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擔洞悉聖經(下冊)
-
-
負擔」。保羅和同工不是沒有權這樣做,而是要給帖撒羅尼迦人做榜樣,好讓他們仿效。(帖後3:7-10)
耶穌譴責抄經士和法利賽派,說:「他們捆起沉重的擔子,放在人的肩膀上,自己卻不肯動一個指頭去移開那些重擔。」(太23:2,4)耶穌顯然是說,這些人把煩瑣的規條和難以承擔的傳統加諸平民身上,連一個小規定也不肯除去,不肯讓老百姓的生活稍微過得輕鬆點。(太23:13,23,24)
另一方面,耶穌卻讓人擺脫壓迫人的傳統,叫人在靈性上得以自由。(約8:31,32)他邀請那些辛苦勞碌、擔子沉重的人到他那裡去,負起他的軛,做他的門徒,因為他性情溫和,心裡謙卑。這樣,他們的生命就會得享安舒。耶穌說:「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基督仁慈寬厚,絕不苛刻,到他那裡去的人都會得到善待。跟墨守宗教傳統的人所加的軛相比,基督的軛是輕省的。耶穌的意思也可能是:那些因自己沉重的罪過而深感內疚或疲累的人,應該到他那裡去尋求屬靈的安舒。負起耶穌輕省的「擔子」看來包括熟識並符合上帝的要求,這是耶穌在地上生活和傳道時樂於去做的事。(約17:3;4:34)後來,保羅把基督徒的事業比作賽跑。他勸信徒要「放下各樣的重擔,擺脫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一心忍耐,跑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賽程」,「定睛注視耶穌,他是我們信心的引領者和成全者」。(來12:1,2)
負起別人的重擔 保羅寫信給加拉太人,說:「你們的重擔[或譯『惱人的事』;字面意思是『重物』]要繼續互相擔當,這樣就體現了基督律法的精神。」(加6:2,Rbi8 腳注)這裡說的「重擔」,保羅所用的字眼是baʹre(巴雷),是baʹros(巴羅斯)的複數詞形。在希臘語,「巴羅斯」常用來指一些沉重而難以負擔的東西。「失足」的人(見加6:1)的罪,以及罪所帶來的負擔,自然不輕省,而是沉重難擔的。可是,保羅在第5節說「各人要負起自己的擔子」,也就是說,要負起自己的責任。保羅在這裡說的「擔子」,希臘語是phor·tiʹon(福蒂翁),指攜帶或搬動的東西,但沒有提到重量如何。由此可見,保羅在這兩節經文區分了「重擔」和「擔子」。這表示,假如一個基督徒遇上屬靈的困難,難以獨力承當,其他基督徒就該幫助他,擔當別人的重擔。這樣做的人就是顯出愛心,體現了基督律法的精神。(約13:34,35)這跟保羅在上文(加6:1)所說的一致:假如有人在靈性上失足了,藉著愛心、仁慈和禱告,也許能幫助他復原。(另見雅5:13-16)不過,保羅接著指出,互相擔當重擔不等於負起別人的擔子(對上帝應有的屬靈責任)。在同一個語境中,保羅清楚指出,人如果沒有什麼了不起,卻自以為了不起,就是自欺。保羅勸基督徒該「察驗自己所做的事」,這樣,基督徒「高興是因為自己的成就,不是因為跟別人比較」。(加6:3,4;另見林後10:12)說了這段話,使徒保羅就表明「各人要負起自己的擔子」,在至高的審判者耶和華上帝面前負起自己的責任。
-
-
舟頂洞悉聖經(下冊)
-
-
舟頂
見方舟
-
-
肘尺洞悉聖經(下冊)
-
-
肘尺
(Cubit)
長度單位,約為肘彎到中指尖的距離。(申3:11)證據顯示,以色列人平常用的肘尺,長度約為44.5厘米(17.5英寸),因此本書列出的長度都是按這個標準計算的。舉例說,根據西羅亞碑文,希西家王命人挖的水道全長1200肘尺,用現代的長度單位去量是533米(1749英尺);換算後,每肘尺等於44.4厘米(17.49英寸)。另外,很多在巴勒斯坦發掘出來的建築物和圍牆,按這個比例去量,量出來的數字都是整數,這進一步說明把每肘尺定為44.5厘米(17.5英寸)是對的。
以色列人顯然也用較長的肘尺,比「平常」的肘尺長一掌的寬度(7.4厘米;2.9英寸)。以西結在異象裡看見聖殿被量度時就提到長肘尺,長度約為51.8厘米(20.4英寸)。(結40:5)另外也許還有短肘尺,長度約為38厘米(15英寸),即肘彎到拳頭指節的距離。(士3:16,Rbi8 腳注)
-