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希伯來語經卷》
    洞悉聖經(下冊)
    • 《希伯來語經卷》

      (Hebrew Scriptures)

      上帝啟示人寫下的經卷。按照今日一般的編排,從創世記至瑪拉基書合共39卷,佔聖經全書頗大的篇幅。

      在大部分聖經譯本中,《希伯來語經卷》都劃分為三部分:(1)歷史書,從創世記至以斯帖記,共17卷;(2)詩歌書,從約伯記至雅歌,共5卷;(3)預言書,從以賽亞書至瑪拉基書,共17卷。這只是概括性分類,因為歷史書也含有詩歌成分(創2:23;4:23,24;9:25-27;出15:1-19,21;士5章)和預言成分(創3:15;22:15-18;撒下7:11-16);詩歌書也含有歷史(伯1:1-2:13;42:7-17)和預言(詩2:1-9;110:1-7);預言書裡也含有歷史和詩歌(賽7:1,2;耶37:11-39:14;40:7-43:7;哀1:1-5:22)。

      猶太人用不同的次序編排和組合這39卷書,因而所編的《希伯來語經卷》只有24卷或22卷。根據他們的傳統正典劃分如下:第一部分是律法書(希伯來語Toh·rahʹ托拉),也稱為摩西五經,包括(1)創世記,(2)出埃及記,(3)利未記,(4)民數記,(5)申命記。(見摩西五經)第二部分是先知書(希伯來語Nevi·ʼimʹ內比因),分為「前期先知」,(6)約書亞記,(7)士師記,(8)撒母耳記(上下合為一卷),(9)列王紀(上下合為一卷);「後期先知」再細分為「大」先知書,(10)以賽亞書,(11)耶利米書,(12)以西結書,(13)十二「小」先知書(包括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全部合為一卷)。第三部分稱為聖錄(希伯來語Kethu·vimʹ凱圖賓),開頭是(14)詩篇,(15)箴言,(16)約伯記;然後是《彌基錄》或叫《五卷經》,包括(17)雅歌,(18)路得記,(19)耶利米哀歌,(20)傳道書,(21)以斯帖記;跟著是(22)但以理書,(23)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合為一卷)和(24)歷代志(上下合為一卷)。有時候,路得記被併入士師記,耶利米哀歌則被併入耶利米書。這種編排使《希伯來語經卷》只有22卷,相當於希伯來語的22個字母。今天,希伯來語聖經一般都不採用這種編排方法。

      早期的《希伯來語經卷》聖經書目不是全都按照上述次序排列的,因為當時個別的經卷被歸入不同的書卷。且舉個例說明,《巴比倫塔木德·最後一道門》14b說:「我們的拉比主張:各先知書的次序應當是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以賽亞書和十二小先知書。」(譯自M.西門與I.斯洛特基的英譯本)在德國和法國抄寫的一些希伯來語抄本將耶利米書編在以賽亞書之前,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 《希伯來語經卷》
    洞悉聖經(下冊)
    • 《希伯來語經卷》的正典 聖經的《希伯來語經卷》各卷的次序,並不是按照成書時間排列的。約珥、阿摩司和約拿的日子,比耶利米、以西結和但以理的日子早了大約兩個世紀。經卷的名稱也未必顯示執筆者是誰。比方說,約伯記看來是摩西寫的,路得記則是撒母耳寫的。關於各經卷的成書時間和執筆者等細節,詳見聖經條下的《聖經各卷成書年份表》。至於各卷的內容、宗旨和重要性,以及為何真實可靠等,見個別經卷名稱的條目。

      《希臘語經卷》記載了耶穌基督所說的話,這些話證實《希伯來語經卷》的正典地位在耶穌的日子就已經確立了,例如耶穌曾提到《希伯來語經卷》的三個部分,說:「摩西律法、先知書 和詩篇 上,凡指著我所記的話,都必定應驗。」(路24:44)他的門徒在寫作和言談間也提及「律法和先知書」「聖經」「摩西律法和先知書」等。(徒13:15;18:24;28:23;羅1:2;提後3:15;見正典)

      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希伯來語經卷》的正典沒有收錄任何次經。自從《希伯來語經卷》的正典在以斯拉和瑪拉基的日子(公元前5世紀)完成以來,猶太人一直小心保護這些經卷,不讓任何有問題的寫作摻雜到聖經正典之中。(見次經)稱為蘇弗令的猶太抄經士在這方面十分嚴謹,後來抄經的重任由馬所拉學者接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