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加利利
    洞悉聖經(上冊)
    • 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活動 耶穌在地上生活期間的很多大事都發生在加利利。聖經敘述耶穌的活動時,特別提到加利利的城伯賽大、迦拿、迦百農、哥拉遜、拿因、拿撒勒,以及馬加丹一帶。(太11:20-23;15:39;路4:16;7:11;約2:11;見伯賽大)耶穌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度過他在地上的大部分時間。(太2:21-23;路2:51,52)在迦拿的一個婚宴上,耶穌施行了第一個奇跡,把水變成上等的酒。(約2:1-11)施浸者約翰被捕以後,耶穌從猶地亞退到加利利,開始傳道說:「你們要悔改,因為天上的王國近了。」(太4:12-17)耶穌周遊加利利全境,在各會堂裡教導人。過了一段時間,他回到家鄉拿撒勒。在安息日,他進了會堂,讀出以賽亞書61章的一段經文,說明自己要執行什麼任務。起初會堂裡的人都很讚賞他,但後來耶穌把他們比作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日子的以色列人,他們就怒不可遏,想要殺死他。(路4:14-30)

      後來,耶穌前往「加利利的迦百農城」,把那裡當作他的家。看來他在迦百農附近呼召安得烈、彼得、雅各、約翰做得人的漁夫。(路4:31;太4:13-22)在這四個門徒陪同下,耶穌在加利利開始了一個重要的傳道旅程,教導民眾並施行異能。這其間,耶穌在迦百農的收稅處呼召馬太做他的門徒。(太4:23-25;9:1-9)後來,在迦百農附近的一座山上,他揀選了十二使徒。也許除了加略人猶大之外,使徒都是加利利人。耶穌的「登山寶訓」也是在迦百農附近發表的。(路6:12-49;7:1)在加利利的拿因城,耶穌使一個寡婦的獨生子復活。(路7:11-17)後來在另一次傳道旅程中,耶穌再次探訪拿撒勒,但那裡的人還是不肯接受他。(太13:54-58)公元32年逾越節前後,耶穌看來最後一次在加利利從事廣泛的傳道工作。在迦百農,耶穌談到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這番話成了很多門徒的絆腳石,他們就不再跟隨上帝的兒子了。(約6:22-71)

      由於頭三卷福音書都著重記載耶穌在加利利的傳道活動,有些人就認為上帝的兒子忽視猶地亞,其實並不是這樣。值得留意的是,加利利人最初對耶穌產生興趣,是因為他們看見耶穌在耶路撒冷所做的事。(約4:45)不過,福音書用較多篇幅記載耶穌在加利利的活動,很可能是因為加利利人比猶地亞人更樂於接受耶穌所傳的信息。蒙上帝賜聖靈的第一批門徒(約120人)都是加利利人,就證實了這點。(徒1:15;2:1-7)加利利人不像猶地亞人那樣深受猶太宗教領袖操控和影響。(參看路11:52;約7:47-52;12:42,43)有些人認為,高呼要把耶穌處死的群眾主要是猶地亞人(太27:20-23),而之前歡呼耶穌作王的可能大多是加利利人。(太21:6-11)逾越節期間,宗教領袖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捉拿耶穌,害怕「民間發生騷亂」,原因之一也許是有很多加利利人和非猶地亞人在耶路撒冷過節。(太26:3-5)

  • 加利利海
    洞悉聖經(上冊)
    • 耶穌在這一帶的傳道活動 耶穌在地上傳道期間,經常在加利利海一帶活動。有好幾次,大批民眾聚集在寬闊的、布滿卵石的岸上,上帝的兒子就從船上向他們講話。(可3:9;4:1;路5:1-3)其中一次,耶穌施行奇跡使幾個門徒捕得大量的魚,並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做「得人的漁夫」。(太4:18-22;路5:4-11)在加利利海一帶,耶穌行了很多異能。他治好病人,驅逐邪靈(可3:7-12),吩咐風和海平息下來(可4:35-41),在水面上行走(約6:16-21)。有一次,他施行奇跡給五千多人提供食物,另一次則讓四千多人吃飽。兩次他都只有幾個餅和幾條魚。(太14:14-21;15:29,34-38)耶穌譴責加利利海一帶的三個城,就是哥拉遜、伯賽大、迦百農,因為城中的居民親眼看見耶穌所行的許多異能,卻對他的信息毫無反應。他們受譴責是應當的。(太11:20-24)

      耶穌死而復活後,在加利利海邊向一些門徒顯現,並施行奇跡使他們再次捕得很多魚。隨後,耶穌再三叮囑要餵養他的綿羊。(約21:1,4-1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