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罪
    洞悉聖經(下冊)
    • 罪與律法 使徒約翰說:「凡慣常犯罪的,就是常行不法的事,可見罪就是不法。」(約一3:4)又說:「凡不義的事都是罪」。(約一5:17)另外使徒保羅也提到「沒有律法約束而犯罪的人」,說:「沒有[通過摩西頒布的]律法以前,罪已經在世上了。不過,由於沒有律法,罪就沒有記在誰的賬上。可是從亞當到摩西,死亡一直作王管轄人,儘管人所犯的罪跟亞當所犯的不同,也得受死所管轄。」(羅2:12;5:13,14)要明白保羅這番話是什麼意思,先得看看上下文。在這封寫給羅馬人的信中,保羅將兩群人作比較,一群是有摩西律法約束的猶太人,另一群是沒有律法約束的外邦人。保羅指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全都被罪所支配。(羅3:9)

      從亞當犯罪到公元前1513年律法之約訂立的大約2500年間,上帝沒有向人類頒布任何成文律法或規條,沒有清楚界定何謂罪,也沒有列明不同形式的罪。當然,上帝曾頒布過某些法令,比如洪水後向挪亞發布命令(創9:1-7),以及跟亞伯拉罕和他一家(包括他的外邦奴隸)立了割禮之約等(創17:9-14)。以色列人的情況則十分特殊,正如詩篇執筆者說,上帝只「向雅各傳達自己的話,向以色列頒布自己的條例和法令。他沒有這樣待過別國,萬國都不認識他的法令」。(詩147:19,20;另見出19:5,6;申4:8;7:6,11)談到上帝賜給以色列人的律法,聖經說:「人行律法所定的正義,就能因此而活下去」,只有完美無罪的人,比如耶穌基督,才能十全十美地遵守律法。(羅10:5;太5:17;約8:46;來4:15;7:26;彼前2:22)從亞當的日子到訂立律法之約,其間所頒布的法令都沒有這些特點。

  • 罪
    洞悉聖經(下冊)
    • 律法如何使罪過「顯得多」 儘管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是非感,他們的良心也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上帝跟以色列人訂立律法之約後,人才能從不同的層面認清什麼是罪。這麼一來,上帝的朋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代中如果有人聲稱自己無罪,他的口就被堵住了,而且「全世界的人都要受上帝治罪」。原因是:人人都從亞當承受了不完美,根本不可能憑著遵守摩西律法,使自己在上帝面前稱義,「律法原是要讓人認清什麼是罪」。(羅3:19,20;加2:16)由於律法清楚界定什麼是罪,讓人全面認識罪所涵蓋的範圍,結果人得以認清許許多多的行為和態度都是不對的,都是「罪」;在這個意義上,律法彷彿令罪過「顯得多」。(羅5:20;7:7,8;加3:19;另見詩40:12)獻祭的規定不斷提醒那些受律法約束的人,他們是有罪的。(來10:1-4,11)這樣,律法就成了他們的監護老師,領他們到基督那裡,叫他們「因信心而稱義」。(加3:22-25)

      為什麼說,上帝給以色列人的誡命使罪「有機可乘」?

      使徒保羅指出,摩西律法並不能使人在耶和華上帝面前取得正義的地位。他說:「以往我們受肉體支配的時候,藉律法而生的犯罪慾念操縱我們的身體,使我們結出惡果,以致死亡。……那麼,我們該說什麼呢?律法是罪嗎?當然不是!其實,如果沒有律法,我根本就不認識罪。例如,要不是律法說『不可貪婪』,我根本就不知道貪婪是什麼。但是,誡命使罪有機可乘,罪就在我心裡引發各樣的貪慾。因為沒有律法,罪就是死的。」(羅7:5-8)

      沒有律法,使徒保羅就無法全面認識罪,不知道罪涉及的範圍有多廣,比如不知道貪婪就是罪。正如保羅說,犯罪的慾望「藉律法而生」,還說不可貪婪的誡命使罪「有機可乘」。要明白保羅的意思,先得明白「沒有律法,罪就是死的」這句話的含義,也就是:如果沒有律法清楚界定什麼是罪,那麼誰也不能被控犯了法或犯了罪。換言之,律法頒布以前,某些事還沒有被界定為罪,所以保羅和他的同胞即使做了這些事,也沒有被定罪。但律法一旦頒布,他們就都被列為罪人,被定了死罪。律法也使他們更清楚意識到自己是有罪的。當然,這不是說摩西律法誘使他們犯罪,只是說律法把「人人都有罪」這個事實顯露無遺而已。有了律法作為依據,更多人就因更多罪名而被定罪了。從這方面來說,罪因律法而有機可乘,得以在保羅和他的同胞身上成立。

      那麼「律法是罪嗎」?答案是否定的。(羅7:7)摩西律法不是「達不到目標」,即上帝頒布這套律法的目的。剛相反,摩西律法其實完全達到了目標,射中了靶心,不但能發揮保護和引導的作用,而且在法律上確立了一個事實,就是人人都有罪,需要上帝的救贖,以色列人也不例外。另外,摩西律法也成功帶領以色列人到他們的救贖主基督那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