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衛洞悉聖經(上冊)
-
-
不過,起初大衛放下為父親牧羊的工作,並不是要承受王位,而是在宮廷裡做樂手。掃羅的一個侍役推薦大衛擔任這份差事,說大衛不但是個「彈琴能手,又是個勇猛之士,而且說話機靈,身材挺秀,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撒上16:18)大衛於是在掃羅心緒不寧時為他奏樂,同時也做掃羅的侍衛,替他拿軍器。(撒上16:19-23)
後來,基於聖經沒有透露的理由,大衛回到父親家裡一段時間。
-
-
大衛洞悉聖經(上冊)
-
-
逃亡外地(見上冊746頁地圖) 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使大衛從一個在曠野牧羊的無名小卒,一躍成為全國矚目的英雄。大衛擊敗非利士人,率領戰士凱旋回來時,婦女們載歌載舞出來迎接。她們唱出當日傳頌一時的歌:「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撒上18:5-7)「所有以色列人和猶大人都愛大衛」。掃羅的兒子約拿單甚至跟大衛立約,保證雙方互愛互重,終生不渝。連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和孫子米迦也從這個約受惠不淺。(撒上18:1-4,16;20:1-42;23:18;撒下9:1-13)
大衛深受人民愛戴,令掃羅大為妒忌。「從那天起,掃羅就猜忌大衛」。有兩次,大衛照常為掃羅王奏樂,王竟拿起矛向他擲去,想把他釘在牆上,但兩次都蒙耶和華搭救。掃羅曾經應許,誰殺死巨人歌利亞,就將女兒給這人做妻子。但他卻背信反悔,不願把女兒賜給大衛。最後他同意讓第二個女兒嫁給大衛,但大衛必須交出「一百個非利士人的包皮」。這是個不合理的要求,掃羅以為大衛一定會被敵人殺死。可是大衛英勇過人,竟能將二百個非利士人的包皮交給掃羅。掃羅只好將米甲給他做妻子。至此掃羅有兩個兒女都跟大衛立了約,這令掃羅更加憎恨大衛。(撒上18:9-29)大衛再次為掃羅王奏樂時,王第三次企圖用矛將他釘在牆上。當晚大衛就逃亡外地。他跟掃羅再會面時,情況和環境都大為不同了。(撒上19:10)
隨後幾年,大衛四處流亡,逃避掃羅的追殺。掃羅心狠手辣,處心積慮想要將大衛置於死地。最初大衛逃到拉瑪,投奔先知撒母耳。(撒上19:18-24)後來在那裡也無法得到庇護了,他就逃往非利士人的城迦特。途中,他在挪伯城停留,謁見大祭司亞希米勒,並取得歌利亞的劍。(撒上21:1-9;22:9-23;太12:3,4)但到了迦特,他又不得不裝瘋賣傻,在城門的門扇上亂寫亂畫,鬍鬚上流著唾沫,才得以逃到別處去。(撒上21:10-15)由於這些經歷,大衛寫了詩篇34和56篇。後來,大衛逃到亞杜蘭的一個洞穴裡,他全家都到那裡跟他會合,又有約四百個愁苦不幸的人跟隨了他。詩篇57篇或142篇(或兩篇詩都是)所描述的,可能是他在這段時期的經歷。大衛繼續流亡,從亞杜蘭的洞穴逃到摩押的米斯巴,然後回到猶大,進了哈列的森林。(撒上22:1-5)他住在基伊拉的時候,獲悉掃羅準備前來攻打他,就帶著數目已達六百的人前往西弗曠野。掃羅尾隨不捨,從西弗曠野的何列沙追到瑪安曠野。掃羅快要抓著大衛時,接到非利士人進犯國境的消息,只好暫時不追趕大衛,回去迎戰非利士人。這讓大衛有機會逃到隱基底去。(撒上23:1-29)大衛根據相關的經歷,寫了好幾篇美妙的詩篇,讚美耶和華施行奇跡搭救他。(詩篇18,59,63,70篇)
在隱基底,掃羅走進一個洞穴裡便溺。當時大衛正藏在洞穴的深處,於是起來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擺,卻沒有下手殺死掃羅。大衛說他斷不敢動手傷害王,「因為他畢竟是耶和華所膏立的人」。(撒上24:1-22)
撒母耳死後 撒母耳死後,大衛仍然在外地流亡,他下到帕蘭的曠野去。(見帕蘭)當地有個大財主名叫「拿八」,他在希伯崙之南的迦密擁有產業。雖然大衛和他的手下善待拿八,他卻忘恩負義,不肯給大衛任何援助。大衛本想殺盡拿八一家的男丁,幸好拿八的妻子亞比該迅速採取行動,才及時制止大衛魯莽行事。但耶和華擊打拿八,他就死了。拿八死後,大衛娶了他的寡婦。先前大衛已娶了耶斯列人亞希暖為妻,現在又娶了迦密人亞比該。大衛流亡期間,掃羅已將米甲給了另一個人做妻子。(撒上25:1-44;27:3)
大衛再次下到西弗的曠野,掃羅仍尾追不捨。大衛形容掃羅和手下的3000士兵搜索他,就彷彿搜索「一隻跳蚤,就像人在山上追趕一隻山鶉一樣」。一天晚上,大衛和亞比篩潛進掃羅的營寨,趁他熟睡拿走了他的長矛和水壺。亞比篩本要趁機殺死掃羅,但大衛再次饒了掃羅一命,並說,他認為在耶和華眼中,動手傷害耶和華所膏立的人是萬萬不該的。(撒上26:1-25)此後,大衛再也沒跟掃羅見面了。
大衛在非利士人地區的洗革拉定居下來,有十六個月的時間不再受掃羅威脅。掃羅軍中有些勇士到洗革拉來歸附大衛,幫助大衛攻取南部那些跟以色列為敵的城鎮,擴張了猶大的疆界,也鞏固了大衛未來的王位。(撒上27:1-12;代上12:1-7,19-22)後來,非利士人準備向掃羅的軍隊進攻,亞吉王以為大衛「已經被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憎惡」,就邀請大衛同去。可是,非利士人的同盟首領認為大衛會對他們不利,就不容他跟他們一起上陣。(撒上29:1-11)兩軍在基利波山交戰,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包括約拿單)都陣亡了。(撒上31:1-7)
同一時間,亞瑪力人突襲洗革拉,放火燒城,將所有婦孺擄去。大衛和手下立即追趕,終於將妻子、兒女和財物全部奪回來。(撒上30:1-31)三天後,一個亞瑪力人拿著掃羅的王冠和手鐲來見大衛,偽稱他已將傷重的掃羅殺死,想要邀功請賞。雖然他在這件事上說的其實不是真話,大衛卻因為他親口作證說,「我殺了耶和華所膏立的人」,就下令將他處死。(撒下1:1-16;撒上31:4,5)
被立為王(見上冊746頁地圖) 掃羅去世的噩耗使大衛十分悲傷。他所關心的,不是自己的死敵去世,而是耶和華所膏立的君王隕落。大衛作了一首哀歌,題名為《弓歌》,悼念自己最兇狠的仇敵掃羅和最要好的朋友約拿單,兩人竟然同時戰死沙場:「掃羅和約拿單,生前可愛可喜,死時也不分離」。(撒下1:1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