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羅巴洞悉聖經(上冊)
-
-
帕羅巴
(Patrobas)
羅馬的基督徒之一。保羅在給羅馬會眾的信中指名向帕羅巴問好。(羅16:14)
-
-
帕瑪斯他洞悉聖經(上冊)
-
-
帕瑪斯他
(Parmashta)〔源自波斯語,意思可能是:頭一個〕
哈曼的十個兒子之一。(斯9:9)
-
-
帕納洞悉聖經(上冊)
-
-
帕納
(Parnach)
西布倫人。帕納的兒子以利撒番是西布倫部族的首領,奉派分配應許之地。(民34:17,18,25)
-
-
帕提亞人洞悉聖經(上冊)
-
-
帕提亞人
(Parthians)〔屬於帕提亞〕
公元33年,一些人前往耶路撒冷守五旬節,聖經記錄這些人來自哪裡時,把帕提亞的猶太人和歸信者列在首位。上帝的聖靈傾注在約一百二十個基督徒身上,使他們能夠用帕提亞人的語言或方言傳講好消息。有些帕提亞人顯然反應良好,成為基督徒。也許他們返回家鄉後還把好消息傳給本族人。(徒1:15;2:1,4-12,37-47)帕提亞的猶太人是流散各地的猶太人的一部分,「歸信的人」(徒2:10)則是歸信猶太教的非猶太人。
帕提亞帝國崛起於裡海東南邊,但後來領土的範圍從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印度。自居魯士王的時代起,帕提亞人就受波斯統治,後來又由希臘統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們反叛繼任的君王,並成功地保持獨立的地位達幾個世紀,連羅馬也未能征服他們。帕提亞人曾統治猶地亞若干年,後來羅馬人佔據了這個地區。到公元1世紀,帕提亞仍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儘管帕提亞人多數信奉波斯的宗教,但也允許猶太教和其他宗教存在。
-
-
帕鐵洞悉聖經(上冊)
-
-
帕鐵
(Paltiel)〔上帝是救我脫險的〕
1.阿贊的兒子;以薩迦部族的首領之一,代表部族將應許之地分給以色列人做產業。(民34:17,18,26)
2.迦琳人拉億的兒子。掃羅追殺大衛,並將本已嫁給大衛的女兒米甲,又給了帕提(帕鐵)為妻。(撒上25:44)大衛登基後,要求押尼珥和伊施波設將米甲還給他。帕鐵為此悲痛欲絕,跟在米甲後面邊走邊哭,直到押尼珥喝令他回去為止。(撒下3:13-16)
-
-
帕子洞悉聖經(上冊)
-
-
帕子
見服裝
-
-
潘菲利亞洞悉聖經(上冊)
-
-
潘菲利亞
(Pamphylia)
小亞細亞南岸一個細小的羅馬行省,保羅在第一次傳道旅程中曾到訪。隨著時代的變遷,潘菲利亞行省的大小也有所不同。不過,一般來說,潘菲利亞是個狹長的沿岸地區,長約120公里(75英里),最寬是50公里(30英里)。西接呂基亞行省,北連加拉太行省,東靠安條克王國。沿岸屬熱帶氣候,十分炎熱;在巍峨的托羅斯山脈一帶,氣候就溫和得多。
學者推想當地居民有土著,也有希臘人,有些學者甚至認為潘菲利亞的意思是「不同部族或種族的混合」。(利德爾和斯科特合編的《希臘語英語詞典》,H.瓊斯修訂,牛津,1968,1295頁)當地顯然有猶太人或歸信猶太教的人,因為聖經記載在公元33年五旬節,有潘菲利亞的居民在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