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埃及,埃及人
    洞悉聖經(上冊)
    • 從古至今,尼羅河都是埃及人賴以為生的河流。河谷像一條狹長的綠帶,穿過非洲東北部炎熱的沙漠地帶。「下埃及」包括寬闊的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在這裡分散成很多條汊流,然後注入地中海,以往至少有五條汊流,現今只剩兩條。從河水分散之處(現今的開羅地區)到海岸約有160公里(100英里)。開羅北面不遠處是赫利奧波利斯(聖經裡叫安城)的遺址,開羅南面幾公里之外是孟斐斯(聖經裡叫挪弗)。(創46:20;耶46:19;何9:6)孟斐斯以南是「上埃及」地區,沿河谷往上走,直到位於阿斯旺(古代的色弗尼)的尼羅河第一瀑布,大約有960公里(600英里)。不過很多學者認為,這個地區的北部應該叫「中埃及」才合理。在整個地區(包括中埃及和上埃及),平坦的尼羅河河谷的寬度很少超過20公里(12英里),河谷兩邊是懸崖(有的是石灰岩,有的是沙岩),而懸崖就成為沙漠的邊界。

  • 埃及,埃及人
    洞悉聖經(上冊)
    • 尼羅河是埃及的經濟命脈 今天,尼羅河河谷兩邊的沙漠地區植物稀少,幾乎寸草不生,動物難以生存。不過證據顯示,古時候這一帶的溪谷有很多野生動物,埃及人經常在此狩獵。近代的雨量明顯減少,今天更幾乎接近零(開羅的年降雨量可能只有5厘米[2英寸])。因此,尼羅河是埃及人生活的希望,民眾依傍著尼羅河繁衍生息。

      尼羅河發源於埃塞俄比亞山脈及鄰近地區。季節性的大雨足以使尼羅河上漲,每年7月到9月,河水都漫過兩岸。(參看摩8:8;9:5)溢出的河水不單注滿灌溉用的溝渠和水池,還帶來養分豐富的泥沙,令兩岸的土壤更肥沃。由於尼羅河河谷和三角洲極其富饒,聖經也說,羅得所看到的所多瑪和蛾摩拉一帶水源充足,就像「耶和華的園子,又像埃及地」。(創13:10)不過,漫過兩岸的水量年年不同,水量不足時,農作物就會失收,導致饑荒。(創41:29-31)如果尼羅河的水完全漫不過兩岸,埃及地就會遭受最嚴重的旱災,變成一片貧瘠的荒地。(賽19:5-7;結29:10-12)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