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裔,種子洞悉聖經(上冊)
-
-
「女人的苗裔」是屬靈的苗裔 不論上帝古代的忠僕如何理解這個問題,根據《希臘語經卷》提供的線索,「女人的苗裔」如果要「打碎」消滅魔鬼這個靈體,就必須是能力高強的靈體,不可能是血肉之軀。問題是,「女人的苗裔」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個「女人」或「母親」又是誰呢?
聖經再次提到這個應許的「苗裔」,是兩千多年後的事,當時上帝對忠心的亞伯拉罕作出了一個應許。亞伯拉罕是閃的後代;挪亞曾在預言裡稱耶和華為「閃的上帝」(創9:26),可見閃是蒙上帝悅納的。在亞伯拉罕的日子,聖經預告這個「苗裔」必出自亞伯拉罕的家。(創15:5;22:15-18)後來,祭司麥基洗德給亞伯拉罕祝福,進一步證實這一點。(創14:18-20)除了透露亞伯拉罕必有苗裔或後代,上帝的話也顯示這個拯救人類的「苗裔」會在地上出現。
苗裔只有一個 無論是希伯來語還是希臘語,聖經談到亞伯拉罕或其他人的後代時用的都是單數詞,即把這些「後代」看成一個整體。聖經在談及亞伯拉罕的後代時不用複數詞ba·nimʹ(巴寧)意即「眾子」(「兒子」的單數詞是ben本),而用集體名詞zeʹraʽ(澤拉),看來是有充分理由的。使徒保羅曾說明這一點,指出上帝應許要讓亞伯拉罕的苗裔造福萬民時,說的主要是一個 苗裔,就是基督。保羅說:「應許的話原是對亞伯拉罕和他的苗裔說的。經上不是說『眾苗裔[希臘語sperʹma·sin斯佩馬辛]』,好像有許多似的,而是說『你的苗裔[希臘語sperʹma·tiʹ斯佩馬蒂]』,只有一個,就是基督。」(加3:16,Rbi8 腳注)
有些學者並不認同保羅就「苗裔」是單數還是複數所作的解釋。他們說,希伯來語「澤拉」一詞用來指「苗裔」或後代時,(無論是單數還是複數的)詞形都從來不變,而且跟「澤拉」連用的動詞和形容詞本身也不會顯示所指的後代是單數還是複數。儘管他們說的沒有錯,但另有證據顯示,保羅的解釋無論在語法上還是在教義上都是正確的。關於這個證據,麥克林托克和斯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1894,第9卷,506頁)說:「如果[跟『澤拉』連用的]是代詞,那麼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所用的代詞如果是單數,『澤拉』就是單指一個後代,即惟一的一個或許多個中的一個;如果是複數,就泛指所有後代。這是《七十子譯本》一貫遵循的語法規則……彼得顯然十分清楚這種語法,因為他引用創世記22:17,18的經文對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說話時(當時保羅還未成為基督徒),就用了『苗裔』的單數詞(徒3:25),跟大衛在一千年前的做法是一樣的(詩72:17)。」
這部百科全書補充說:「保羅不是要區分某一個苗裔跟另一個苗裔,而是要說明只有一個苗裔,不是有很多苗裔。如果保羅跟彼得引用的是(上文提過的)同一段經文,那麼經文(原文是『他的仇敵』[不是『他們的仇敵』])中出現的代詞是『他』[不是『他們』],就顯示保羅的解釋言之成理了。換言之,苗裔跟單數代詞『他』連用時,就是指一個 苗裔(或兒子)。」
舉例說,「後代」可以指一個孩子,也可以指多個孩子;但如果下文用單數代詞「他」代替「後代」的話,就顯然是指一個孩子了。
另外,上帝應許亞伯拉罕,地上萬族必因他的「苗裔」贏得福分,所說的「苗裔」不可能指亞伯拉罕的所有 後代,因為萬國萬族並沒有因亞伯拉罕的其他子孫(包括以實瑪利的後代和基杜拉所生兒子的後代)贏得福分。耶和華說得很清楚:「以撒生的才稱為你的苗裔」,也就是說,使萬國得福的苗裔會來自以撒的世系。(創21:12;來11:18)以撒特別祝福雅各而非以掃,也進一步把範圍縮小,讓人看出苗裔會出自哪個部族和家系。(創25:23,31-34;27:18-29,37;28:14)後來雅各透露,萬民都必歸順示羅(意即「是他的;屬於他的」);這示羅是猶大部族的。(創49:10)然後,聖經表明,應許的苗裔必出自猶大部族的大衛家。(撒下7:12-16)公元1世紀的猶太人顯然留意到聖經預言提供的這些線索,所以他們期待的彌賽亞(基督)或救主只有一個(約1:25;7:41,42);不過他們也同時以為自己既然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或苗裔,順理成章就是上帝的子民,即上帝的兒女(約8:39-41)。
-
-
苗裔,種子洞悉聖經(上冊)
-
-
「苗裔」終於出現 毫無疑問,耶穌就是「女人」的首要「苗裔」。不過,他並非一在地上出生就成為「女人[即『在上的耶路撒冷』]的苗裔」。當然,因為母親馬利亞的緣故,耶穌在血統上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而且出自猶大部族。另外,由於他母親馬利亞和養父約瑟都是大衛王的後代,因此從血統和法律的角度看,耶穌都是大衛王的子孫。(太1:1,16;路3:23,31,33,34)換言之,應許的「苗裔」必須符合的條件,耶穌都完全符合。
儘管如此,耶穌是在從上帝的聖靈而生時才成為「女人的苗裔(後代)」的,這個苗裔最終會使萬國得福。這件事發生在公元29年,耶穌請約翰在約旦河為他施浸的時候。約翰看見聖靈好像鴿子降在耶穌身上,並且聽見上帝親自宣布耶穌是他的兒子。當時,耶穌年約三十歲。(太3:13-17;路3:21-23;約3:3)
-
-
苗裔,種子洞悉聖經(上冊)
-
-
使地上的萬國得福 從公元33年五旬節起,女人的主要苗裔耶穌基督一直指引和教導他的會眾,使誠心歸向上帝的人大大得福。在基督千年統治的開始,他的屬靈「弟兄」都必復活到天上,跟他一同作王和作祭司。(啟20:4-6)屆時,「大大小小死了的人」都要站在寶座前受審判,信從上帝的人必「得福」,因亞伯拉罕的苗裔而得生(啟20:11-13;創22:18),得享永遠的生命以及無窮的幸福(約17:3;另見啟21:1-4)。
「苗裔」從死裡復活 談到女人的苗裔耶穌基督的復活,使徒彼得說他「被處死的時候是血肉之軀,活過來的時候是靈體」。(彼前3:18)使徒保羅則以撒種來比喻受膏基督徒的復活。他說:「你所撒的種子,不先死就不能生。就拿你所撒的種子來說,你不是撒下長成以後的形體,而是撒下光光的子粒,也許是小麥種子,也許是別的種子。上帝隨自己所喜歡的給種子某種形體,讓各樣的種子有各樣的形體。……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撒下的形體是必朽的,復活的形體是不朽的。撒下的形體是不光彩的,復活的形體是榮耀的。……撒下的是血肉的身體,復活的是靈的身體。」(林前15:36-44)換言之,「女人的苗裔」或「亞伯拉罕的苗裔」必須先死去,撇下能朽壞的血肉之軀,然後復活,得著充滿榮耀且不能朽壞的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