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語經卷》洞悉聖經(下冊)
-
-
《希臘語經卷》的正典由27卷書組成。耶穌返回天上後,上帝一共啟示八個人寫下這些經卷:馬太、馬可、路加、約翰、保羅、雅各、彼得、猶大。耶穌傳道期間,這八個人並非全都跟從過他,已知的事實是,只有三個使徒(馬太、約翰、彼得)曾與耶穌共事。馬可也許就是耶穌被捕時遠遠跟著他的那個「年輕人」。(可14:51,52)五旬節那天,雅各和猶大跟門徒在一起,馬可當時也許在場。(徒1:13-15;2:1)後來使徒保羅歸信成為基督徒。這些執筆者跟公元1世紀的耶路撒冷中央長老團的關係都很緊密。
這些經卷原本用什麼語言寫成呢?只有馬太福音起初是用希伯來語寫的,後來譯成希臘語,其餘26卷都是用當日通用的語言古希臘共同語寫的。(參看馬太福音)
蒙上帝啟示寫聖經的基督徒男子,都是土生土長的猶太人(羅3:1,2),卻不約而同地用希臘語寫作,這並不是巧合。他們所寫的,也絕非僅供私人閱讀的書信,而是要廣為傳揚、讓所有會眾閱讀鑽研的經卷。(西4:16;帖前5:27;彼後3:15,16)上帝吩咐執筆者把他們獲悉的好消息傳到地極,傳到不懂希伯來語和拉丁語的地方去。(太28:19;徒1:8)當日,甚至在鄰近巴勒斯坦的地區,也有越來越多非猶太人加入本地的會眾。此外,這些執筆者引用《希伯來語經卷》時,也時常使用希臘語《七十子譯本》。
《希臘語經卷》各卷的大致成書年份(公元),次序如下:馬太福音,41;帖撒羅尼迦前書和後書,50和51;加拉太書,50-52;哥林多前書和後書,55;羅馬書,56;路加福音,56-58;以弗所書、歌羅西書、腓利門書、腓立比書,60-61;希伯來書、使徒行傳,61;雅各書,62之前;馬可福音,60-65;提摩太前書、提多書,61-64;彼得前書,62-64;彼得後書,64;提摩太後書、猶大書,65;啟示錄,96;約翰福音、約翰一書、二書、三書,98。《希臘語經卷》前後不及60年就寫成了,《希伯來語經卷》卻花了差不多1100年才完成。
後來,《希臘語經卷》各書被輯錄成一卷,但不是按照成書時間排列,而是按照各卷的內容,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分類的:(1)四福音和使徒行傳,共五本歷史書,(2)21封書信,(3)啟示錄。
馬太、馬可、路加、約翰所寫的四卷福音書(「福音」的意思是「好消息」),就耶穌的生平和活動提供四卷歷史記錄,每卷都是獨立的報導。頭三卷有時叫做同觀福音(意思是「類似的觀點」),因為跟約翰福音比較,這三卷福音書雖說有執筆者的獨特風格,卻以類似的手法去報導耶穌的傳道工作;約翰福音則補充了這三位執筆者沒有提及的一些細節。四福音之後就是使徒行傳,這卷書敘述基督徒會眾的歷史,從五旬節開始,直到耶穌死後差不多三十年為止。
歷史書之後是21封書信。這些書信談到會眾內部的運作、難題、傳道活動,所享的殊榮和所懷的希望等,其中13封指明是保羅寫的。一般都認為,希伯來書是保羅的手筆。接著幾封信大都是寫給全體會眾的,執筆者分別是雅各、彼得、約翰和猶大。最後,啟示錄一書預告未來將要發生的大事,將整本聖經的預言帶到高潮。
-
-
《希臘語經卷》洞悉聖經(下冊)
-
-
《希臘語經卷》是上帝話語的重要部分,價值非凡。經卷中關於上帝獨生子的四卷記錄,闡明了他的根源和教誨,他所立的榜樣,所作的犧牲,以及他的死亡和復活等。其他經卷也詳述了基督徒會眾成立的經過,上帝怎樣傾下聖靈使會眾茁壯成長,以及會眾經歷過什麼難題,怎樣成功應付等。這些資料對今日真基督徒會眾有極大的幫助。這些經卷雖為不同的人,或針對不同的情況而寫,所持有的觀點和目的也有分別,卻共同構成一個首尾一貫、完備無缺的整體。這些經卷跟《希伯來語經卷》互為補足,共同構成聖經的正典。主要來說,《希臘語經卷》對屬靈的以色列(上帝的會眾)最為重要,也倍受他們關注珍視,但對所有渴望蒙上帝嘉許的人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