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米洞悉聖經(上冊)
-
-
阿拉米 一詞單獨使用時,基本上指敘利亞,通常都譯作敘利亞。(士10:6;撒下8:6,12;15:8;何12:12)範圍包括從黎巴嫩山脈到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北面的托羅斯山脈到南面的大馬士革甚至更南的地方。(見敘利亞)
阿拉米納哈連(詩60篇的題記)通常翻譯成希臘語的「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兩河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司提反談到亞伯拉罕還在迦勒底的吾珥時,說他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徒7:2)多年後亞伯拉罕差遣僕人前往上美索不達米亞(阿拉米納哈連),到拿鶴的城為以撒找個妻子。(創24:2-4,10)巴蘭也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山區比奪。(申23:4;另見民23:7;見美索不達米亞)
阿拉米的巴旦 特指位於上美索不達米亞的哈蘭城一帶的地區。(創25:20;28:2-7,10;見巴旦)
這一帶聚居的都是阿拉米人,即出自閃族的阿拉米後代。
-
-
阿拉米洞悉聖經(上冊)
-
-
阿拉米王國 聖經記述以色列國的發展史時,也同時提到阿拉米王國。阿拉米納哈連(美索不達米亞)的王古珊利薩廷,壓迫以色列人八年,直到俄陀聶解救他們為止。(士3:8-10)
阿拉米瑣巴 是一個阿拉米王國,在掃羅統治期間(公元前1117-前1078)跟以色列人為敵。(撒上14:47)這個王國看來位於大馬士革北面,統治範圍北至哈馬,東至幼發拉底河。大衛跟以色列的敵人交戰時,遇上強大的阿拉米瑣巴王哈達德謝,大衛擊敗了他。(撒下8:3,4;代上18:3;另見詩篇60篇題記)在這以後,阿拉米人利遜糾合了一幫人前往大馬士革,並在當地奪得王權,不久這個城就成了阿拉米最重要的城(王上11:23-25),是「敘利亞的首都」(賽7:8)。此後,阿拉米王國一直仇視以色列人,是北方以色列國的宿敵。(見大馬士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