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誓言洞悉聖經(下冊)
-
-
有一次,一個統治者要求上帝某個僕人發誓只說真話,於是他就實話實說。同樣,基督徒若宣過誓要說實話,就必須說出全部真相。要是他認為說出真相會危害上帝或其他基督徒的權益,他也可以拒絕作答,並甘願為此承擔任何後果。(王上22:15-18;太26:63,64;27:11-14)
-
-
誓言洞悉聖經(下冊)
-
-
耶穌基督在《登山寶訓》中糾正猶太人,說他們不該事無大小,輕率魯莽地發誓。當時十分普遍的做法是指著天、指著地、指著耶路撒冷,甚至指著自己的頭發誓。既然天是「上帝的寶座」,地是他的「腳凳」,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人的頭(或生命)也全在乎上帝,因此一個人指著這些東西起誓,就等於指著上帝的名起誓,絕不能當作兒戲。難怪耶穌說:「你們的話,是 就該說『是』,不是 就該說『不是』;此外再說什麼多餘的話,就是出於那惡者。」(太5:33-37)
耶穌這樣說,不是禁止人發誓,因為他也受摩西律法約束,知道律法規定人在某些情況下要起誓作證。事實上,大祭司審問耶穌時,要他起誓作證自己說的都是實話;當時耶穌沒有表示異議,還馬上作答。(太26:63,64)耶穌說「不可起誓」,是勸人不要說一套,做一套。話一出口,就當履行,就像履行誓言一樣。人人都該言而有信,信守承諾是神聖的責任。後來,耶穌揭發偽善的抄經士和法利賽派的真面目時,進一步說明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他說:「你們這些瞎眼的嚮導有禍了!你們說:『誰指著聖殿起誓,可以不算數;誰指著聖殿的金子起誓,就必須遵守。』你們這些蠢材、瞎子!到底哪一樣大呢?是金子呢?還是叫金子成聖的聖殿呢?」耶穌接著說:「指著天起誓的,就等於指著上帝的寶座和坐在寶座上的起誓。」(太23:16-22)
耶穌指出,這些抄經士和法利賽派想出種種虛妄的道理來自欺,為自己沒有履行誓言而詭辯。他們起的誓反映他們對上帝毫不誠實,而且還羞辱了他的名(因為猶太人都已獻了身給耶和華)。耶和華說得很清楚,他憎恨一切發假誓的人。(亞8:17)
雅各的話跟耶穌所說的遙相呼應。(雅5:12)可是,耶穌和雅各不是禁止人發誓,只是告誡人不要隨便發誓而已。基督徒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或自己所說的都是實話,是可以宣誓的。耶穌在猶太大祭司面前起誓就是一個好例子,說明基督徒是可以在法庭上宣誓的,反正他們無論宣過誓還是沒宣過誓,都決心實話實說。(太26:63,64)基督徒決心獻身事奉上帝時,也是向耶和華起了誓,跟他締結了神聖的關係。耶穌表明,無論是誓言還是誓願,都得履行,不可違背。(太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