片移到顎部,把蠟片嚼爛,然後加在要建築的那部分蜂巢上。蜂巢壁只有1⁄3毫米(1⁄80英寸)厚,可以支撐的重量卻是自身重量的30倍。
蜜蜂會在樹上、岩石上等各種各樣的地方築巢,有一次甚至在動物的死屍內築了巢。這具屍體顯然已被太陽曬成了乾屍,不再腐爛。聖經記載,參孫曾經從這具乾屍中取蜜來吃。(士14:8,9)
蜂蜜 蜂蜜是用花果的蜜汁做成的。在蜜蜂採集花蜜、存於蜂巢的過程中,蜜蜂體內的某些化學物質跟花蜜混合在一起。花蜜中的水分部分蒸發,加上這些化學物質的作用,就使花蜜轉化成蜂蜜。花蜜的來源不同,蜂蜜的色澤和滋味也就各異。蜂蜜容易被身體吸收並迅速轉化成能量。
聖經裡提到的蜂蜜大部分是野蜜,例如施浸者約翰在曠野所吃的蜜。(太3:1,4)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的事例說明,蜂蜜能使人恢復體力。當時,約拿單因戰鬥而精疲力竭,就嘗了一點蜂蜜。他的眼睛馬上「就明亮了」。(撒上14:25-30)上帝在曠野中也曾提供這種能增強體力的食物給他的子民。那裡幾乎沒有什麼樹,但他的子民卻可以「從岩石裡」,也就是從蜜蜂在岩石地建造的蜂巢裡取蜜來吃。(申3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