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國的既定時期洞悉聖經(上冊)
-
-
列國的既定時期
(Appointed Times of the Nations)
耶穌預告耶路撒冷必遭受毀滅,然後說:「耶路撒冷必被列國踐踏,直到列國的既定時期[和合譯做『外邦人的日期』]滿了。」(路21:24)
-
-
列國的既定時期洞悉聖經(上冊)
-
-
「列國」與「耶路撒冷」 既然耶穌說耶路撒冷會被踐踏,直到「列國的既定時期」滿了為止,可見他的話的含義肯定跟耶路撒冷被踐踏一事有關。譯做「列國」或「外邦人」的希臘語eʹthne(埃特內)的意思是「各國各族」,在聖經裡專指非猶太人或外邦人。有人因此認為,這個預言純然是針對古耶路撒冷城受外邦人管治的那段時期說的。
毫無疑問,耶穌預告必遭踐踏的是古代的耶路撒冷城,這個預言確實在公元70年羅馬人摧毀耶路撒冷時應驗了。然而,有一點是很多聖經評注家都認同的,就是跟「列國的既定時期」相關的預言遠遠跨越了公元70年。例如,F.C.庫克在著名的《聖經評注》中談到路加福音21:24說:「這節經文顯然把聖經的這個重要預言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跟末世有關,另一部分跟耶路撒冷遭毀滅有關。」因此,要知道「列國的既定時期」到底是只關係到古代的耶路撒冷城,還是也關係到其他意義更重大的事物,關鍵在於弄清楚「耶路撒冷」在聖經裡象徵或代表什麼。
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的首都,大衛王朝的君王都在那裡「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掌權作王。(代上29:23)因此,耶路撒冷代表上帝所設立的政府,代表他通過大衛王朝施行統治的王國。難怪耶路撒冷連同錫安山被稱為「偉大君王的城」。(詩48:1,2)換言之,聖經是用耶路撒冷代表上帝那個由大衛王朝統治的王國,就像新聞媒體常以首都(如華盛頓、倫敦、巴黎、莫斯科等)去代表各國政府一樣。地上的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踐踏摧毀、君王被擄、土地淪為荒涼以後,就再也沒有大衛王朝的君王從那裡施行統治了。但聖經指出,身為大衛王系的君王,彌賽亞耶穌必在天上的錫安山,從天上的耶路撒冷施行統治。(詩2:6,7;來5:5;啟14:1,3)
開始受「踐踏」 大衛王朝統治的王國遭踐踏,並非始於公元70年羅馬人摧毀耶路撒冷的日子,而是始於公元前607年巴比倫人推翻大衛王朝的時候。那一年,尼布甲尼撒摧毀耶路撒冷,俘擄西底家王,以色列全地淪為荒涼。(王下25:1-26;見年代學)事態發展跟以西結書21:25-27的預言完全一致,當時耶和華對西底家說:「你該除掉頭巾,摘下冠冕。時勢不同了……我要把這個冠冕摔毀,摔毀,又摔毀。無人能得著這個冠冕,直到持合法權柄的人來到,我才賜給他。」聖經《希臘語經卷》清楚表明,耶穌基督就是這個「持合法權柄」的人,獲賜大衛王系的冠冕(這是從西底家頭上摘下來的)。天使宣告耶穌誕生時,說:「耶和華上帝必把他祖先大衛的寶座賜給他,他必作王統治雅各家,永無窮盡;他的王國必沒有終結。」(路1:32,33)
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陷落,大衛王朝的統治被打斷,全地從此受外邦人統治。在大衛王朝統治的王國受制於外邦國家的這段時期裡,耶路撒冷所代表的上帝王國一直受「踐踏」。《昂格爾聖經詞典》(1965,398頁)指出這段時期跟統治權有關,說:「隨著時間過去,外邦『列國』管治地球的時期也逐步邁向終結。這段時期一結束,『外邦人的日期』(路21:24;但2:36-44)就滿了。」(參看結17:12-21;另見但8:7,20就米底亞-波斯的衰亡所作的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