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埃及人洞悉聖經(上冊)
-
-
那時,很多猶太人無疑離開埃及返回家鄉(賽11:11-16;何11:11;亞10:10,11),但也有一些人留在埃及。因此,在埃利潘蒂尼(埃及語叫Yeb)有一個猶太社區。埃利潘蒂尼是尼羅河中的一個島嶼,靠近阿斯旺,在開羅南面約690公里(430英里)。在那裡發現的紙莎草紙文獻很有價值,助人了解公元前5世紀期間當地的主要情況。大約在這段時間,以斯拉和尼希米回到耶路撒冷。文獻用阿拉米語寫成,其中有撒馬利亞人桑巴拉(尼4:1,2)和大祭司約哈南的名字(尼12:22)。值得注意的是,文獻中有一份官方諭令,是大流士二世統治期間(公元前423-前405)頒布的,允准殖民地的猶太人慶祝「無酵節」。(出12:17;13:3,6,7)此外,文獻中常常出現Yahu(亞胡)這個名字,「亞胡」是「耶和華」(或「雅威」;比較賽19:18)這名字的一種詞形。不過,也有很多證據表明,當地宗教深受異教影響。
-
-
埃及,埃及人洞悉聖經(上冊)
-
-
重要的紙莎草紙文獻 由於埃及的土壤非常乾燥,紙莎草紙抄本得以保存下來。如果環境潮濕的話,抄本早就損毀霉爛了。自19世紀後期到如今,在埃及發現了很多紙莎草紙抄本,其中有數量相當多的聖經抄本,如《切斯特·貝蒂紙莎草紙殘片集》。這些聖經抄本,是聖經原作和較後期的犢皮抄本之間非常重要的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