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希臘人洞悉聖經(下冊)
-
-
不過,亞歷山大去世之前,已把希臘的文化和語言傳播到廣大帝國的各地。在很多被征服的國家裡,都有希臘殖民地建立。亞歷山大城在埃及興建起來,後來成為與雅典分庭抗禮的學術中心。這樣,地中海和中東很多地區都開始希臘化,古希臘共同語成為許多民族的通用語。《希伯來語經卷》的《七十子譯本》由亞歷山大城的猶太學者譯成,所用的語言就是古希臘共同語。後來,《希臘語經卷》也用古希臘共同語寫成,由於這種語言當時通行世界各地,結果基督教的好消息能夠迅速傳遍地中海一帶。(見希臘語)
-
-
希臘,希臘人洞悉聖經(下冊)
-
-
說希臘語的猶太人 使徒行傳還出現了另一個詞:Hel·le·ni·staiʹ(海萊尼斯泰,單數詞形是Hel·le·ni·stesʹ海萊尼斯泰斯)。這個詞無論在希臘文學作品還是在希臘化的猶太文學作品中都沒有出現過,所以詞義不能完全確定。不過,詞典編纂者大都認為,在使徒行傳6:1和9:29,這個詞是指「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前一節經文所提到的「海萊尼斯泰」,相對於「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E·braiʹoi「埃布雷伊」[《韋斯科特與霍特希臘語文本》])。公元33年五旬節,來自很多地方的猶太人和歸信者前往耶路撒冷過節。在耶路撒冷的俄斐勒山上發現的《狄奧多圖斯碑》表明,曾有很多說希臘語的猶太人和歸信者來到耶路撒冷。碑文用希臘語寫成,內容如下:「貝特努斯的兒子狄奧多圖斯興建了這座會堂,他是祭司兼會堂主管,他父親和祖父也是會堂主管。他興建這座會堂,用來宣讀律法,傳授上帝的誡命,又(建造)旅舍、房間和蓄水池,好為從外國來的人提供住宿。這座會堂的創辦人是狄奧多圖斯的父親、眾長老和西蒙家族的人。」(《聖經考古學》,G.歐內斯特·賴特著,1962,240頁)有些人認為這塊碑跟「自由民會堂」有關。導致司提反殉道的人中,有些是這個會堂的成員。(徒6:9;見自由民,自由人)
使徒行傳11:20提到住在敘利亞安提阿的一些居民時,用了「海萊尼斯泰」一詞。這個詞也許是泛指「說希臘語的人」,而不是僅指說希臘語的猶太人。何以見得呢?因為昔蘭尼和塞浦路斯的基督徒來到之前,安提阿的基督徒「只對猶太人」傳講上帝的話語。(徒11:19)因此,經文所提到的「海萊尼斯泰」也許是指希臘化並說希臘語(可能也按希臘習俗而生活)的各國人。(見安提阿1;昔蘭尼,昔蘭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